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萝传奇

2014-03-07河工

饮食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哥德堡郑板桥帆船

◎河工

松萝传奇

◎河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郑板桥的诗句,和他的竹子一样,总是让人喜爱,品读,记取,然后传承。这一传,就传了三百多年。一个地方的茶叶,由一位清正不阿的县令、诗作画作等身的大艺术家郑重提及,我不知道这是松萝茶的福气,还是诗人的福气。一壶新茗泡松萝,诗人有了招待佳客的好茶,心情自然愉悦,茶,成就了诗人。而诗人那千古流芳的诗句,却以另一种香气,无形之中提高了松萝的品位。茶耶?诗耶?人耶?一时间,星转斗移,物是人非,感慨莫名了。

打开松萝茶罐,用茶匙舀上一小勺,轻轻放进杯中。静待新煮的江水沸腾,提壶泡茶,不用等,茶香就随着水雾升发开来。盖上杯盖,稍等可饮。若是喜爱之极,即可慢啜。当然,这要有一定功夫,不然会烫了嘴唇。喝惯了热茶的人,能够掌握一吹一啜之间的火候。茶叶的味道,就是沸水给冲泡出来的,真要芳香四溢后再饮,于一好茗之人,自然是种损失。

松萝是山名,也是茶名。松萝山上生长的茶树叶片制成茶,就成了松萝茶。松萝山位于休宁城北约15公里一个深山里头。虽然松萝山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海拔882米,加之进山道路崎岖蜿蜒,上一回松萝山,自然不是易事,至少也得起个大兴头方可。让人惊叹的是,这样一座锁在“深闺”的大山却不少游人。大抵名气一大,慕名探奇者众,亦是情理中事。

松萝茶的名气还与沉没的哥德宝号古帆船有关。我没有找到郑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因此也就无法断定到底是松萝茶远航外销早,还是郑诗写得早。郑板桥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哥德堡Ⅰ号”沉没的时间为1745年9月。也就是说,帆船沉没之时,郑板桥已在山东范县当了三年知县,以他的政治地位,加上“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1686—1759)就是休宁人,送点松萝茶叶让挚友品尝,当是不为过的一件事。郑板桥为官虽迟,成名却早,诗句吟诵怕是在他少年才俊时节吧。如此一来,作为国人至少脸面要好过一些——不至泱泱中华之香茗,竟要靠上一艘沉没的远洋帆船来打广告。

史料记载,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当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亿至2.7亿瑞典银币。8个月后,“哥德堡Ⅰ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离开哥德堡30个月的船员们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故乡的陆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哥德堡Ⅰ号”船头触礁随即沉没,正在岸上等待“哥德堡Ⅰ号”凯旋的人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船沉到海里,幸好事故中未有任何伤亡。人们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足够支付“哥德堡Ⅰ号”这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够获利14%。

自然,被卖出的30吨茶叶中应该就有松萝茶。这样猜测的准确性,依据就在人们从沉睡239年(1984年打捞出水)后的“哥德堡Ⅰ号”上打捞出了松萝茶。由于封闭性好,松萝茶依然清香扑鼻。2008年4月,中国茶叶博物馆向休宁县赠送了“哥德堡Ⅰ号”沉船上的“松萝茶”珍品。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2012年,休宁松萝茶博物馆成立,两百年前茶叶珍品陈列馆内,一跃成了镇馆之宝,不时吸引着各地游人特别是好茶者的瞻仰。松萝茶的名头借着这一势头日益见长,更被冠上了“炒青鼻祖”的名号。套用一句流行的句式,可以说成:品茗松萝,你品的不是茶,而是历史,且品且珍惜。

猜你喜欢

哥德堡郑板桥帆船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帆船
跑过哥德堡半程马拉松 更懂Volvo说的北欧幸福观
郑板桥劝学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Way Out West音乐节10周年狂欢
及时雨
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