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升级,关键在破题

2014-03-07初天斌

出版参考 2014年4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纸质升级

初天斌

2013年末,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成为传统出版单位关注的焦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重庆召开了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现场会,总局领导总结概括了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阶段经验。随后在北京与文资办联合召开了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入围软件供应商技术方案介绍会,并部署了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工作,提出了实现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这一系列的举措,形成了对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转型的强大推动力。

2014年,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将成为大趋势,预示着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开始从个体的实践和探索进入到了整体布局、重点推进的新阶段。

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面前,传统出版社如何实现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关键在破题。

如何认识数字出版转型升级?

数字出版转型对传统出版社而言,就是要实现出版业态的变革,转型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在图书出版、管理、发布、投送等环节在内容载体、产品制作、资源整合与开发、市场销售渠道开拓等方面,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科技相融合,实现出版全流程的数据化和优质出版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碎片化和结构化。这一点将是评价传统出版单位是否实现了数字出版转型的标志。

这些年来,人民邮电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以建设编辑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实现传统出版流程与数字出版流程一体化、出版管理系统与出版业务操作平台一体化、编辑出版业务基本实现全流程网络化为目标,以电子书业务为数字出版实践的重点,建设专业出版的社区模式、教育出版的互动模式和大众出版的平台模式,在这三大出版模式中探索数字出版的发展途径,为传统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将会带来那些变化?

一是编辑的作用和工作方法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编辑工作将从注重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图书内容向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并重转变,从注重策划单一的纸质图书向同步策划多媒体产品转变。编辑工作不再仅仅是对图书内容的审定、文字的加工,同时要对内容进行数字化的编纂,根据内容呈现方式的需要进行数据的标识、内容的关联,实现对图书内容的增值和服务的拓展。如课堂内外杂志社开发的电子书包作为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内置有同步学习、学生工具书、数字期刊、听霸天下、卡通英语、优秀作文、随身图书馆、学科测评等精品内容,用来满足中小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是出版社图书出版工作流程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实现图书出版全流程数字化,是基于出版社内部局域网和ERP系统之上建立起来的。 在数字化编纂流程中,图书编辑、校对、排版、审读,以及资源结构化、碎片化、标准化,到进入资源库,到纸质图书的出片印刷等环节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从资源的整合和再开发的角度来说,也将有利于降低图书产品再开发的成本。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好孕妈妈”产品线就是资源整合和再开发的成功案例。该产品线已经形成了包括杂志、网站、个人主页、教学视频、iPad电子杂志、微博、微信、主题活动等多种表现形式。

三是产品的营销渠道立体化,拓宽了图书产品的投送渠道。

这主要基于数字出版网络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将会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如中国国家地理就实现了从单一纸刊到跨平台多媒体介质阅读,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电视,实现了内容价值的二次增值。

这些年来数字出版技术发展迅猛。这次入围的数字技术提供商如清华同方提供的数字产品发布系统和英捷特公司提供的复合出版物开发与投送应用软件,就初步解决了在图书出版资源不离社的前提下,先B2B服务,以及出版社与销售渠道对接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拓展图书出版单位数字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利于逐渐形成以虚拟网络为特点的,与实体销售渠道相呼应的数字产品销售网络。“我的内容我作主”、“资源不离社”将成为可行的现实,出版社将逐渐地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动权和产品的定价权。

四是读者的阅读体验将更加生动、内容会更加丰富。

《成都商报》开展的“码上控”数字项目也许会给我们纸质媒体出版带来一些启发。“码上控”是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纸媒数字出版业务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让读者能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超越平面纸媒体的限制,阅读最新资讯,呈现视频、音频以及纸媒版面无法容纳的更多高清大图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为读者打造了一份多媒体与实时信息的立体化纸媒。

当前数字出版转型升级需要破解的难点

难点之一:对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前瞻性认识不足。

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有一个关键词——倒逼变革,这反映出的是思想认识上对数字出版转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还没有从出版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审视当前世界出版变革的潮流。特别是领导层对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认识程度、前瞻性和工作魄力,决定了工作开展的成败。

