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尽狂沙始到金
——怎样拍好大型系列片

2014-03-07李辉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系列片椒江区专题片

□李辉

吹尽狂沙始到金
——怎样拍好大型系列片

□李辉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十八法》(以下简称《十八法》)是一部18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每集片长10分钟左右,讲述了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十八种工作方法。这部片子素材浩繁、出镜人物多,我们前后制作了三年才完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作体验,创作感受也很多很多。但我想,人们更想知道的一定是,我们究竟是怎么完成这样一部大规模系列片的,所以就择其主要的,将我们制作大型系列片的经验说一下。

创作从定位开始

要制作一部大型系列片,或者要表现一个大主题,一开始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思,从宏观上对整部片子的素材、风格、表现方法、表现内容乃至规模进行一个定位。

一开始,我们没想做得这么大,或者说没有想到最后会做得这么大,可以说对题材是认识不足的。我们前后用了四个月时间拍摄了三部“毛片”,都不成功,片子枯燥,表现形式单调,甚至连主题都表达不清楚。在创作中,总是发现这样那样的“迷路”,绕来绕去就把我们自己绕迷糊了,不知该怎么表现,似乎什么素材都是可以的,又似乎什么素材都不足取。我们意识到这个题材至此已经接近失控,是我们难以驾驭的。我们开始明白,缺乏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思,是我们一开始失败的原因。

必须调整思路了。我们不再刻意地限制片子的规模,开始计划拍成系列,用一个片子来反映一种工作法,总共做出18部。规模上一放开,我们可以选择的创作手法就多了起来。在表现方法上,我们开始“舍简就繁”,放弃“高度精练”的说教语言,把解说用在故事叙述上,以求循循善诱。在创作目标上,我们力求通过讲故事升华主题,在展示工作法的同时教给人们一种思考方法、一种创新精神。我们策划出了18部片子的骨架,18部片子的叙事结构和手法是统一的,保证了风格的一致,同时又可以简化片子的表现结构。每部片子,我们都以主持人出镜讲述事情的“来龙”,以画外音解说引导故事情节发展,最后再由主持人出镜对这个故事展示的工作法进行总结。创作就是这样,由简到繁达到极致,就会由繁到简、返璞归真。至此,创作就步入了正轨,思路上的困难解决了。

发扬“跑腿精神”

专题片离不开现场采访,越大型的专题片采访量越大。制作一部系列片,必须有一种“跑腿精神”,不能怕采访量大,不能怕采访工作难,要多采访、采访好,才能为准确表达主题打下好基础。

椒江区有非公有制企业2057家,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314个,吸纳党员3319人。这么多的采访对象摆在我们面前,值得一拍的故事更是海量,怎么选择?只有采用笨办法,挨家挨户上门,一个一个了解。半年时间里,我们跑遍了椒江区所有规模以上企业,一家一家地座谈,深入了解党组织、党务工作者以及党员的工作故事,搜集了上千份相关材料。以分集《百年树人》的采访过程为例,我们前前后后往企业跑了三十来趟,反复挖掘能够体现思路及方法的故事,最后确定的拍摄内容看起来简简单单,其实寓意深刻。

有一句行话说得好:“没有不会说话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我们在《十八法》的采访过程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心直口快的,也有沉默寡言的;有开门见山的,也有委婉含蓄的;有善于表达的,也有害怕采访的。怎么让采访对象放下负担推心置腹地和我们交谈,怎么通过他们的口说出编导需要的内容来?我们在采访前做足功课,熟悉被采访对象的职务背景、工作简历、性格特点,从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事先在心里拟定一系列问题,在采访中或激将、或求教、或质询、或追问,引导被采访者说出我们需要的内容。这其实也是笨功夫,要捕捉到群众的心声,只有主动走到群众中去。

素材要“过筛”

片子集数多了,片长长了,所涉及的素材就浩如烟海,如果没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就难以筛选出能准确表达主题的素材。在《十八法》的创作中,我们对素材的筛选是确立了一定标准的:有故事,有人物,有矛盾冲突,能引发共鸣,能引人深思。有了这个事先确定的标准,选起素材来也就驾轻就熟了。

一部片子是想表达一个道理,道理的讲述必须依附在精彩的故事上,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身上。缺少这些,道理再深刻,也不会有人去听。故事动人,片子才能动人,讲的道理才能深入人心;人物典型,故事才具典型性,才能引起更多的人代入思考;矛盾冲突强烈,才能突出解决问题的手段,让人回味无穷。具备了以上这些特点,片子才会和单纯讲故事的“故事片”区别开来,讲故事才能讲得有意义,不会白讲。我们根据这些要求,经过反复筛选,预先确定了18个拍摄方案。而在采编过程中,根据现场拍摄的情况,我们又进行再筛选,找拍摄对象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适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拍摄方案。这样一来,最后制作好的片子和当初定下的内容相比,涉及的人和事都更换了一半以上。

剪辑则是对素材的再一次精心创作。如果把《十八法》比作一桌大餐,那么前期的策划、采访拍摄、撰写解说等环节就是定菜单和买菜,剪辑就是这些菜品进入厨房烹制的过程。这时,光有好的食材还不行,还要烹制得当。面对十几比一的片比和海量的镜头素材,又该如何整合衔接各种素材、把握叙事节奏呢?有一个方法是最实用的——把自己当成观众,从观众视角出发选择画面。每编一稿,我们就请部里相关科室和相关企业的同志来观摩,让他们从观众的角度提意见,我们再进行修改,周而复始,不厌其烦。

总结前车之鉴

“二句三年得”,我们这部片子恰好拍了三年。三年之前,我们很多人都是新手,经验不足,思路不清,采访不力,拍摄不好,方方面面都有很多欠缺;三年之后,几乎每一个参与摄制的人都成了行家,采访、摄像什么的,人人都可以上手。片子刚拍完时甚至有一种感觉,就是此刻无论什么题材,你只要拿过来,我们都可以满怀信心地完成它。其实这就是长篇系列片拍摄过程的一个特色:学中干、干中学。由于周期长、工作量大、遇到的问题多,一个片子拍下来我们深入地介入了很多制作上的课题,积累了大量创作经验。

比如现场拍摄,此前我们虽大多有过拍摄的经验,但像如此长期系统地从事一部片子的拍摄却前所未有。一开始我们拍摄的画面质地没有区别,但内涵却很不一样,明显能看出画面有摇移僵硬、错过亮点的迹象。随着拍摄的深入,我们不断吸取前面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具备了对拍摄现场的预判能力。拍专题片不同于创作电视剧或电影,很多时候拍摄机会只有一次,来不得NG。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尽量把功课做在前面,每次拍摄前都列好拍摄计划,对哪一个场景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做到心中有数。到了拍摄现场,对用光、取景、角度、色彩等细节“锱铢必较”,每一个场景都尽量拍摄不同景别的多组镜头,以便后期剪辑时好中选优。拍摄中还要求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瞄着显示屏,另一只眼睛还得环顾四周,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十八法》的创作过程,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最后的成片,就是我们这三年“学习生涯”的一份答卷。让人欣慰的是,这份答卷不仅我们自己满意,观众也是满意的。

(作者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组织部干部)

《十八法》之《网为我用》中一个场景

猜你喜欢

系列片椒江区专题片
东北特色网络喜剧系列片的发展与对策
走在春天里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动画系列片《聪明的甲金》喜获“金猴奖”提名奖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台州市椒江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调查与思考
“谁”在讲?——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叙述人类型分析
上海督察局在椒江区开展土地例行督察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