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整体搬迁中的安全管理
2014-03-06费益君FEIYijun
□费益君FEI Yi-jun
为改善医疗环境,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很多医院兴建了新病房楼,但在搬运过程中,面临着老病房病人和内部设施转运至新病房楼的安全问题。我院新建了一栋19层新病房楼,也面临着搬迁过程的安全问题。我科在病房整体搬迁过程中,加强了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了病人的安全转运,杜绝了医疗仪器设备的损坏,有效缩短了转运时间,避免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安全完成了从老病房楼5层向新病房楼13层的搬迁工作,现将搬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安全管理实施方法
1.搬迁前的安全管理
1.1 制定搬迁计划。全科医护人员尤其是科主任、护士长应仔细评估本病房病人的病情,重点做好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对本病房物品设施认真做好清点登记工作,并根据工作的需要制定详细的搬迁计划。
1.2 全科医疗安全意识教育。病房搬迁前一周,科室召开全科医护人员会议,传达医院领导、护理部安排的搬迁计划内容。科主任、护士长向大家逐一介绍本科搬迁的计划安排,并就搬迁过程中的安全重点问题和环节详细向大家宣讲,使每一位医护人员加强搬迁中的安全意识,大家还就搬迁中的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讨论。由于新病房楼病室及床位的设置与老病房楼完全不同,会议上大家统一了老病房楼病室及床位移入新病房楼相对应的病室及床位号,每人人手一张。为保证病人的安全,规定住院病人及病人的个人物品先搬,医护人员个人用品及值班房用品后搬,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1.3 熟悉新病房大楼的环境。科主任、护士长分批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到新病房大楼熟悉环境,新病房大楼各种中心管道,如中心吸引、中心吸氧头与老病房大楼不相符,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提前掌握中心吸引、中心吸氧的操作,掌握新病房呼唤器的使用方法。要求在新病房各种物品放置要规范化管理,并在柜门外贴上全院统一醒目的标签。搬入新病房后,我科将使用全新的进口床,医护人员还需掌握病床的使用方法。科主任、护士长分批进行培训考核,检查医护人员对急救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新病房楼环境的熟悉情况。
1.4 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实现转运风险医患共担。目前医院绝大多数医疗纠纷,不是医院医疗过失引起的,而是部分民众对医疗风险不认识、不承担的反映[1]。医护人员应从法律的高度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必须把转运风险告知病人及家属,使他们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以利于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纠纷的发生[2]。搬迁前两天我科召开了工休座谈会介绍医院搬迁情况,医护人员也充分利用查房时间,详细地向每一位病人及家属介绍搬迁计划,病人转运时间的安排,转运途中安全注意事项,请每一位病人及家属配合搬迁工作。同时充分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稳定病人的情绪。由于神经内科以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活动障碍、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病人居多,转运时更需要家属的大力配合。告知每一位病人及家属转运至新病房楼后新的病室、床位号码。为保证转运的安全,请病人佩带写有病人姓名、诊断、原科室病房楼层、床号、欲转往新病房楼层及床位的手腕识别带。
1.5 做好新病房楼的接收准备。在搬迁的前两天,组织人员做好新病房楼层的卫生清扫工作。准备床单位,每一张床铺成备用床,准备迎接转入的病人。检查水电设施是否完好备用,电话、电脑网络是否畅通。搬迁当日,在新病房楼病区为病人大输液做准备工作,搬迁前一天早上查房生成医嘱处理后,如病人病情无特殊变化,尽量减少更改医嘱,以减少搬迁中的医疗护理风险。
2.搬迁当日的安全管理
2.1 搬迁时间选择的安全管理。考虑到电梯使用问题,当日搬入19层新病房楼有10个科室,医院原计划我科12点开始搬迁。全科会议上,大家考虑到我科疾病的特殊性,12点我科病人大多输液未完成,在运送过程中输液,易引起差错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科主任、护士长及时与院领导沟通联系,更改时间为早上7点,此时既不影响病人睡眠,病人转运入新病房楼后又能及时得到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2.2 备齐转运工具,科室人员各司其职。搬迁当日,准备充足的病人转运工具如轮椅、平车。全科医护人员提前一小时上班,做好充分的搬迁准备。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分别成立由一名医生和护士组成的3个病人转运组和3个接收组,成立突发意外事件处理组、联络组、电梯管理组、物品整理组、新病房楼的治疗操作组等,真正做到每一位病人有一名医生和护士负责转运和接收,每一位病人转运到新病房楼后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遇到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出现难题能得到及时的联系和解决。
2.3 病人转运顺序安排的安全管理。根据我科疾病的特点,首先转运能自行行走的病人,其次转运需要轮椅或平车护送的病人,最后转运意识障碍的危重病人。这样的安排能在短时间内把大多数病人转运至新病房楼病区,不延误大部分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又能使医护人员集中精力转运危重病人,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因转运危重病人时发生意外事件而影响后续病人的转运压力。
