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险彭水后照河龙洞峡的铁人三项赛

2014-03-08辛木辛木卢进

城市地理 2014年10期
关键词:龙洞深潭锚点

文+辛木 图+辛木 卢进

探险彭水后照河龙洞峡的铁人三项赛

A Hike to Houzhao River

文+辛木 图+辛木 卢进

在彭水郁山,循着乌江、中清河大大小小的盐业遗址一路走过去,可以找到一条河流湍急、险滩密布的小河——后照河。每年夏季,驴友们会从各地驱车而来,扎营后照河龙洞峡,轻度游的玩家避暑、烧烤、垂钓,重口味的驴友则绳降、探洞、潜水。上游溯溪,下游漂流,这条大山中的小河,如今已成为重庆户外爱好者的“必游圣地”。

线路:重庆—彭水—郁山—后照河

参与人数:5人

方式:绳降+探洞+深潭潜水

历时:2天

路程:11公里

线路背景:后照河源头位于黔江县西泡乡,一路直通彭水郁山镇,因小河沿岸制盐所用的诸多土灶而得名。河流沿线属喀斯特地貌,由于尚未被开发,原始风貌保存完好。沿河植被茂密,溪水清澈凉爽,还有溶洞可探寻。特别是龙洞峡,其风光独具特色,溪流穿洞而过,凉爽无比。

难度指数:★★★★★

强度指数:★★★

风光指数:★★★★

英文导读: Houzhao River lies along old town Yushan. First, we can jump and seek for caves near the river. Then we can drift, swim and fish in it.

绳降空中拧麻花的杂技表演

早上5点,我们一行五人早早从重庆出发,一路狂飙200余公里,中午前就到了彭水郁山,由于此次出行意在“野游”,也就没在古镇的人文景点多待,几根郁山三香下肚,便立即开始了“野游”的第一个节目:绳降。

本打算在后照河中部的峭壁下降,但领队魏老大嫌不过瘾,执意要向当地人打听哪儿的山最高最陡,郁山人民再三确认我们不是跳崖自杀小分队之后,迟疑了一阵,建议我们去看看特高桥。大家一听,这名字霸道,上档次,于是雄心勃勃地一路呼啸而去,结果到了特高桥,才发现名字果然贴切,当场便吓软了脚,只能老老实实折回来按原计划行事。

来到事先选定的峭壁,魏老大一马当先地固定主绳——这是绳降最基本的装备,没这玩意儿只能跳崖或者无保护下攀,前者是一次性娱乐,后者比爬绳难得多,现在的我们还不敢这么玩。

接下来是在预先规划好的地方打上锚点作为主绳的支撑,没有这东西就不是绳降而是荡秋千了。这工作自然还是由英明神武的魏老大完成,他花了一个半小时,带着保护绳在后照河石头上的天然突起处打下锚点。江湖传说有的高手喜欢只打一个锚点,但那实在是个挺吓人的事情,印象里国外因为这个有过不慎死亡的记录,所以我们还是打4个锚点,增加安全系数,临近崖顶的一个由我来完成。

我在石头和设备中间垫好布,避免锚点和主绳与岩石产生摩擦,注意保护点的受力角度,尽量缩小夹角,并让崖头保护点与下面的点错开,这样抽绳方便不易卡住。

定好锚点后,便可以正式下降了,我先包好头,避免头发被搅进器械,用长度最宽(腿胖没办法)的成型扁带环,拧个8字套腿上,另一根扁带环绕腰上,腿带和腰带用锁连接好。本可以在肩背再绕个扁带环扣如锁具当胸带,但我嫌麻烦就没安,这也差点酿成大错。

下降是最舒畅的时刻,整个人悬在空中,没着没落却又与天地融合,山风阵阵袭来,击打着双耳,似乎在一遍遍地低吟:“大哥你真是牛。”于是我一时兴起,加快了下降速度,一时间,风音加剧,顿感自己的帅气指数爆棚,真是爽。

左页图:后照河身居幽谷,静谧空灵,夏天是避暑胜地。

右页图:近年来,后照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探险者前往。

可惜欢喜麻雀儿打烂蛋,在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刻,由于速度太快,身上的大背包失去平衡,陡然前翻,带动整个人翻转起来,由于悬在空中,手脚都没个依靠,仓促间自己也失去制动,眼看就要在空中拧成一卷麻花。幸好还记得死命抓绳,绳子晃悠几下后算是又稳定了下来,虽然手套被磨得不忍直视,两包方便面也跌落消失得无影无踪,人倒是安然无恙。从此也得了个教训,下次再背包绳降,怎么也得再加个胸带固定,再怎么耍帅也要先保命。

阴河探洞冷热洞前门神拦路

下到谷底,便是后照河龙洞峡的领地了,两岸风光基本延续了武陵山脉这一系的幽深和绿意,对于我们来说倒不算特别惊喜,不过周边密布的阴河暗洞却值得大书特书。虽是夏季,这些大大小小的暗洞里却异常凉爽。洞很大,大多高数十米,溪流在零乱的碎石间隙中跳跃着慢慢注入深不见底的幽暗洞口,仿佛在挑衅:“哥,敢进来么?”

