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训对大学新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4-03-08王向方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军事训练军训机能

王向方

(华南农业大学军事理论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42)

在校大学生进行军事技能训练 (简称军训),是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训练内容为: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五个部分[1]。高校的军事训练,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的体质体能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在诸多方面都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95后”的孩子迈入大学校门和军训活动中学生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对军训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社会上掀起了对军训内容、方式方法、功能意义、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的讨论,甚至有人对军训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军训。

1 实验设计与实施

1.1 研究对象

在华南农业大学2012级新生军训前,按军训的编制序列,从17个军训营随机抽取男女生各30名。将实验对象分组,按性别区分统一住宿,男女各5个小组,分住5间宿舍,并进行实验编号,同时还指定小组长。

1.2 实验实施

1.2.1 实验准备

在军训开始前,准备好相关测试器材,设计数据登记表,协调测试场地,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工与技术培训。

1.2.2 测试指标

在军事训练前和训练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以下10项目指标测量: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体脂百分比、立定跳远、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晨脉、肺活量、台阶试验。

1.2.3 测试方法

身高、体重采用标准身高体重计测量,身高以厘米为单位,体重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体脂百分比用皮褶卡钳测量上臂部和肩胛下部皮褶厚度,以日本铃木-长岭回归方程推算身体密度,用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百分比 (457.0÷身体密度-414.2);晨脉是早晨醒来起床之前在桡动脉处测得的安静脉搏,由每间宿舍小组长在起床前5 min组织本组人员统一进行晨脉测试,每次测试10 s,共3次测试,取平均值;肺活量采用电子肺活量计测量,以毫升为单位 (不计小数);闭眼单脚站立以秒为单位 (不计小数);反应时采用反应尺测量,以秒为单位 (保留1位小数点);立定跳远以米为单位 (保留2位小数);台阶试验测试男性台高30 cm,女性台高25 cm,以30次/min的频率上下台阶3 min,在运动后的1 min、2 min、3 min末分别于桡动脉处测量30 s脉搏,计算台阶指数。

1.2.4 测试时间

第一次测试是军训开始前一天,对研究对象进行上述10个指标进行测量与测试,以得到军训开始前大学生体质相关数据。

第二次测试是军训最后一天,对研究对象进行上述10个指标进行测量与测试,以得到军训结束时大学生体质相关数据。

1.3 实验统计

本实验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男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的变化

2.1.1 男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的变化

表1 男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指标(

表1 男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指标(

注:1)P <0.05;2)P <0.01。下同。

?

从表1中显示,男性大学生在军训前后身高、体重有所下降,但无明显变化;反应身体充实度的克托莱指数 (每厘米身高相对体重,即体重/身高×1000)也无明显变化;但反映身体成份的体脂百分比有明显下降 (P<0.05),显示军训后体重的下降主要是身体脂肪的减少。

2.1.2 男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

表2 男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机能指标(

表2 男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机能指标(

?

安静脉搏是检查和评价安静状态下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指标,晨脉对了解身体机能变化有重要意义,若晨脉每分钟比过去增加12次以上,表明机能反映不良或有疲劳累积。从表2中看出,男性大学生军训后晨脉比军训前有所下降,表明身体适应军事训练强度,无疲劳累积。

肺活量反映人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常用机能指标,男性大学生军训后肺活量升高,虽无显著性差异,但表明呼吸机能水平有所提高。

闭眼单脚站立主要测量人体的平衡能力,也与下肢力量有一定的相关度。表2显示男性大学生军训后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增加,且差异非常显著 (P<0.01)。分析认为可能与军训中的队列训练有关,如停止间转法训练和站军姿训练等,能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

反应时是检测机体神经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反应时越短,说明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越快;反应时间延长,可表示神经反应减弱,也是机体疲劳的一种信号。测试表明男性大学生军训后反应时下降 (P<0.05),显示军事训练对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有所帮助,可能与军事训练中训练听口令完成相应动作的神经反应适应有关。

2.1.3 男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运动能力的变化

表3 男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素质指标

表3 男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素质指标

?