2.4 危重病人转运的安全管理。意识障碍病人转运时由一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负责,转运前做好病人的病情评估,充分吸尽呼吸道分泌物,转运时注意头偏向一侧,携带手提式吸引器以备转运过程中吸痰,准备氧气枕,备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搬迁当日,我科还有一位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搬迁前及时向院领导、护理部汇报,请求共同转运。该病人意识状态清楚,搬迁前两天,反复以手语、提板书写等交流方式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焦虑心理。为安全搬迁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科内人员模拟转运时的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每天脱机训练3次,每次15分钟,改用气管切开处呼吸囊加压人工呼吸。转运当日,吸除呼吸道分泌物,再次评估病人病情,新病房呼吸机连接处于备用状态,原病房电梯、新病房电梯处于待命状态,抢救车跟随,全体转运人员迅速转运该病人。大多数危重病人身上还有各种管道,转运途中注意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防止发生扭曲、折叠、滑脱等现象发生。
2.5 取得外援的支持。院领导、护理部非常重视本次搬迁工作,多次召开搬迁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协调会,互相沟通搬迁工作。本院与共建单位沟通,共建单位积极支持我院的搬迁工作,派出大量部队官兵支援我院的新病房楼搬迁工作。非搬迁科室的科主任和护士长也参与搬迁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搬迁工作。本院团委发出团员义务协助搬迁科室的倡议书。
2.6 财物转运的安全管理。贵重仪器、设备专人负责转运,转运路途中防止震动、摔破损坏等意外;搬运时动作要轻巧,并做好保护措施,如使用原包装箱装置搬运。各设备、仪器放入新病房楼指定位置,并做好调试工作。科室被服用品、医疗文件纸张等不易损坏的物品可以打包转运新病房楼。
3.搬迁后的安全管理
3.1 转运后病人的评估。搬入新病房大楼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病人的各系统评估。很多病人由于环境改变后,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尤其是睡眠发生异常改变,还容易产生便秘、焦虑不安的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病人,指导合理的饮食摄入,多与病人交流沟通,减轻焦虑心理。为减少夜间睡眠的干扰因素如噪音、强烈的光线刺激,可使用柔和的地灯,夜查房时动作轻巧,指导病人睡前用热水泡脚,听轻音乐,以助入睡。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使人兴奋不易入睡的饮料和食物。遵医嘱给予失眠病人使用镇静安眠药物。
3.2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搬入新病房楼后,医护人员同病人一样,也需要一个熟悉、习惯的过程。尤其是搬入后的第一周,物品放置地点不熟悉,容易造成使用时四处寻找的现象,而抢救病人时易耽误抢救时间,易产生不安全因素。为此,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搬入后当天掌握新病房楼病区抢救物品的放置地点,熟知治疗室、化液室、护士站物品的规范化放置,各抽屉、柜门外各项标识正确醒目,使大家一目了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提前15-30分钟上班,做好病人评估及物品的清点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抢救工作、消毒隔离等制度,各项操作规程落实到实处。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了解新病房楼病区各项制度及操作落实情况,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保证新病房楼病区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确保物品设备功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护士长与物品整理组人员及时做好物品清点、整理工作,并与老病房楼清点前的数目一一核对,在财产清点本上做好新病房楼放置地点的标记。检查每一件仪器的性能状态,做好调试工作,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对于新病房楼病区出现的设施问题,及时与后勤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解决。
通过全科医护人员和6名外来人员的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我科仅用3个小时完成45名病人和科室所有财产物品安全转运至新病房楼的任务。由于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无1例病人发生意外,也未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病人及家属表示满意,社会效应明显得到提高。同时病房未发生任何物品设备损坏现象,圆满完成搬迁任务。
众所周知,医院是一个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在病房整体搬迁的过程中,存在着易发意外事件的危险性。谢苗荣等指出目前医院内保证病人安全的措施不足,大力加强医院内安全迫在眉睫,须加强医院内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3]。本科此次搬迁中,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安全管理贯穿搬迁始终,有效地预防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各种不安全因素有效地得到预防,全科医护人员增强了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了防范风险的行为和能力,保证了老病房楼人、财、物的安全转运。同时,科室搬迁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有效配合,科室人员的凝聚力是此次搬迁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院领导、护理部、后勤相关部门的配合为此次搬迁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作用。
1 姜国和.医疗风险与风险转移[J].中国医院,2002,6(3):16
2 高琳,王世荣,刘静.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41
3 谢苗荣,王宇,扬立佩,等.医院内就诊患者的安全及急救不容忽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