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真七子诗词的胶东映像

2014-03-06兰翠

关键词:丘处机辽金胶东

兰翠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全真七子诗词的胶东映像

兰翠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金元时期全真七子的诗词创作,有着深深的胶东地域映像。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充满感情地书写了胶东的青山秀水和变化莫测的大海,在他们广泛的布道活动中,也不乏与当地人们交往的俗情俗缘,他们书写真挚友情,关怀现实与民生。这些创作,空前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胶东的山水人文,丰富了文学史上关于大海景观书写的不足,增加了我国地域文学与文化中胶东山海的内涵。

全真七子;诗词;胶东

全真教由王喆①王喆(1113—1170),全真道的始创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参见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75页。以下引用时为简略只写题名《全辽金诗》。创立,他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云游来到胶东,在今山东牟平、文登、莱州、福山等地收徒传道。其间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人为徒,因他在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因此,这七个弟子被称为“全真七子”。全真教在金元时期影响极大,全真七子多以诗词的形式传道,他们的作品除了记载劝化世人、道友的内容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以及他们个人的生活志趣。其中,对他们的出生地胶东的书写与反映,形成了他们作品独特的地域特色。

一、胶东地缘映像

全真七子都是胶东人士,他们中有五人是牟平人,一人是莱州人,一人为栖霞人。其中马钰与孙不二为夫妇,马钰家境富裕,号称“马半州”,弱冠能诗,擅长针灸,“心平性善”,在当地颇有声望。孙不二原是宁海豪族孙忠翊幼女,性慧聪明,温和慈善。许配给马钰后,两人共育有三子。金大定七年(1167)七月,王重阳到宁海传道,马钰与妻子孙不二在王重阳的劝导渡化下,抛弃巨大家业,皈依道门,从此励行苦节,专务清静。王重阳卒后,他与谭处端、邱处机等扶柩归葬终南刘蒋村,并守墓三年,有《渐悟集》二卷。

谭处端、郝大通和王处一也是牟平人。谭处端博览经史,善书法,为人慷慨重孝义。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师从王重阳学道,王重阳卒后,云游洛阳等地讲经传道,有《水云集》传世。郝大通出身世宦家族,但不乐仕进,他精通老庄易学,洞晓阴阳术数,擅长卜筮占卦。他少年丧父,事母至孝,母亲死后,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一说大定八年,即1168年)拜王重阳为师,皈依全真教。六十岁以后,回山东宁海老家著书讲道,有《太古集》等传世。王处一的一生则充满了神奇色彩,道经记载说他“元禀仙胎”,其母亲梦彩霞丹衣披身而生下了王处一。他天资聪颖,自幼被称为神童。他的《沁园春》序自述其“自七岁,遇东华帝君于空中警唤,不令昬昧。至大定戊子,复遇重阳师父”。拜王重阳为师以后,随师父来到昆嵛山烟霞洞进行修炼,苦心砺志,有《云光集》传世。

刘处玄是东莱(今山东莱州)人。他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1169)师从王重阳学道。大定十五年(1175)他继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1176)返回老家,有《仙乐集》等著作传世。丘处机是登州栖霞人(今山东栖霞),他十九岁在宁海昆仑山(今山东昆嵛山)拜王重阳为师,学习全真教,丘处机勤奋好学,深受王重阳器重。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应成吉思汗之召,率弟子十八人西行,经数十国,自昆嵛山历时四载,行程上万余里,历尽艰辛,到达雪山行营见到元太祖,受到赏识,并留侍左右。第二年,东归燕京,居太极宫,后改名长春宫,受命掌管天下道教。在全真教的历史上,丘处机的地位仅次于其师王重阳。其著作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撮生消息论》等。

在全真七子中,孙不二、马钰和谭处端年长一些,他们都是四十多岁以后跟随王重阳学道,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和丘处机则是二十岁左右师从王重阳。入道以后,他们中有的人虽然也云游四方,有着“四山五岳都游遍”①丘处机:《自叹》,《全辽金诗》,第1023页。的经历,但是胶东是他们的出生地,也是他们生活了大半生的故乡,这里的山水涵育了他们的气质,为他们的成长赋予了灵气,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打上了深厚的胶东地域底色。