立定跳远反映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可作为肌肉力量检查与评定的指标。测试结果显示,男性大学生军训后立定跳远距离增加 (见表3),表明军事训练对提高肌肉力量有一定的影响。

台阶试验是一种定量负荷机能试验,用于评定受测者在运动应激状态下的心肺机能。台阶指数的评定标准:<55为差,55~64为中下,65~79为中上,80~90为良,>90为优。从表3中可见男性大学生的台阶指数在军训后为86.27,属于良好范畴,但较军训前下降非常显著 (P<0.01),可能与军事训练主要以静力性的队列动作训练较多,且军训期间的军事化管理和新生入学教育等活动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相对减少等因素相关。

4.2 女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的变化

4.2.1 女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的变化

表4 女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指标(

表4 女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形态指标(

?

女性大学生军训后的身高、体重增加,克托莱指数也有所上升,差异均不明显;而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 (P<0.01)(见表4)。表明军事训练改善了女性大学生的身体成份,提高了身体充实度。

4.2.2 女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

表5 女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机能指标(

表5 女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机能指标(

?

军训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女性大学生与男性大学生较为一致,晨脉、反应时下降,而肺活量和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都有所增加,且闭眼单脚站立和反应时的变化显著 (见表5)。

4.2.3 女性大学生军训前后运动能力的变化

表6 女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素质指标(

表6 女大学生军训前后身体素质指标(

?

从表6看出,女性大学生军训后立定跳远距离增加,而台阶指数下降,我们认为与男性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变化原因相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一是一定量的军事训练能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构成,降低体脂百分比,增加身体的充实度,这一点在女性大学生中尤为明显。

二是军事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在反应心血管机能、呼吸系统机能、平衡能力、神经系统机能等指标中,军训后都较军训前有所提高。但反应身体承受定量负荷的台阶试验指数均有下降。

三是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尤其是下肢的爆发力水平。

5.2 建议

5.2.1 在入学教育阶段安排身体锻炼

大学新生入学报道后首先进行的是入学教育,一般在一周以上,结束后转入军训。笔者认为高校可充分利用军训前一周的时间,安排新生进行体能锻炼,为军训做好体能准备。军训前一周时间有针对地安排新生体育运动、身体锻炼和文娱活动,使学生在入学教育中迅速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并增强体质、恢复体能,为军训奠定体能基础。

5.2.2 在军训中增加体能锻炼内容

要在军训中改善训练课目结构,增加体能锻炼的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以往的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几乎没有安排体育锻炼内容,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组训者认为军训就是体育锻炼,导致军训课目单调枯躁,训练时对受训者身体局部肌肉反复刺激,导致肌肉疲劳,造成厌训和体力不支等现象。建议在新生军训中增加体能锻炼的内容,使学生既要完成军训任务又要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促进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2.3 加强军训中的健康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孩子迈入大学校门,鉴于军训活动中学生事故频繁发生,加强军训中的健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军训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军训健康常识教育,做到预防为主。在军训中会出现了一些伤病现象,最主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伴声嘶、关节软组织损伤、晕厥等。建议学生多饮温开水,自服一些清咽利喉的药品,校方可提供凉茶给学生;在开始练习动作前做好身体的预热,练习内容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此外,队列训练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以避免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校方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睡眠和饮食营养,督促学生吃好早餐,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5.2.4 科学调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科学调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主要是为了防止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对运动员来说是训练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在军训中出现过度训练同样会对学生的机体机能产生不良影响,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症状。因此对军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进行科学监控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军训体会和本次实验总结得出:军训前三天以小强度、低密度为主,训练内容主要是以单兵陡手队列动作为主;进入适应期后,适当增加训练量,训练内容可转入操枪、单兵战术及分列式方队训练等;疲劳期过后转入综合性训练或专项训练,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训练量控制在中小强度,使学生的体质体能在训练中得到渐升式发展。从2012级学生的军训情况分析来看,按照以上建议开展军事训练是可行的,军训内容、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安排是科学的,完全符合新生的体能实际,在训练中没有出现训练过量的现象,参加阅兵大会的全体学生达到“站一个小时不倒”的标准,这也充分说明了学生的体质体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Z].2007.

[2]马东.大学生体质在下降 [N].光明日报,2011-9-14(7).

[3]裘静芳.对高校军训工作引入体育教学内容的初步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3:79-80.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军训机能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军训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一锤子买卖”式军训要不得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用加法自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