标准化设计在站库合岗设计中的应用
2014-03-08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标准化设计在站库合岗设计中的应用
禹影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2009年,采油二厂在南七—杏一区产能建设工程中,有两座联合站采用合岗设计,即取消常规设计中每个岗都设置中心控制室,而采取统一设置中心控制室的设计思路。采用合岗设计后,新建中控楼1座,设中心控制室1间。合岗设计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脱水站和污水站一起建设,减少了供水、供电及供暖等公用工程的建设;二是由于中心控制室与其他辅助厂房合并建设,减少了占地面积;三是由于中心控制系统将所有检测控制参数集中到一起,可以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也可得到充分共享。
标准化设计;中控室;设计;应用
2009年,采油二厂在南七—杏一区产能建设工程中,有两座联合站采用合岗设计,即取消常规设计中每个岗都设置中心控制室,采取统一设置中心控制室的设计思路。
1 中控室功能
(1)集中控制功能。中心控制室采用集中控制的管理方式,将来自脱水站、污水处理站的检测控制参数统一上传至中控室PLC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在整个联合站设置了2台网络打印机,可输出报警记录及报表等数据。脱水站以PLC为主控制器,直接扩展I/O模块,完成该站的测控任务。现场不设机柜间,PLC控制柜、电脱水器控制柜、加热炉控制柜及加药控制柜均设在中控室内。由于污水站测控点较多,设计中采用2个控制器并通过在过滤罐操作间扩展远程I/O模块来完成测控任务。在远程I/O站设触摸屏1个,通过以太网与本地I/O站相连接,在中控室不仅能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集中监控,也能实现过滤罐远程反冲洗控制。控制站通过组态构成各种功能画面,借助于这些画面完成对生产过程监视及控制,不仅可以实现全站参数总貌显示,同时显示出上百个回路的运转情况,显示出正常操作值或给定值、高于或低于操作值的偏差及仪表的工作状态。各工段显示以图形或汉字的形式将某个回路的参数和组态数据详细显示出来;报警显示以图形或汉字的形式将某个报警参数详细显示出来;趋势显示将趋势组中的任一回路的变化趋势显示出来;流程图画面显示各种报表功能,包括日报、月报、班报、年报、报警报表及随机打印的报表等。
(2)电视监控功能。由于采用集中控制系统,中控室距离生产现场较远,为了生产安全和方便管理,同时考虑到节省投资,在重要场所设置了电视监控:脱水站泵房及厂场各设置2点、污水站过滤罐操作间内设置3点、场区1点、锅炉间内设置1点、进站大门设置1点。各单体视频信号通过铠装同轴视频电缆传输到集中控制室硬盘录像机上,在中控室47寸壁挂式液晶电视及台式监视器上显示。同时,还配备了网络服务器,可通过网络将视频信号传输至上级部门。
(3)火灾报警功能。中控室内设有光电感烟探测器,门旁设手动火灾报警按钮,门上设声光报警器,防静电地板下设置感温电缆,发生火灾时在中控室进行声光报警。
2 中控室建筑布局对比
按常规设计,脱水站和污水站应分别设控制值班室1间,采用合岗设计后,新建中控楼1座,设中央控制室1间,与其他辅助厂房合并建设,节省占地,且与平面总体布局协调统一。一层主要为中央控制室、化验室、设备维修间、库房及卫生间;二层主要为仪表维修间、干部值班室、更衣室、库房及淋浴间。中控楼位于全站中心,距离脱水站和污水站均较近,方便管理。
3 合岗设计适应性分析
采用合岗设计后,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脱水站和污水站一起建设,减少了供水、供电及供暖等公用工程的建设;二是由于中心控制室与其他辅助厂房合并建设,减少了占地面积;三是由于集中控制系统将所有检测控制参数集中到一起,可以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也可得到充分共享;四是联合站内建有脱水站和污水处理站各1座,按常规设计,脱水站与污水站均应配备岗位人员,而采用合岗设计后,脱水站和污水站共配备岗位人员大大减少,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方便了管理、节约了资金。尽管合岗设计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①由于控制系统集中,存在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的缺点,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会造成全站控制系统瘫痪,影响全站的正常生产;②由于联合站占地面积较大,岗位操作人员都集中在中控楼值班,正常的生产管理及巡回检查较为不便;③由于规模较大,合岗设计后了岗位人员减少,生产管理难度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建议:①建议保留中心控制室的监控功能,在系统中增加自动巡检功能,减少人工检查工作量;②建议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作用如下:一是将计算任务分散到各子系统,减轻上级计算机的信息量,可使其集中搞管理工作;二是计算机就地处理一些简单的优先级任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三是可以灵活地通过增减子系统来扩展和缩小整个控制系统;四是各子系统的独立性强,当某一子系统发生短时间故障时,其他子系统仍能继续工作,不会引起全局瘫痪;五是能实现资源共享,如计算能力和数据库等资源。
(栏目主持 张秀丽)
10.3969/j.issn.1006-6896.2014.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