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
2014-03-07吕铭潇
吕铭潇,张 骞
(1.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家蚕(Bombyx moriL.) 在我国已有5 000多年的饲养史,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是我国农药登记中所列环境生态的非靶标生物之一,同时也是对农药十分敏感的生物。在实际生产中因农药中毒而造成蚕茧质量下降、产量下降、甚至颗粒无收的事件时有发生[1-4]。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逐渐兴起,有关农药对家蚕急性毒性评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5-7],同时试验条件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8-10]。随着新农药及其混剂的迅速增长,及时评价这些药剂对养蚕业的潜在风险,对保障蚕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十分重要。
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农药急性毒性、安全用药间隔期、慢性毒性和传染性等几个方面,本文从农药对家蚕急性毒性方面入手,研究几种特异性杀菌剂的急性毒性。这些特异性杀虫剂具有专一的靶标,这种特性也往往会被误解为其只作用于病菌,而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遵照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要求[11],测定了7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为农药环境毒性评价、农药的登记注册和桑树病虫害防治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家蚕和桑树品种
家蚕品种为菁松·皓月,购自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供试桑树为处于桑叶盛产期的6年生桑树。
1.2 供试药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Azoxystrobin, 50% WG ),三唑类杀菌剂:20%戊菌唑水剂(Penconazole, 20%AS),40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剂(Difenoconazole, 400 g/L SC),2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Flusilazole, 20%WP);三唑类杀菌剂:12.5%氟环唑悬浮剂(Epoxiconazole, 12.5% SC),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50%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Kresoxim-methyl, 50%WG),10%己唑醇悬浮剂(Hexaconazole, 10%SC)。
1.3 试验方法
采用国家《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推荐的食下毒叶法[11-13],并略作改动。在预试明确药剂有效浓度范围的基础上,将药剂用水稀释成5~7个系列浓度,从桑树上采集第2、3片健康的叶片,擦干净叶面上的尘土等杂物,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定量浸渍桑叶,以10 mL药液浸渍5 g桑叶,并且尽量使药液均匀浸在桑叶上,浸叶时间应控制为10 s。自然晾干后放入直径15 cm培养皿内,每皿接入20头家蚕2龄第2天幼虫(3个重复共计60头)。以清水浸桑叶为空白对照组,如果有助溶剂还需要做溶剂对照。处理后的试虫置于26 ℃恒温养虫室内(保持相对湿度80%±5%),连续喂食染毒桑叶96 h,分别于24 h、48 h及96 h检查死亡、存活家蚕头数,并连续观察记录存活个体中毒症状。对照组死亡率小于10%的试验为有效试验。
1.4 毒性评价依据
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各药剂对家蚕的LC5O值及95%置信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农药对家蚕96 h的急性毒性按LC50的大小划分为4个等级:低毒性(LC5O>200 mg/L);中等毒性(20 mg/L<LC5O≤200 mg/L);高毒性(0.5 mg/L<LC5O≤20 mg/L);剧毒(LC5O≤0.5 mg /L)。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毒症状观察
不同杀虫剂对家蚕引起的中毒症状表现出多种相似的特征(见表1),如吐液、拒食、身体扭曲呈“C”或“S”形、静卧等。但有些药剂也表现异样,如同属三唑类杀菌剂,戊菌唑有“C”形扭曲和体缩症状,而苯醚甲环唑有吐液和摆头症状。
表1 家蚕接触不同杀菌剂的中毒症状观察(96 h)
2.2 毒性评价
比较7种杀菌剂对家蚕的96 h的LC50值(见表2),按毒力大小排列依次为:苯醚甲环唑>戊菌唑>氟硅唑>醚菌酯>氟环唑>己唑醇>嘧菌酯。其中苯醚甲环唑对家蚕的毒性最高;毒性最小的是嘧菌酯。比较7种杀菌剂对家蚕的96 h的LC5O值,按毒力大小排列依次为:苯醚甲环唑>戊菌唑>氟硅唑>醚菌酯>氟环唑>己唑醇>嘧菌酯。其中苯醚甲环唑对家蚕的毒性最高;毒性最小的是嘧菌酯。
表2 7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96 h)
2.3 毒性分级及风险性评价
