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发声
2014-03-06本期主笔汪玚
本期主笔 汪玚
中国在发声
本期主笔 汪玚
●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提问时表示,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因此改变,政府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日本朝日电视台发自北京的报道称,李克强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表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政府的亲民姿态。
● 瑞士《商报》称,虽然挑战巨大,但李克强承诺会对腐败“零容忍”,中国政府的声音响亮坚决。腐败、贫富不均和污染是眼下中国人最痛恨的事情。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说,李克强将治理大气污染说成是“对PM2.5宣战”,强调“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文章称,李克强5次使用“宣战”一词,说明中国政府务实,非常关注民生,并没为保持经济高增长率而对大气污染懈怠。
● 今年总理记者会上的几轮“舌战”,让外媒给予了主动发声的中国务实的评价。而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十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是否有更多群众最关心最期盼领域的提案,则成为了民众媒体关注的热点。
●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代表委员沉默,就是人民失语”的人民微评,崔永元随即跟帖——“说得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人民日报官微转发了该评论,并俏皮地回应——“呦,先把这条发布了。”就这么简单的两句对话,却迅速拥有了数万的转发和数千条评论。而当天《人民日报》刊发《声音的重量》一文,提出“要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并在官微上全文转发。网友广为转发、评论的焦点只有一个词——发声。
● 改革进入深水区,这必然是一个通过观点交锋、意见碰撞,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形成民意最大公约数的过程。所以,两会一方面要务实高效,另一方面又必须是充分讨论,从群众心声到高屋建瓴,草根与精英,一个都少不了,关键是要敢于发声。
● 李克强指出,“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而今次两会,在防微虑远、趋利避害的同时,更牢牢把握住了发展的主动权,更多地坚持自己的战略规划,保持自身的行为节奏,按照设想去行动,打出战略节奏和战略态势,体现中国思维。
● 十三日,两会彻底收尾,2014年的工作重点正式明确了方向。而发声过后,民众更希望看到精力集中、始终如一的切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