难点之二:数字出版工作流程再造与传统工作流程的平稳对接。

数字化的工作流程与传统的业务工作流程的衔接与转换过程应当是渐进式的,不能够一蹴而就。目前,图书出版单位依然以纸质图书出版为核心业务,才能够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点不应忽视。同时,数字出版的软件和硬件配置、资源加工、管理和产品的发布、渠道的建设,只是创造了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更重要的则是编辑对数字出版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熟练地应用到产品的策划与开发上来。

难点之三:数字出版技术与实际应用个性化需求方面的契合。

大众、教育、专业图书出版对数字出版的应用技术要求是不同的,表现为很强的个性需求。应用于大众图书的数字技术与专业科技图书的在表现形式、产品的制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

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读者的阅读体验是评价数字技术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是否便于应用,是否增加了读者的经费投入,这些都将影响数字产品的市场表现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就是技术提供商开发的软件带有通用性,在出版单位的应用中有一个软件产品与出版单位个性化需求相契合的过程,这既要编辑积极主动地适应工作流程的变革带来的变化,也需要在调试期,乃至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不断的完善。

难点之四:资金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短期内效益的偏低。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转型示范评估组的研究报告称,“全行业的数字出版投入产出比普遍偏低,数字出版收入相对较高的单位往往投入大,获得的资金扶持也多。”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赢利的现状。我认为,这是由于数字出版当前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仍然处在实践和探索阶段,期望传统出版单位出现短期内实现数字出版的赢利超越纸质图书赢利的局面是不现实的,同时,以传统的图书成本核算来评估数字出版的投入与产出的得与失也是不恰当的。

数字产品能否实现赢利,将取决于市场的培育的成熟度。在数字出版产品销售市场培育初期,出版社基本上丧失了销售的主导权和定价权,片面地宣传数字产品成本低,特别是电子书低价倾销,甚至捆绑销售、免费赠送,误导了读者的消费认知。

难点之五:数字版权的缺失和不完整。

出版单位多年来形成了丰富的图书资源,但是具有数字出版权的图书还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对存量图书资源的数据转化和加工往往面临的就是版权问题。同时,在新增图书资源中也存在着版权合同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

应对措施和实施战略

“老大难,老大亲自一抓就不难”,一句戏语却也道出了真情。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但关键是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能够正确决策、强力推进。要从出版社内部的工作机制上进行调整,适应数字出版带来的变化和新的工作流程的需求。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是为传统出版单位实现出版业态的变革创造前提,打下基础。在现阶段传统出版单位仍要以纸书为主、数字为辅,要在注重纸质图书出版,保证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整合,努力实现资源的再开发利用。一些转型示范单位近年来开展了增值服务、电子书业务、在线教育、网络视频培训、移动阅读、U盘产品、专业数据库应用等等,都是对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进行再整合开发的较为成功的案例。

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还不够成熟是能否实现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瓶颈,但也应看到突破这一瓶颈,还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市场培育,更应看到我们的数字出版目前还没有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期望尚在探索实践中的数字出版很快就能够实现赢利,进而取代传统出版的赢利模式也是不现实的。同时,也要看到数字出版所产生的效益不仅仅在数字产品的直接赢利上,而且还体现在降低资源转化和数据加工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上,这可以称之为“显效益”。如果能够利用数字出版平台开展书网互动,增加纸质图书的增值服务,提升了纸质图书的销售将会带来明显的图书销售的赢利,这可以称之为“潜效益”。显效益和潜效益都是数字出版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出版单位实现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应当坚持数字出版的整体推进和平稳过度。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化布局,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不盲目追求大而全。目前,转型升级应做到双轨并行——纸质图书生产和数字产品的生产同时运行;试点先行——选择有代表性的编辑部门和部分生产环节按照数字出版的流程运行;渐进过渡——在试点工作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纸质升级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回暖与升级
中国最美的书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