表3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风险性等级划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表3),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嘧菌酯、己唑醇、氟环唑对家蚕急性毒性等级划分为“低毒”,风险性等级低等;氟硅唑、醚菌酯对家蚕急性毒性等级划分为“中毒毒”,风险性等级中毒;戊菌唑、苯醚甲环唑对家蚕急性毒性等级划分为“高毒”,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等级。
3 讨 论
本研究旨在明确7种不同杀菌剂品种对家蚕的毒性大小、家蚕的中毒症状以及农药对家蚕的风险性差异。同时,为化学防治桑园害虫和蚕农科学用药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指导,并对多种农药进行毒性评价,为这些农药的登记及安全使用提供必要的环境毒理学资料。
生产实践中,在桑园周边不合理的喷洒杀虫剂导致农药雾滴漂移,间接影响到家蚕的生长发育,导致蚕农经济损失严重。近些年,在加强了对农药的科学使用宣传、农药施用方法的改善以及蚕农自身经验积累后,家蚕中毒现象有所减少。杀虫剂作用于昆虫体内的靶标,导致其对昆虫的毒性较大。
但是,人们误认为杀菌剂作用于细菌、真菌等病菌内部的靶标,对昆虫毒性较小。通过本文章的数据可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对家蚕“低毒”,醚菌酯对家蚕“中毒”;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环唑对家蚕“低毒”,氟硅唑对家蚕“中毒”,戊菌唑、苯醚甲环唑对家蚕“高毒”。由此可见,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家蚕的毒性不同,即使是同一类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不同的药剂对家蚕的毒性也不同,甚至毒性差异显著。因此,在防治桑园害虫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杀虫剂。在桑园周边农田中防治其他作物害虫时,应选择对家蚕风险性小的药剂,并注意各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同时,应避免在有风天气施药,并严格控制施药方法、施药时间和施药时期。对于急性毒性低的杀菌剂能否使用在桑园及其周边,还需要从药剂残毒期、慢性毒性和传染性等方面深入研究。朱久生等[14]报道,幼蚕经微量农药处理后体重减轻,虫体开始收缩变小,一些幼虫不能吐丝结茧,大部分幼虫在吐丝过程中死于蔟格中;部分幼虫虽能正常结茧,但不能化蛹;对蛹而言,蛹体变小,有些不能发育成成虫或成虫发育不全,或在羽化前后死亡。因此,还需要继续研究药剂影响家蚕安全性的其他方面,获得足够的资料来确定此药剂是否可以在蚕区安全施用。
[1]Khan A R, Saha B N.Effect of synthetic pyrethroid on the reproductive potential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L.[J].Bangladesh J.Zool, 2005, 33(1): 117-119.
[2]李玉平, 张正新, 钟勇玉, 等.家蚕不同类型农药中毒的症状及急救处理[J].北方蚕业, 1998, 19(4): 25-26.
[3]马惠, 王开运, 王红艳, 等.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5, 26(5): 15-17.
[4]朱国念, 龚志强, 刘乾开.稻瘟灵对家蚕及其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评价[J].农药科学与管理, 1992(2): 18-22.
[5]龚瑞忠, 陈锐, 陈良燕, 等.溴氟菊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评价研究[J].农药学学报, 2001, 3(2): 67-72.
[6]龚瑞忠, 陈锐, 陈良燕, 等.吡虫啉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农药科学与管理, 1999, 20(3): 12-16.
[7]夏安扣.农药“杀虫双”对家蚕毒性的试验[J].蚕业科学, 1981, 4(3): 19-23.
[8]陈锐, 张爱云, 蔡道基, 等.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 1986, 7(3): 12-15.
[9]Nath B S, Raju C S, Suresh A, et al.Toxic impact of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on the growth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silkworm,Bombyx moriL.[J].J.Environ.Biol, 1997, 18(2): 181- 184.
[10]张骞, 姜辉, 肖斌, 等.2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J].蚕业科学, 201l, 37(2): 343-346.
[11]国家环保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J].农药科学与管理, 1990(4): 4-7.
[12]蔡道基, 杨佩芝, 龚瑞忠, 等.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M].北京: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9.
[13]陈锐, 戴珍科, 蔡道基.溴氰菊酯对家蚕安全评价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5): 343-346.
[14]朱九生, 王静, 乔雄梧, 等.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8, 28(7): 333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