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时政类期刊封面文章点评
2014-03-07邢学军
邢学军
2013年中国期刊市场在“传统媒体将死”的聒噪声中,依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这一点在时政新闻类期刊表现尤其明显。近年来因广告收入增加使时政新闻类杂志进入了盈利期,中国新闻类杂志在富媒体时代的崛起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中国主流的时政新闻类期刊近百种,街头报摊上常见的不到10种。本文参考龙源期刊网的相关阅读数据,选取了当前中国时政新闻类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看天下》《新周刊》等六本主流刊物略作点评。
《南风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表作
致力于办成“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的《南风窗》,秉承宏大话题、高屋建瓴的特征,一直保持着严肃、理性、贴近现实和关注社会的品质。南风窗的时政热点报道历来是强项,并且不局限于事件的表面,时常触及现象的本质和问题的核心,观点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如第23期的“反垄断打老虎”、第3期的“东北亚新局”、第9期的“滞胀时代”封面文章在龙源期刊网的阅读排行中遥遥领先。
另外,《南风窗》的文章主要以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写作为主,以专家学者为视角,政论突出,贵讲真言,这是它的一大鲜明特色。
《中国新闻周刊》——有权威有深度有高度的新闻力作
2013年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开启了中国社会的新局面,改革力度之大,令国人和世界为之振奋。作为中国政经报道的权威杂志,《中国新闻周刊》在时政报道上自然着墨多多,光专门报道习李新政的封面文章就达5篇。2013年反腐形势大快人心,《中国新闻周刊》的相关深入报道文章高达5篇,不愧为中国重磅新闻权威来源。
2013年,《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健康方面的热点新闻给予了重点报道,如第12期的“中国癌情”、第13期的“H7N9华东四省禽流感调查”、第18期因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可能患癌的乳腺事件引发的“乳房焦虑”、第37期题为“‘甜蜜警报”的中国作为糖尿病大国的忧患和出路等。
《新民周刊》——底蕴丰厚平和理性的海派视角
综观《新民周刊》全年的话题范围,因为是周刊,时效性较强,报道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娱乐,面比较广,全年舆论热点大都涉猎到了,并且也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所在。
重点突出,教育、环保报道力度大。《新民周刊》给予教育领域的报道力度是比较大的,具体涉及的话题有:“名校争夺战”“荣氏后代办学困惑:无锡育才中学调查”“史上最难就业”“快乐教育”探讨和“教辅问题”等。
2013年《新民周刊》环保题材的封面文章有5篇,而其中“雾霾”主题的系列报道就有3篇,大到跨区域的雾霾现象、成因分析,小到公交车、汽车及室内空气污染现象,原因分析涉及到了政策管理空白、产业发展缺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等。
地处上海的《新民周刊》,海派地域特色明显,在封面文章的报道领域给予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热点新闻更多的关注,如关于吴仁宝逝世后的家族政经分析,揭示荣氏后代在无锡办学的困境,“发掘自贸区红利”等等。
身临其境报道,平和诙谐书写,作为时事新闻刊物,《新民周刊》对海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到现场,他们的采访往往也比较真实,强调记者本位。《新民周刊》报道平和、理性、诙谐,在政治经济教育娱乐等领域的话题中犀利而不失中肯,温和而不影响原则立场。
《三联生活周刊》——新闻与文化并重的人文读本
2013年《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文章内容,紧紧围绕着时事热点和生活方式两大看家题材,形不散,神也不散;形聚神也聚。如果说《三联生活周刊》的时政封面文章以热点不漏、独家分析、雄文大图为优势,那么它的生活题材文章则是以独具优雅的小资生活为特色,有图有案例,鲜活有料。
生活报道内容居首。作为中国领先的时事生活杂志,2013年《三联生活周刊》的生活方式话题报道依然为读者展现了底蕴深厚报道丰厚的特点,关于生活方式的倡导自然是当仁不让,话题领域遍及吃、住、旅行、玩,最后的第52期也是以年度生活方式大综述为结篇——一个完美的、极具三联生活特色的生活内容终结篇。
文化历来是《三联生活周刊》报道的重镇,2013年所涉文化方面的话题也达到了12个,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小资情调杂志的特色。如第2期的自尊话题,第7期从“不说话”的视角来谈爱情,第29期谈职业倦怠等对于常人颇感空洞的形而上的话题,也只有文化味十足的“三联”能做得如此活色生香。再如第12期的张国荣十周年纪念号、第21期的《傲慢与偏见》200周年纪念刊、第40期介绍大师宫崎峻、第46期介绍德国文化,其搜集图文资料之广博,笔趣之鲜活,令读者印象深刻。
《看天下》——点面结合画龙点睛代表作
《看天下》的封面文章题材几乎全是市场热点,并且以中国本土的占绝大多数,有部分朝鲜日本的,欧美的新闻题材几乎未涉及。
《看天下》的封面特征表现在:选材推崇热点,内容新,角度奇,短平快。从龙源期刊网的市场数据来看,《看天下》是时事周刊中的后起之秀,在2013年同类刊物中排名始终居前,如阅读排行在前的有第19期的“王岐山打虎第一季”、第16期的“郭敬明和这个成功学时代”、第10期的“海天盛筵曝光的富豪生活”。
《新周刊》——拒绝平庸标榜概念的新锐话本
《新周刊》的封面话题依然贯彻了其杂志的办刊宗旨——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保持了另类新锐、出奇致胜、雅俗共赏的风格。
标题去新闻性,出奇致胜。总览《新周刊》的24期封面标题,字号很大很抓人,乍一看,你根本看不出有啥新闻性,笔者在阅读分类时都不能归为严肃的“时政”类别,但是正如它在“最新锐时事生活周刊”中隐藏了新闻性的标志一样,它的标题高度概括凝炼出自己的特色,每个标题后面都闪现着最新的新闻。
《新周刊》的标题,从大标题到小标题,都不强调新闻事件的特征,它的新闻性体现在它的每一篇行文中,甚至是一个新闻事件从多个角度、旁征博引去解读。每一个标题都显得与众不同,比如第8期谈云科技带来的商业变钱,它通俗地解读为“云上的钱”;第17期中谈及了如此多的目不暇接的热点事件,借用了网络语言“毁三观”。
内容字里行间处处不失新闻性,第8期的“云上的钱”,文章中详细谈到了云计算、3D打印、云盘、创客、众筹、自媒体、云安全等热门的新闻热词,分析了财富重新分配的现象、商业模式及原因揭示。
再如第17期的“毁三观”,文中详细列举了“机场爆炸、商场砍人、孩子被摔、城管打死人”的社会戾气、郭敬明的“小时代”的拜金争议、葛兰素史克贿赂案、可以购买的粉丝乱象、大师王林事件、深圳人奶事件等热点现象,文章字里行间列举现象、各方争议,行文最后也给予了正能量的抨击。
观点独到,引经据典,《新周刊》的封面文章无一不是因热点话题策划而来,微博时代热点如此之多,《新周刊》的每期策划都是概括多个相关热点话题,以观点高屋建瓴来统领多个新闻事件,并且引经据典,多维度论述,给读者以论点思维缜密、论据排山倒海、结论令人叹服之感。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我国期刊出版市场的生产力,催生了改革开放以来期刊市场最剧烈的变化和竞争。面对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政类期刊要谋求发展并脱颖而出,要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创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可在富媒体时代的今天持继发挥传统媒体所特有的优势。 (作者单位系龙源期刊网络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