当然必须进去。在阴河口,我们碰到了垂钓的驴友们,由于阴河里面基本见不到光,这里的鱼大都是身体半透明、眼睛退化的鱼种,它们靠着发达的嗅觉和感官生存,但动作迟缓,视力为零,简直一钓一个准。

我们自然不屑与这些欺负残弱的钓手们同流合污,于是直接划船向阴河进发。阴河里果然不同凡响,无数岩溶石柱依附在硕大的石质天穹直垂而下,偶尔挂在头顶的天井如同年久失修的路灯施舍出一点外界的微光,微光映着墨绿的河水流淌,莫名的生物在光与暗的交界处时隐时现。

往里面走了三四百米,一颗奇石凸显。此石嵌在洞中石柱上,浑身通圆,色泽纯白,看上去像包裹着金属边缘的大理石,靠近岩壁的有一个个小孩巴掌大小的斑点。最绝的是,它居然还是“活的”!船过奇石时,最闹腾的韩少用手去摸,结果这石头突然动了起来,众人开始还唯恐是触怒了哪方山神,立马吓得就想打道回府,后来才发现这奇石并非嵌在岩壁,而只是两端卡在石头缝里,就如同人工制成的滚珠一般,果然是神工天成。

穿过巨型岩溶石柱群后,沿途最值得一提的是冷热洞。这个洞子有两个相距只有一墙之隔的洞口,一个洞吹出的是冷风,另一个洞吹出的却是热风(也就是外界的风)。热风口连接洞外,冷风口风力很大,里面猛烈的寒气呼啸而出,在洞口形成巨大的水雾,让人避之不及。冷洞内看上去巨大得超乎想象,但冷气实在渗人,大家也就没有从这条岔路进去自虐。

再往里走,又可见无数擎天石柱。这是一片罕见的巨型岩溶石柱群,其间的大部分岩溶石柱约有十来米高,最大的一根岩溶石柱更是超过二十米,在这小小的地下王国里堪称“一柱擎天”。这一根根椭圆形的巨大石柱矗立眼前,黑森森地冲天而起,如同一群蓄势待发的巨灵神对峙于壁垒森严的战场。遇到这群门神后,大家的勇气终于耗尽,于是后队变前队,划船撤出洞去。

此时已是日暮,峡谷的景致又幻化成了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帐篷支了起来,篝火的香气飘了起来,水滴的叮咚和溪水的哗啦也渐次清晰,我们找到钓鱼的伙计们,用一堆火锅底料、午餐肉入伙,一起享受了一顿城乡结合的野地大餐。左右页图:龙洞是后照河最壮丽的景观,也是露营者的大本营。

深潭潜水黑暗世界里的孤独行者

第二天的主题是深潭潜水,这也是龙洞峡最吸引人的地方。龙洞峡到郁山漂流段有三个相连的深潭,潭水四周怪石嶙峋,潭水深不可测,曾有潜水探险专家深潜50多米处仍未探到底部。

中午12点时候,我们开始下水,这时候外界温度高,水温也会相对高一些,比较安全。我们顺着岩壁下水,逐渐下探,一边游泳滑行,一边靠着岩壁调整前行的方向,并借助手推岩石的力量,推动身体往前。由于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因此在如此深潭中潜水,和平时游泳池中嬉水完全不同,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的事,而且加之光线并不是很充足,所以心里压力巨大,犹如在一个黑暗而混沌的大房子里孤独前行。虽然自己也曾有不少深潭经历,但一进到这个黑暗世界,心情就像刚拿驾照的人第一次上高速,激动而又紧张得要命。

降到10米左右时,水温开始略有变化,感觉这里水分上下两层,上面温度稍微暖和一点,底下则比较冷,大约只有10度左右,潭水很清,两壁密布着发育良好的水下钟乳石,这些钟乳石与洞里不同,大多是红色或者绿色,煞是好看。潜水到20米左右时,我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只能慢慢上浮,回到岸上时,已是筋疲力尽。

到这里,这次后照河的铁人三项也就算是结束了,但为了不误人性命,不得不提醒一句:高山绳降虽然酷炫,深潭潜水虽然刺激,但你需要受过长期、长期再长期的训练才能去参与。一个事实是,全世界每年有300多名菜鸟潜水者和绳降者因为轻率尝试而丧命。

左右页图:狮子岩附近曾经布满盐业工厂,其中飞水井更是彭水盐业的标志。

小贴士

后照河探险攻略

1.绳降和深潭潜水,并非适合初学者的活动,需要有一定野外驴行经验才可以参与,并且个人装备必须带齐,包括背包(55升以上带防雨罩)、双层帐篷、睡袋(-5度以下)、防潮垫、冲锋衣(或防水耐磨外套)、冲锋裤(或防水耐磨裤)、泳衣、每人必备一件救生衣(或游泳圈)、溯溪鞋(或军胶鞋)、凉鞋,厚棉袜、帽子,头灯等等。

2.由于后照河峭壁有一定高度,从顶上往下看存在视差,因此绳降时一定要注意看绳子是否到地,地面没人看着吃不准的话一定绳头打结防止掉出去。否则人到了绳子下沿直接拍到地面可不是闹着玩的。

3.绳降时要格外注意绳子切割。后照河的岩壁比较陡峭,岩石锋利,因此下降时要注意放慢速度,不要摇摆,避免岩石来回割锯主绳。

4.深潭潜水是最危险的项目,因为后照河水温很低,所以下潜不要超过15米。

辛木

行者简介:

男,重庆技术非宅,热爱伪高端、高逼格的野地探险。最爱徒步的地区是云南和贵州,足迹遍布贵州雷公坪、黔南最高峰斗蓬山、娄山关以及云南的碧罗雪山、点苍山、南斋公房古道。

行者感言:

后照河是重庆本土的一大惊喜,绳降、攀岩、溯溪、漂流、皮划艇、深潜、探洞……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我建议重庆的驴友们,其他地方都可以先搁着,就在这儿把十八般武艺都学齐全了,考个“后照河全通关”的证再去闯荡雪山戈壁吧。

猜你喜欢

龙洞深潭锚点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与无锚点的仔猪姿态识别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基于启发式候选区域推荐的目标孪生跟踪
瀑布与深潭
5G NSA组网下锚点站的选择策略优化
魚鳞坝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碧潭白鹅
龙洞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