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等级医院评审看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热点

2014-03-08智,黄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医疗信息化

魏 智,黄 昊

0 引言

信息化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以及评审标准对信息化建设成效的评价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如何把信息技术贯彻到医院等级评审全过程,客观反映医院整体运行状况、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优劣?如何在评审中坚持以“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与服务理念,使评审重点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展开?这无论是对于医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还是对推动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西方国家医院信息化相比,虽然在整体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尖端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已经相当接近。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规模和应用效益上,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避免了分散建设和缺乏规划导致的集成与整合方面的难题,实现了以较低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1]。

2 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不足

2.1 医院信息系统形成“孤岛”

随着医院医疗业务的增长,业务系统以科室发展为导向,上一个项目,采购一次设备。每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大都分散存储、分散备份,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孤岛”、“资源孤岛”、“数据孤岛”。而在医疗业务系统中,PACS、LIS和HIS是建设医院信息化的基础,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是电子病例(EMR)的推广普及,EMR要求LIS、PACS及HIS等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一体化访控、方便信息共享、灵活高效调阅。可见,解决医院信息系统“孤岛”关键在于实现系统无缝链接。

2.2 专业信息医疗人才短缺

一方面,部分医院把建设数字化医院简单理解为主要是购买软件和设备,把信息系统的开发整体外包,信息科技术员主要负责中心机房的日常维护、网络设备间及临床工作站的维护。软件开发人才比较短缺,系统的二次开发力量明显薄弱,致使软件得不到及时更新,这已成为医院信息建设的瓶颈。另一方面,缺乏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无法为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从业和晋升的良好环境,导致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外流或者转行,致使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因此,要解决医院信息化人才问题,必须统一医院各部门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2]。

2.3 数据资源共享利用不足

数据资源的利用可以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利用患者的医疗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2)利用数据对医疗保险进行分析具有借鉴作用;(3)利用这些数据为医疗科研及管理服务。“军卫一号”主要关注业务流程的再造,但对产生的医疗数据资源的后期检索、分析、利用,对服务医教研的设计则相对较弱。医院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医疗数据资源,如检查、检验结果、用药方案、病案等,但这些资源挖掘的难度较大、后期利用不足,难以支持高水平的科研,对各类临床研究的帮助不显著。

2.4 项目实施过程中效果评审不足

项目实施过程中效果评审不足是医院数字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医院重实施论证、轻效果评价,重建设、轻应用。软件系统应用,对工作效率的提升程度和对流程的改造效果,都应当加以总结,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3]。

2.5 信息化建设规划不足

“军卫一号”虽已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发展,但随着各种新观念、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并应用,其已明显不适应这种发展需要。由于缺乏有经验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导致了国内医院在对待各类新技术时普遍存在“人云亦云,人用我用”的现象,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因此,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整个信息系统运作的信息量进行评估,反复论证,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统一规划,然后制定分步实施方案,才能有利于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重复建设[4]。

3 新时期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

3.1 加强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辅助临床信息系统应用

通过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模式,实现实时智能全过程管理,支持实时的医疗信息监控,促进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可以实现HIS、LIS、PACS等其他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使医生不仅可以在工作站内直接查看患者的各种诊疗数据和图片,而且护士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完成患者的体温单、血压单以及各种专科护理资料的书写;还可以对全病历质控和医疗任务管理过程控制,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等等。同时,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与服务能力的提高,为现代医院管理提供了新手段[5]。

3.2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独立部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落实《军队数字化医院疗养院建设暂行标准》。实现信息系统既能满足医疗工作要求,又能连续、完整、准确地采集、存储、传递、处理相关信息。

3.3 加强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

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应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需要相匹配。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技术全面、独当一面,又能保证各系统能正常运行;在精通信息技术的同时,又熟悉医院各管理系统流程,并能通过对医院各管理业务流程的全面综合分析,设计出更合理的工作流程,以适应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

3.4 完善军队信息安全保护制度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为医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保密问题。信息系统每天24 h不间断运行,如电子病历系统、PACS、LIS等,不允许有长时间的中断,也绝对不允许数据丢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和巨大损失。因此,要充分认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明确职责与任务,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只有通过技术防治和管理防范相结合,建立有效、健全的安全防御体系,才能最终达到保护医院信息安全的目的[6]。

3.5 加强各信息系统共享

医院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首先要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实现HIS与LIS、PACS、RIS间的无缝链接,加强各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3.6 建立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系统应包括:医院管理系统(综合查询、医疗指标统计、病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收费管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全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传染病、院感监控等)、临床管理系统(门诊预约挂号、门急诊及住院医生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合理用药监控、手术麻醉信息、重症监护信息、临床路径等)、医技管理系统(临床检验LIS、检查报告RIS、医学影像传输PACS、血液管理等)、其他管理系统(远程医学信息、医院网站、伤病员咨询服务等)。信息系统要能连续、完整、准确地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医院管理、运行指标、临床应用等信息,并能将收集的信息准确生成相关统计报表并进行分析,以便及时为医院管理、医疗服务提供决策依据[7]。

3.7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改进

要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建立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平台,能够对科室执行路径医嘱的依从性实时监控。运用信息系统平台监控临床路径应用与变异情况,实现定期对执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病例重点监测数据分析,包括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并发症与合并症、30 d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指标[8]。

4 结语

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了医院各子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从评审中可以看出,要实现医院智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医院要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和持续改进,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医疗水平、建设效益的整体协调发展。

[1] 诸维祥,濮文虎.患者就医心理需求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18(3):43-44.

[2] 曹文献,胡波,丁益强.军队医院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3):201-203.

[3] 蒋昆,李哲,冯娟.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7):623-624.

[4] 米永巍,李怡勇,李涛,等.从军队医院等级评审看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3, 34(3) :141-142.

[5] 张荣霞,陈丽欣,武栩瑾,等.电子病历的实施与管理[J].医学信息,2009,22(11):2 285-2 286.

[6] 卫娜,李向东,云庆辉,等.医疗物资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浅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2, 33(12):106-108.

[7] 李祥元,陆妹娟.以等级医院复核评审为契机管控医疗质量安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3):106-107.

[8] 李曼.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广西经济,2009,9(3):52-53.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医疗信息化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