二、胶东山海映像

美丽宜人的胶东半岛,丘陵、平原与辽阔的海域相互辉映。这里既有峰峦绵延、林深谷幽、清泉飞瀑、古木参天的昆嵛山,有奇峰峻岭、峡谷深壑的栖霞最高山——牙山,有风物秀丽、奇峰凌云、沧海鸿濛的崂山;还有变化莫测,浩渺无垠的大海,以及充满了神奇传说的海上仙山蓬莱。胶东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陶冶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全真七子们的性情,丰富了他们的阅历,也成就了他们的山海风物诗。

全真七子的受教及传教活动主要是在胶东这一区域,他们在传教过程中创作了许多诗词。其中孙不二、谭处端、郝大通和刘处玄作品相对较少一些,孙不二存诗二十余首,词两首。谭处端存诗八十余首,词一百五十余首。郝大通今存《金丹诗》三十一首,词两首。刘处玄的诗现存十五题,共五百零二首,词六十五首。而马钰、王处一和丘处机则都有大量创作。虽然他们的诗词作品主要记录其修道的要诀和修行感悟的哲理,用于教诲弟子,劝化世人和道友,表现他们超然悟道,怡然舍俗,固志守道,感念师恩等内容,但是,其中对和他们修行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描写,使胶东地域的风物第一次如此详细而集中地呈现在诗词艺术中,可以说大大丰富了文学史上书写胶东山海风物的内涵。

在他们的笔下,胶东的山各有风姿。被誉为“海上诸山之祖”的昆嵛山,“异秀峭拔,为东方之冠”,是王重阳创建全真教的根据地。这里群山环抱,谷壑潭瀑相连,佳景迭出,环境幽雅,气候宜人。据《宁海州志》记载,自隋唐以来,昆嵛山就寺观林立,洞庵毗连。主要活动于此处的全真七子对这里的山岚景色充满了赞美之情,如丘处机的组诗《烟霞洞》四首,其一从大处总写在昆嵛山烟霞洞俯瞰山云海涛的壮观气势:

山云勃勃涌惊涛,海水漫漫浸巨鳌。极目下观千万里,扶桑依约见蟠桃。

其二从近处刻画烟霞洞的磷磷白石、郁郁苍松,以及洞中泉水和周边桃花的幽静景致:

白石磷磷绕洞泉,苍松郁郁锁寒烟。碧桃花发朱樱秀,别是人间一洞天。其三则从群山中特别拈出高峻的姑余山,刻画其周围山势:

海山群山培塿多,姑余高峻出陂陀。太平直与稽天翠,五岳高标未见过。

其四呼应其一,用蓬壶桃源,仙人玉女等非现实意象,表现烟霞洞周围环境的灵气:

海曲山阿洞府低,蓬壶阆苑海东西。仙人玉女时游集,不许桃源过客迷。

这四首诗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把他们在昆嵛山的修炼地——烟霞洞描摹得令人神往。

丘处机还曾多次到崂山传道,他也因此创作了一系列描写崂山风光的诗歌。如《牢山吟》①“牢山”即今青岛崂山,作者注。组诗二十一首,他在序中说“东莱即墨之牢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然僻于海曲,举世鲜闻,其名亦不佳。予自昌阳醮罢,抵于王城永真观,南望烟霭之间,隐隐而见。道众相邀,迁延数日而方届。遂闲吟二十首,易为鳌山,因清畅道风云耳。”这二十一首诗,丘处机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和时序,详尽地赞美了崂山的独特与美丽。如其一: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

其十:

因持翰墨写形容,陟彼高岗二十重。南出巨平千万叠,一层崖上一层峰。

其十九:

鳌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红。浩渺碧波千万里,尽成金色满山东。

丘处机反复描绘了崂山的高岗群峰,千仞奇石,以及三围环海的独特地域风景。后来,他又创作了《再题牢山》二十首,其中包括《上清宫》十首和《太清宫》十首,他认为,崂山之美完全可以与五岳相俦,只是因为它地处偏僻的天涯海角,才不为人们所知:“五岳曾经四岳游,群山未必可相俦。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②丘处机:《上清宫》其十,《全辽金诗》,第989页。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崂山的偏爱之情。

丘处机足迹遍及胶东半岛,所到之处,他必“吟咏满囊诗”③丘处机:《牢山吟》其三,《全辽金诗》,第988页。。他对故乡栖霞的一草一木更是充满了深情,如他笔下“巨石危犹壮,寒松老更坚”的艾山,即便在秋风晓日中也有“嫩菊黄铺地,明霞翠扫天”“岩花香馥馥,涧草绿绵绵”④丘处机:《秋日艾山》,《全辽金诗》,第1004页。的柔美。他的出生地公山,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在他的笔下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如《公山》⑤丘处机《公山》序:“余乡公山之阳,故作是诗。”见《全辽金诗》,第986页。十首其一描绘公山高入苍穹的松树:

