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评价及健康宣教
2014-03-06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肿瘤科300270
王 霞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肿瘤科 300270
临床消化道进展期肿瘤患者中大部分确诊时已无法手术治疗,而其临床症状又急于解决,如食管胃肠道梗阻,患者不能进食,腹胀、腹疼、恶心、呕吐、痛苦不堪,以往经静脉放化疗效果不佳,副作用大,一般患者很难耐受,生存质量反而降低,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植入,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治疗消化道肿瘤行之有效的新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对伴有消化道梗阻症状的消化道腺癌12例患者进行此项治疗,在治疗前、后给予切实有效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密切配合,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56~87岁,平均年龄71.5岁,胃窦癌3例,胃体癌2例,胃底贲门癌2例,食管癌4例,直肠癌1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1周~1年不等,所有患者均因高龄、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或病灶转移不能手术治疗,患者均有消化道梗阻,不能进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疼等症状隆起型病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
1.2 植入方法 常规内镜检查,术前准备,内镜观察病变区域,确定病变部位,用内镜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肿瘤表面污物,待植入部位清晰暴露在内镜直视下,将装有5-FU的缓释粒子直接植入到肿瘤间质,按先下后上,由远及近的原则,以0.5~1.0cm的间距反复进行植入,如植入部位有少许出血,可以给8mg/100ml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喷洒止血。术后回访,根据肿瘤消长情况反复进行化疗缓释粒子植入,以期达到最大局部控制肿瘤效果。在缓释粒子植入术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方法,使其有效配合,疏导患者紧张情绪,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于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应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3 效果评价 内镜缓释粒子植入术后,记录患者主诉、消化道梗阻症状,术后1周观察,以患者进食半流、流质或仍不能进食为标准,判定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有效例数=总有效数。
2 结果
全组12例患者,共行粒子植入24次,其中3次者1例为贲门胃底癌患者,2次者10例,1次者1例。对术后1周疗效进行评估,显效8例(67%),有效3例(25%),无效1例(8%),总有效11例(92%)。随访有效11例患者,其中1例因年龄偏高、心肺衰竭不能耐受内镜检查,有1例死于广泛性转移,其他9例随访2~12个月,部分患者现仍在随访中,所有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内镜均见病灶平坦,病变局限,消化管腔增宽,内镜可顺利通过管腔狭窄部位,进行3次植入者至今已存活13个月,可进食半流及软食。术中、术后无1例大出血穿孔,无全身化疗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消化道肿瘤的化疗药物中以5-FU应用最为普遍,以往水剂化疗易渗透,药物在瘤体内局部停留时间短暂,难以发挥持续、长效抗瘤效应,而缓释粒子植入,可将抗癌药物直接植入肿瘤组织间质,在有效、直接、持久化疗的同时,明显降低全身化疗的毒副作用。化疗缓释粒子植入优点具体体现:(1)用药方便: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可减少给药次数而维持药物时间;(2)控释作用:使药物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3)安全性:药物只在局部发生作用全血药物浓度低,副作用少;(4)有效性: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不通过胃肠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药物损失;(5)长效性:适用于长期用药患者,药物可释放长达几个月或几年。临床研究已证明,肿瘤组织间一次性给药即能满足较长时间稳定的有效浓度,达到长期有效的化疗结果,同时,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增殖指数明显下降,使癌症患者复发和转移率减少[1]。本组1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经缓释粒子植入治疗后有效率达92%,是一有效姑息治疗的好方法。也有报道,在缓解临床梗阻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后再实施外科病灶切除术,是本项治疗的又一临床指征。
总之:内镜下缓释粒子植入,是解除消化道肿瘤患者梗阻症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具有用药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有效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及配合方法、注意事项,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有助此项治疗顺利进行,术后及时回访,使患者内心得到安慰,满足患者被关注心理,有助于术后恢复。
[1] 万圣云,刘戈,王瑞祥,等.直肠黏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在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0):6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