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隐秘传播在网络传播中的发展

2014-03-07韩冰

今传媒 2014年3期
关键词:传播模式文化自觉亚文化

韩冰

摘 要:隐秘传播,是指传播内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传播方式低调,以宣传非主流(亚)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作为新媒介传播方式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广泛推广使用和发展。同时,网络传播凭借其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自由性等特点赢得了大众更为广泛的青睐。本文将从隐秘传播作为特殊的传播方式在新型媒介的网络中的传播发展变化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隐秘传播;亚文化;传播模式;文化;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20-02

一个群体,只要处于同一社会中,则就意味着他们共存且共享着同样的物质和历史条件。同时,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分享着彼此的文化。但是,正如由不同生产关系所导致的社会分级一样,文化也被进行了等级化的排列。而这种等级化则会直接导致文化之间对立关系的产生。这就说明在同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思想或文化的形式,而“那些没有处在权力顶峰的阶级群体,仍然竭尽全力和想方设法的在他们的文化中寻找表达和认识他们的从属地位和经验方法”[1]。这也正是隐秘传播产生和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渊源。

一、隐秘传播的界定

本文所论述的隐秘传播,是指在思想上官方支持度较低,传播内容与主流意识形态有一定出入,传播过程中,普遍缺失主流话语权。媒介选择上,多以非公开、地下隐秘的手段为主。并且在传播范围上,是相对小众的、局部的,但在特定的范围内能产生一定意义影响的传播方式。主要为非主流(亚)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播所用。

隐秘传播在新中国文化传播历史中的活跃,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于文化大文革时期。从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历史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一段特殊复杂的时期。从1956年“百花齐放,百花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到6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文化的批示“把整个建国以来的文艺全盘否定”。以及“大跃进”、“反右”、“反彭”和“三反五反”等极度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斗争一触即发,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新中国文化几近进入了“文化真空”地带。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形态的冲突造成了隐秘传播产生的机遇。因此在一些先进分子的倡导下,以宣扬民主、自由等亚文化和民间文化通过“隐秘传播”大面积推广。例如1968年食指(郭路生)创办的《相信未来》杂志。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另一层面,“从传统文化心理角度来说,受众对于隐秘传播的需求也是指目可待”[2]。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揭示人的传播欲望本能的故事:有一次迈达斯国王担任阿波罗神和牧神潘(一说是半羊半人的山林神玛耳西阿斯)比赛音乐的裁判,迈达斯断定潘是音乐能手,阿波罗因此惩罚他,就把他的两只耳朵拉长,变成了一对驴耳朵。迈达斯为了掩盖这一对奇丑无比的驴耳朵,长期戴着一顶弗利基亚帽子。但专为他理发的奴仆却知道这个秘密。这个理发师既不敢把这个秘密宣扬出去,又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老想把他讲出来。他就在河边挖了一个洞,对着洞口轻声说:“迈达斯国王有一对驴耳朵。”他讲完之后,心理轻快多了,再用泥土把洞口填上,把自己讲过的话埋藏起来。哪知后来这里长出了一丛芦苇,每当有风吹过,芦苇就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迈达斯因此很生气,就把理发师处死了。这就是俗语“迈达斯的驴耳朵”的来历。这一神话故事,反应了当时人们对那个社会和时代的种种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就这一故事而言,很明显地传达这样的意思:在人类的社会形态中,传播是难以避免的,不存在永远的秘密,并且人有一种传播事实的欲望,流言的传播,事实上是掩藏不住的,堵不住的,理发师等这种民间的小人物,能有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优势。至此,政治与文化上的专政、传播媒介形式的单一以及大众传统文化心理的历史需求,为隐秘传播的流行发展奠定了牢靠的基础。

二、隐秘传播与特殊的传播媒介

由于隐秘传播的自身特点极其出现的特殊环境,隐秘传播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民间所办的报纸、杂志。这类型的隐秘传播内容主要是倡导的意识形态具有非主流倾向的民报民刊。优点是内容相对独立完整,有着相对固定的群体支持,缺点是无正规刊号,且杂志发行相对困难。第二,大字报、小字报。由于大字报小字报传播自身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其宣传主要以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为主。这类型隐秘传播的优势相对于报纸、杂志更为方便,缺点存放时长较短。第三,传单。主要是刊登反对意见。这种类型的随机性更大,但是对于传者的安全保证较低。第四,手抄本。如“黄皮书、灰皮书”现象。主要运用于书籍的传播。这类型的传播费时费力,人力资源需求大。第五,朗诵会。这类型以一些小众的地下组织为主。如北京地下读书会——地下沙龙,此类型是隐蔽传播的温床。

