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北书展:朝主题策展之路迈进

2014-03-07王宇均

出版参考 2014年4期
关键词:联展书展策展

王宇均

第二十二届台北书展于2月5日至10日在台北世贸一馆与三馆举办。今年动漫展区因为二馆整修拆除并入一馆展出,三馆仍然维持童书与文具展。与往年台北书展不同的是,之前承包二馆动漫展的主办单位今年另外在南港推出了动漫展,台北书展中的动漫展缩小成动漫区,主要以展出台湾本土漫画、言情小说与轻小说为主,日本动漫大厂商大多参加了南港的动漫展。

今年在主题馆方面也有重大革新,不再推出单一主题国,而是同步推出日、韩、新加坡与泰国作为主题国,在会场中有大型复合主题国图书展区,展出日、韩、新加坡与泰国的图书出版品。

本届台北书展的特色主题展区不少,除了书展主办单位推出的主题国馆、书展大赏主题馆(介绍年度最受瞩目华人创作、金鼎奖、金漫奖、开卷好书得奖作品)外,还有台湾出版主题馆推出的“时间的封印”,展出台湾重要文物与绝版书;“寄给时间的漂流记”明信片展;“传家”生活展,展出美好生活的各种想象与实践方式;“美好生活书房”,由海内外出版社以美好书房为主题,推荐相关出版品,现场还搭建了美好书房的场景。

童书馆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推出了绘本主题馆,馆内除了有台湾插画家联展外,还有伊比利美洲精选插画展、精美文具展。

如果要以一个概念形容今年台北书展的特色,毋宁是“联展”。基督教、天主教的书房出版社各自推出联展展区,城邦也集结旗下的出版社推出联合书展,独立出版社逗点文创、南方家园、一人、群传媒等再度携手合作推出读字系列第三弹“读字部落”。除此之外,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也在书展推出了“我们的书”联展,在会场布置一个具有浓厚阅读空间氛围的书店,提供读者一个认识独立书店的空间(现场并不卖书)。

今年经销商参展的数量也比往年增多,联合、祯德、商流等台湾老字号经销商全都前来设展,且在展区内推出出版社小型书展。

另外,由于二馆的动漫区并回一馆,今年在会场上也见到较多的言情小说与轻小说出版社的身影,桌游厂商前来参展的数量也比以往增多,直销推广杂志或语言学习教材的摊位也比往年来得多。

总得来说,今年台北书展的参展厂商有朝大型化、结盟化、策展化的趋势发展。传统的以及老字号的大型出版社仍然持续参展,年轻的独立或小型出版社也乐意参展,而中小型的综合出版社则从书展摊位消失不少(转由经销商代为销售旗下出版品这一种模式)。

结盟的好处是成本分摊,降低参展成本,且利润共享,在实体通路萎缩且新书曝光不易的时代,小出版社各自寻求结盟而共同营销的趋势逐渐形成,此一趋势未来也会在各个书展中发酵。

由此,今年许多小型出版社的结盟合作,以“主题策展”的方式进入台北书展。参展也未必是为了销售图书,他们或是推广自己认同/主张的阅读理念,或是推广自己手上的作家,或是宣传自己的品牌,而卖场式的低价促销在这样的主题策展摊位很难看到,更多看到的是出版人、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他们更多希望透过活动接触到读者,更多地将阅读理念与想法传递出去。

或许这将是未来书展转型发展的新方向,之前的低价促销折扣战在网络书店的夹杀之下,已然成为毫无参展利基可言的模式。纵然书展展场空间很大可以容纳比一般实体书店较多的书籍,却也有承租摊位成本过高且彼此杀价竞争,消费者对低价促销早已麻痹的问题。再反观过去十年来每年都有人愿意从除夕开始就彻夜排队等候进场的动漫区(今年脱离台北书展独自办南港动漫展),就是主题展的一个很好佐证。笔者认为未来台北书展应该告别图书卖场式的书展,走上“主题策展”之路。

台湾的出版界或许可以说跟国际出版市场接轨很深,却跟台湾社会乃至可能成为作者的潜在族群很陌生,每年有许多人渴望或有能力出书却不得其门而入。出版社要想维护这部分潜在人群,笔者认为,书展的专业日也应该提供一个机会,给想要出书的族群认识、接触出版社,也服务一下潜在合作对象。

总之,书展不应该只是卖书的地方,而是向世人展出一切与书有关的产品服务、人物、思想的博览会,推出更多有趣且能与读者互动的活动,成为向世人推广阅读介绍好书、好出版社、好出版人,乃至好书店的展览会场。

猜你喜欢

联展书展策展
大学生小说联展
关于策展
“空场”书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反问片段联展
反复片段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