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干部的春节:喜盼交集 亲情洋溢
2014-03-07
本刊记者
春节前夕,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对机关党员干部利用春节休假机会进行社会调研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智勇主持召开“春节见闻”座谈会,听取了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汇报,与大家一起畅谈了春节的见闻、感受和体会。陈存根、俞贵麟、邵旭军、姚志平、常大光、刘涛同志参加了座谈。
这次过节,工委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志返回家乡,他们利用走亲访友、与乡邻拉家常等方式,深入基层、融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情,了解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政策执行情况的反映。
风清气正振奋人心。有的同志说,这次过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少了迎来送往,少了吃吃喝喝,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和实施的八项规定,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特别是针对“四风”问题,狠刹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扬。
惩治腐败深得人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拳治理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一大批腐败分子,深得党心民心,大快人心,群众无不支持和拥护。党员干部普遍谈到,父母唠叨最多的就是平平安安,不求挣多少钱、当多大的官,最怕孩子犯错误、成罪人。
改革发展稳定人心。大家在高铁上与群众攀谈,群众普遍感叹“出行太方便了”。回到家里,不论是大的城市,还是县城乡镇,总体上都彰显着市场繁荣、社会祥和的景象,尽管有的地方还相对落后,但老百姓对党的政策是满意的,普遍感到日子好过了。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老百姓是赞成和拥护的。
亲民爱民温暖人心。中央始终把群众生活挂在心坎上,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有的同志说,民生工程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德政工程,要坚持不懈地抓好。
在与群众近距离接触中,大家也深切感受到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新期盼。最主要的有四盼:
盼新风能持久。这次回乡过节,大家也确实看到了一些走形式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治理办公室超标,采取在超标的办公室增加电脑和办公桌的办法;一些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现象更加隐蔽;等等。大家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是一场攻坚战,要以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实实在在解决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并形成长效机制。
盼腐败能根除。一个又一个腐败案件的查处,使群众看到了执政党的新形象,看到了根治腐败的希望。广大群众期盼,要继续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既要查处出远处的大“老虎”,更要不放过群众身边的小“苍蝇”。
盼新政能落地。群众期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政策、新举措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同时,对一些惠农、惠民、就业、教育、医疗以及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好政策,希望加强监督检查,使之真正落实到位。
盼环境能改善。这次走出北京,大家同样看到了严重的雾霾。这次过节,鞭炮污染大量减少,有公款消费减少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得益于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广大群众热切期盼,切实转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使老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再见碧水蓝天。
党员干部们也过了一个洋溢着浓浓亲情的传统佳节。
享天伦之乐。回乡的同志,减少各种应酬,尽可能多地陪伴在父母身边。有的没有返乡的同志,采取“逆向”过节方式,把父母接到北京,不论是看电视、散步还是购物,几乎所有时间都陪伴父母,听父母唠叨,给父母尽孝。
尽家庭之责。这次过节,许多同志都把照顾孩子、关心家庭作为重要责任。比如,一家人一起读书学习,看电影,逛公园,上庙会等。
树优良家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采访节目,引起大家强烈共鸣。不少同志在思考,我的家风是什么?对家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有的着手提炼家庭精神,制定了具体的行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