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提高对策

2014-03-07张太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6期
关键词:心内科心血管应急

张太丽

中化二建集团医院急诊科,山西太原030021

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提高对策

张太丽

中化二建集团医院急诊科,山西太原030021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该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追踪护理,详细了解患者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结果针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后,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心内科;风险因素;护理干预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引发病情变化的因素很多,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致死致残率较高。患者病情的突然恶化常常超出医护人员的意料之外,因此心血管疾病的整个诊疗、护理过程都存在很多风险。易导致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患纠纷,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加强对心血管疾病护理质量的研究,提高护理质量是否必要。该研究就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让入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追踪护理为切入点,发现其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印象,并进行及时处理,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50例为研究案例,其中冠心病患者236例;心肌梗死患者79例;心肌梗死患者35例。将3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采用追踪护理法法,分析整个诊疗过程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并对之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提高护理质量的对策。

1.3 数据分析与结果

通过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总结并制定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后,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让患者给予评分。经统计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达94.8%,对照组满意率为81.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了维护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目标。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表

2 影响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

2.1 患者因素

经过分析发现,患者因素是心内科护理中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①心内科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年龄较大、体质较弱,发病后机体能力、免疫力等下降严重。而且中老年患者一般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②患者对健康知识、病变常识等了解较少,对医疗护理的配合度不高,依从性差;③由于心内科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且容易反复,对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加之缺乏一定的护理常识,对患者的治疗存在很消极的影响。

2.2 医护人员因素

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因此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是影响心内科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①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留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果责任意识不强,则会导致严重的责任风险;②业务水平不高。心内科疾病种类多,护理工作较为繁重。但是由于许多护士的业务水平不高和应急能力较差,加上很多护士缺乏护理经验,遇到病情突变的患者往往束手无策或者等抢救器械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等,将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③职业素养,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机会较多,如果不能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或者沟通不当,态度生硬。一旦患者出现情况,就十分容易出现医患纠纷。

2.3 药物及器械因素

心血管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患者诊疗过程中用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也较多。因此药物和器械是产生护理风险的另一原因。①心内科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其诊疗过程中用药的复杂性,尤其是中老年人对药性敏感,用药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医疗问题;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新的器械护理人员肯定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新器械、新技术的普及也成为了潜在的护理风险。

2.4 医护环境因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各项医疗资源日趋紧张。护理环境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①医院硬件设施老化、布局不当等。给护理质量的提高带来诸多不便;②老年患者的不断增加,病床的周转速度快,势必带来各项影响患者的风险因素,例如环境卫生、地面湿滑等原因导致的患者感染、摔跤等威胁。

3 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对策

3.1 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

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安全。最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针对护理经验不足的人员。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业务培训、护理礼仪、责任意识、应急能力等。对与引进的新器械、新技术应通过及时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在日常或者急救中能够熟练使用。在护理礼仪中要重点培训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责任意识的培训,就是要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时刻观察、分析患者病情的能力。做到风险意识时时有,防范重点无遗漏,时刻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3.2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病房管理

患者入院后日常起居都在病房完成,病房的环境卫生等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因此必须强化对病房的管理。具体可以从改善卫生环境和严格物品放置进行。①对保洁人员进行风险培训,使其了解病房卫生、地面清洁、干燥对患者的重要性。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抹布,保持床单清洁,干净,每天定时开窗通风;②对病房内物品分类放置,消毒的物品应悬挂,避免交叉感染。

3.3 加强对药品和器械的管理

药物与器械引起的护理风险属于外在的因素,关键还在于人的管理上。要求护理人员对心内科病患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熟知,了解其药性、作用、禁忌症等。配置新药必须查看禁忌表,对与患者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量必须保证准确无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进而减少护理人员工作的风险。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首先要做到熟练操作,设备消毒灭菌有效,定位放置齐全完备。并设专人管理,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操作演练,保障抢救设备应急性良好。

3.4 制定护理风险应急预案

心内科疾病突发性强,病情变化快。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才能将患者的风险降到最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例如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制定突发猝死应急预案;还有患者跌倒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等。并组织各级护理人员、主治医师等参与演练,要求预案内人员熟练掌握。通过实操考试等检验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突发情况能够顺利采取应急预案,严格按照预案进行,杜绝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1]甄锡云.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693-694.

[2]刘艳霞.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65-266.

[3]张文.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1):137-138.

[4]袁敏.如何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22-5233.

[5]王春艳.浅谈内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2013(8):18.

[6]王育红.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87-388.

R47

A

1672-5654(2014)12(c)-0087-02

2014-09-20)

张太丽(1972-),女,山西沁县人,本科,主管护士,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心内科心血管应急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