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年代的求学记忆

2014-03-07魏燕

北京纪事 2014年3期
关键词:义诊老师

我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走过上千所老北京的四合院。从名人故居到最简陋的大杂院,都让我领略到老北京的文化积淀。但最让我难忘的是位于东城区五道营的一所普通的宅院,它给我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回忆。更确切地说,它是我事业的起点。

事情还得从70年代说起,我刚刚从兵团转回北京,19岁的我,对生活、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但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学校全部停课,求学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向邻居陈小云(原北京市统战部部长著名文人廖沫沙的女儿)谈起自己求学的艰难。小云沉吟了一会儿,忽然问我:“想学中医吗?”“当然。”我兴奋地回答。“我可以试试帮你,最终的结果,要看老师的态度。”她说。

次日清晨,我踏进了位于五道营的中医学院教授张志纯老师的家。院落不大,整洁干净,院内草木扶疏,张老师夫妇住在三间西房里。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古朴的老式书架,上面摆放着线装中医古籍。再往里走就是小小的客厅,八仙桌旁边的交椅上,端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老人面貌清癯、白皙,竟然看不出一点皱纹,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年纪约在古稀开外。我猛然想起“鹤发童颜”四个字,用在老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问了几句家常话之后,切入正题。“喜欢中医吗?”“喜欢,听小云说中医跟文史哲有密切联系,我最喜欢古典文学了。”“你喜欢古典文学,一定也喜欢诗词吧?”老师颇有兴趣地问道,我连忙点点头。“喜欢谁的诗?”原来老师和我有共同的爱好,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脱口答道:“陆游。尤其喜欢他的《示儿》。”没等我说完,老师轻声吟诵道:“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不知怎的,我发现老师脸上掠过一丝悲凉。

之后我们聊起了文学,老师告诉我他喜欢写诗,抗美援朝时他特地写了请战诗,其中“不将三指沉病案,誓将白衣挂战袍。”(白字还上了韵,念bo。)这首诗无疑受到了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启发。当时,我既感慨老师的博学,又觉得这不像是中医面试,倒像是文学讨论。不过,最让我高兴的是我通过了。许多年以后,我才领悟到,在那个“四人帮”横行的年代,作为老知识分子、老共产党员,老师忧心重重。他多么盼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云开日出的那一天。我无意中谈到陆游及临终诗词,恰巧触动了老师的心事,一腔“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与无奈油然而生,于是便有了前面那段不同寻常的谈话。

从此,我每天早上到五道营参加老师的义诊。老师看病很仔细,几乎为每个病人都做病例分析,还就病人的症状体征对学生进行提问。我发现,师哥师姐们在义诊之前,都做足了准备,尽管如此,还经常被问得张口结舌。下午是我们的自学时间,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背诵《药性赋》《汤头歌》等。每周日上午则是雷打不动的讲课时间,老师为我们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从教学到看病,一切都是免费的,老师没收过学生和病人的任何财物。倒是九奶奶(老师的夫人),为我们斟茶倒水、跑前跑后,付出了辛苦。

老师的学生都是求学无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像我这样的所谓“黑干子弟”。如前面谈到的廖沫沙之女陈小云,原国家建工部部长刘建章之女刘琳,原国家计委副主任之子方晓章,原北京市委副书记陈克寒之女陈庆庆,彭德怀元帅夫人浦安修的外甥女吴丁等。现在想来,老师之所以甘冒风险收我们为徒,除了机缘巧合,更主要的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老干部的同情和对“四人帮”的不满。当然,在我们身上还寄托着他老人家振兴中医的希望。

到五道营看病的患者都是慕名前来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职业。但其中大多数还是附近的居民,偶尔有中央或是市领导请出诊。我印象最深的是东城区原副区长、“文革”中在安定门办事处工作的冀岩,他是因“失眠、多梦”前来就诊的。他的陈述很生动 ,“梦见自己会飞,醒来时头很痛”,怕我们听不清楚,还特地抖动双臂,做了一个飞翔的姿势。竟然像芭蕾舞天鹅湖中的小天鹅,引得我们忍俊不禁。老师认真切脉之后,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您得多保重。”并开具了疏肝解郁的汤药。事后还一再感叹:“老冀不容易啊。”望着老师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忽然明白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作为一位老干部,空怀一腔为党为民之心,也只有在睡梦中才能放飞理想,这是何等的无奈。以后冀老常到这里看病,给了义诊工作很大的支持。老师也经常与他谈古论今,成了好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离开了老师,离开了五道营。当我被推荐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在的首都医科大学)读书时,我第一时间赶到五道营,向老师报喜。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老师当时的表情——那份发自心底的欣慰,那份夙愿得偿的满足,至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据说,老师以后逢人就讲:魏燕上大学了,我的学生上大学了。

大约一年后,老师在睡梦中安详辞世。他的追悼会简单而隆重,小院里挽帐高挂、花圈林立,草木凋零、天地同哀。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很多都是接受过老师诊治的患者。望着老师的遗像,我忽然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和遗憾。我懊悔自己少不更事,竟然从没有想过给老师斟一杯茶,没有为老师买过一件礼物,甚至没有郑重其事地说过一句感谢的话。而老师却以自己古稀之年,为我们这些无亲无故的学生甘冒风险,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不知是由于悲痛还是思念,我猛然想起老师的自传:“余世清贫,幼失双亲,及长不知慕荣利,侧闻长者之风。”想起他解放前颠沛流离:“白日晴空雁一行,辞别故都到衡阳。”“一日教读四五家,衣衫褴褛似穷花。”想起他解放后欢欣鼓舞,成为最早入党的一批老教授。“社会主义千秋业, 忠心报国万众心。”如今斯人已逝,然风范长存。他将永远激励我们后生晚辈励精图治,报效祖国。

接下来的日子,我成为北京市先进医务工作者,在北京市医学统考中获得第一,评上了高级职称,成为北京市艾滋病性病防治专家组专家……每当此时,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老师,想起老师“悬壶济世,医者父母心”的教诲。尽管我没有显赫的业绩,但却一直默默地履行着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我想,老师的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的。

我会永远记住五道营那个难忘的小院,永远记住我的恩师张志纯。

猜你喜欢

义诊老师
健康义诊基层行
义诊在草原 潘义奎 油画 112cm x 180cm 2020 年
海内外专家联袂义诊 合奏中医惠侨最强音——江苏2018年“中医关怀团”南美慰侨义诊纪实
爱心义诊
非法行医瞄上“义诊”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市针灸学会组织“綦江行大型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