以上五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形式在新中国初期的隐秘传播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传者和受者的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局限和制约。如今,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介形态,如数字杂志、电子报刊、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媒体、触摸媒体等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新媒介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3]。其中,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的主要代表之一,打开了隐秘传播了又一扇窗户。“互联网是这样一种传播媒介:它首次实现了在全球范围、选定的时段内,进行‘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是一种文化上的创造”[3]。互联网自身的传播自由程度被有关人称为是“用户的天堂”。传播自由在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介的出现之后似乎一度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显而易见,无论是从科技水平或是内容含量上,互联网都为隐秘传播的二度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网络环境中的隐秘传播

“5W模式”,或被称作“拉斯韦尔程式”,是一种能够清晰概括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的理论,首次出现在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文章中。它利用英文中最常使用的五个以“W”为首字母的疑问代词向人们揭示出了一个完的信息整传播过程,即:Who(传播者),say What(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to Whom(受众),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在此,笔者依照“5W模式”,试图分析在网络环境中的隐秘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转变。

“迈达斯国王的驴耳朵”寓言中暗示了人类对于传播欲望的本能,尤其是小人物对于流言的推动力量。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隐秘传播的程度与价值是呈正比发展的。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的传播本能和传播秘密程度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自身特性也明确导致网络环境中隐秘传播传者和受者角色的变化,最重要的转变之一是互联网的虚拟性。对传受双方来说,其虚拟化传播中的身份隐秘性,是隐秘传播安全系数的有力保障。与传统的隐秘传播相比,虚拟传播较实体传播在安全性上有绝对优势,这使得对抗主流文化呈现出隐秘的公开和自由。其二,网络资源共享。在互联网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一个压缩包,简单的单机,传送完成。上达几百几千兆的内容,也就是顷刻之间。大信息的传播方式也为传者和受者的身份置换提供肯能。诚然,网络语言的隐喻和双关,也为隐秘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在其的专著中有过这样一个恰切的比喻,他将处于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比作在自助餐厅就餐顾客,他们依照自己各自的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且适量的食物。同时,餐厅所供应的各式各样的食物就好比我们大众传媒向受众提供的五花八门的信息。就此而言,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便可以被概括为一个建立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基本条件下的对于媒介期待的需求,进而通过这种接触实践来满足其对于信息的需求。

马斯诺需求等级理论将人类的需求排列成为一个金字塔状模型,“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其中,衣、食、住、行,繁衍后代这些低级需求基本上可以在现实社会中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外界帮助获取相应的实现。而包括安全需求在内的更高级的需求,例如爱与关怀、自尊、好奇、交往、认同与自我实现等。由于各式各样的内在外在束缚和制约,很多人在实际的社会互动交往中很难得到满足”[5]。

在传统的隐秘传播里,传播方式主要是单一的、被动式的,受众接受的内容只能是传者传出的。需求与满足基本不可能达到统一,但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隐秘传播逐渐导向为双向的、选择性的传播模式。

四、隐秘传播与文化自觉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似乎正在开启理想中那扇“信息自由”的大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新媒介的鼓舞下生机勃勃的发展。麦克卢汉曾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满怀憧憬地说“我们站在一个使人解放和振奋的世界的门槛上。在这个世界里,人类部落实实在在会成为一个大家庭,人的意识会从机械世界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到宇宙中去邀游……[6]”现如今的社会似乎正在实现着这一梦想。

隐秘传播在出现伊始,旨在宣扬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有出入的非主流价值观和民间文化,是文化自由和多元的体现,是不同阶级在共享同一物质社会的不同需求和反映。而今时今刻的隐秘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中的隐秘传播,却更多的是与性、暴力等负面信息紧紧联合在一起。新媒介似乎也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便捷,却割裂了传统。

如今隐秘传播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在网络中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反映了传播自由的实现,但是在这“自由”的背后,大众似乎只是在贪图享受这支离破碎的快感。偷窥、猎奇等文化心理是促使现如今隐秘传播存在的主要因素。而个性的、民族的、责任的、文化的传播却是微乎其微。

文化是具有一定时代性、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性的产物。没有一个人是单纯为了创造文化而文化。文化与艺术的区别在于,艺术是创新的,别致的,而文化是重复性的。就像鲁迅把女人比作鲜花,第一次有人做如此比喻,它是艺术,而第二第三第四人将女人比作花朵,这就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传承是需要重复的。放眼望去,我们的文化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却并未得到同比的进步。取代的是现如今的离散、多元、快餐式的文化。这对于一个文化研究工作者来说,是很令人心寒的。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成为当今文化舞台的主角,或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文化自觉需要被重视且重新抬到提案上亦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3] Xerck.[EB/OL].(2012-07-16)http://www.hudong.com/wiki/%E6%96%B0%E5%AA%92%E4%BD%93.

[4] (英)格雷姆伯顿.媒介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丁文文.新媒介文化——需求与满足的伊甸园[J].东南传播,2012(5).

[6] (加拿大)埃里克麦克卢著等.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传播模式文化自觉亚文化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微信公众号崛起背后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校园外语传播模式研究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沈阳城市文化思考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模式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