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扣大棚
2014-03-07杨星野
□杨星野
“王教授”扣大棚
□杨星野
王海光又在为村民张罗远教了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胜利村,“王教授”可老有名了,老少爷们儿只要一提起他,就齐声夸赞:“王教授就是厉害,要没他教,咱村扣的这些大棚哪能种这么好!”看着大家信服的眼神,我不禁纳闷了,飞机上面绑暖壶——高水平的教授还蹲在村里教村民咋扣大棚?再一细打听,才明白,此教授非彼教授,这“王教授”可不是从什么高等学府出来的,而是一直就待在胜利村这方土地上,“教授”只是村民对他的“爱称”。
啥?闹了半天,这位“教授”难道是个冒充的?干脆直接去找“王教授”本人问问咋回事吧。听完来意,气质稳重的“王教授”哈哈一笑:“我叫王海光,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就因为我用远教平台上学来的大棚种植技术帮大家伙儿扣大棚发了家,他们就说我的水平够上个教授。日子一长,‘教授’这顶帽子就戴在我头上啦。”原来如此。看来,事还得让“王教授”从头讲来。
要说王海光还没当上“教授”的时候,在胜利村也算个名人,在村办企业干过店员,在商店里当过经理,在市场里任过主任,那真是见多识广。也正因为这丰富的阅历,2008年,胜利村建起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选,于是村里干脆就让王海光挑起了这份担子。说实话,当时他可捏了一把冷汗:自己连电脑都没摸过,能行吗?但面对组织的信任,这退堂鼓还不能打,于是“赶鸭子上架”的老王只好开始和远程教育结缘了。
想干好远程教育,不懂电脑可不行。为了尽快掌握电脑知识,王海光俯下身子当起了“小学生”,在家里向孩子请教,到了单位向区远程办电话请教,有时就连到村里办事的人,他也要讨教一番。这样下来,他的电脑水平可是噌噌见长,不但电脑操作得溜了,连下载课件、刻录光盘也都不在话下。有了能耐在身,他开始琢磨起如何让远教为村民抓钱了。胜利村属于城中村,耕地不多,王海光在远教平台上挑来选去,觉得还是扣大棚种棚菜才最靠谱。他细心地把从平台上下载的棚菜种植课件分成“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类,分类刻成光盘带在身上,然后挨家挨户地拜访。每到一家,他就费尽口舌动员人家扣大棚,还拍着胸脯下保证:“不会种,有远教来教你!”如果人家动心了,他就顺手留下几张光盘,再去下一家。就这样,整个胜利村都让王海光和弄起来了,不少村民出于对他的信任,都扣起了大棚,种起了棚菜。头开得不错,他又趁热打铁,动员了几户热心的党员,成立了胜利村远教义务服务队,和他一道用远教指导大家伙儿种棚菜。到后来,他干脆把自己家也变成了第二个站点——一到了晚上,他经常要接待上门求教的村民,还得搭香烟搭茶水儿。
别说,老王张罗的远程教育还真没忽悠大家伙儿,胜利村的大棚眼瞅着就成了赚钱机器,每亩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还涌现出了苗一山、查绪清、王玉琴、邵世平等一批远教学用高手,他们把娃娃菜、空心菜、油麦菜等卖到了城里的市场,卖到了星级饭店,卖到了老百姓的餐桌。看着老王这么懂行,村民干脆给他封了个头衔——“教授”,而有了这个“高级职称”的他更注重用远教为棚菜保驾护航了。就说有一年吧,正赶上韭菜销售价格走高的时候,不料村民朱速华家的韭菜突然叶黄枯萎,吓得他急忙找到王海光求救。只见“王教授”不慌不忙,在远教资源库里一查,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随后带着治疗方案,自信地走进了大棚,不出两天,韭菜就起死回生了。老朱握住王海光的手激动地说:“还是你这‘教授’招儿多,要不我们家的韭菜就没救了!”王海光微微一笑说:“其实我就一招儿,有难题问远教。”
你看,“王教授”和他忙活的远教让大家伙可是没少赚钱吧?为了让远教帮助胜利村更富裕,他还申请购进了投影仪,在户外立起了LED电子显示屏。有了这些“利器”在手,王海光更信心满怀了:“只要继续学好远教、用好远教,这大棚啊,肯定是越扣越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