公山隐隐插苍穹,松影森森锁碧空。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

其三表现公山的千寻瀑布映衬下的虚朦山岚之色:

千寻瀑布清明秀,一派岚光气势雄。

时被祥风吹作雨,潇潇溟漠洒虚空。

其六摹写公山在白云笼罩下的虚无缥缈:

参差山色有无中,半入幽溟半入空。依约天涯寻不见,飘飘常被白云笼。

此外,公山的春夏秋冬四季之色,也都被他刻画得特色分明。春天的公山可以“闲遣青龙耨月华”而耕种黄牙,夏天的公山则“阳光泼泼火云凝”般炎热,秋天又是“云兴霞烁映天衢”的高爽,冬天是一派“同云漠漠雪霏霏”⑥参见丘处机《公山春》《公山夏》《公山秋》《公山冬》,《全辽金诗》,第987页。的景象。

胶东的山千姿百态,胶东的水更令人惊叹,特别是胶东的海。生活在胶东海滨的全真七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大海的作品,他们刻画了大海的不同情状和形态,如丘处机的《望海》:

海色吞天色,风声杂水声。云翻鱼鳖骇,雷动鬼神惊。射激千岩险,汪洋万里平。时无钓鳌手,掷犗引长鲸。

作者以“吞天色”状海之博大,以“风声杂”状海之力量,先从声色两端将大海给人的视觉和听觉震撼凸现出来。再从鱼鳖、鬼神、钓鳌手、引长鲸等非常或者巨大的意象来表现大海的广阔无垠与神秘。又如他的《海上观涛》:

大风时起北溟寒,万里惊涛辊雪山。怒色冲天昏气象,雷声出地骇尘寰。江神汹浪潜输款,河伯威灵溢汗颜。白马素车空有势,非仙无路可跻攀。

寒冬季节海风制造出的波涛,色如雪山,声如轰雷,更增加了滨海的严寒之气,此时大海万里惊涛的声威足以令江神与河伯深愧不如。

大海在平静时可以“汪洋万里平”,在波涛汹涌时就是“怒色冲天昏气象”了,它丰富的表情在全真七子的笔下都有所反映。然而,胶东的海景最美最神奇的还要属蓬莱,所以,蓬莱的海以及海市蜃楼是他们描写最多的景象。如马钰《重阳师父相引登蓬莱阁》《腊日海上见海市用东坡韵》,后者他先后写作了四首,对那“万顷琉璃”“紫雾红霞”的海市景色惊叹不已。王处一也有《海市诗》两首并序,他以“水晶宫殿”来比衬“澄澄碧海”。然而,在全真七子中,丘处机的蓬莱海景诗当属艺术成就最高的,如他的《望海吟》:

蓬莱僻东隅,壮观天下绝。地邻仙圣域,山枕鱼龙穴。凭高望羲和,目极犹未彻。苍苍天水回,泛泛云霞泄。长风起波涛,万里卷霜雪。凭凌登岛屿,滉漭失丘垤。有时灵气和,变化非常别。森罗无限景,欲辩难措舌。大哉百谷王,沉沉洞清澈。随时潮有信,历代旱无竭。人间顷亩池,是处广开列。……

在这首写蓬莱观海的诗序中,丘处机表示:“余观天下,形势壮观,自潼关以东淮水以北无出登州。”此诗采用铺陈的手法,先总括登蓬莱观海的壮观景象,再一一描绘登岛的观感。回旋往复,把海的广大无限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丘处机刻画蓬莱海景的诗作还有《海上述怀》《秋风海上》《登蓬莱阁》《秋旦与蓬莱道友游西溪》《忆秦娥·蓬莱阁》等诗词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或者状写“东极万里青茫茫”①丘处机:《秋风海上》,《全辽金诗》,第1000页。的一色海天,或者感叹秦皇汉武求仙不得而空留下的三岛和海市:“求仙悲汉武,失道叹秦皇。采药童应老,乘槎客未详。空余三岛迹,时复显嘉祥。”②丘处机:《海上抒怀》,诗尾注曰:“大竹山、小竹山、车牛岛为三岛,嘉祥即海市也。”《全辽金诗》,第1004页。不仅状写了蓬莱海市的虚幻缥缈,还在辽阔的胶东地域中融入了深邃的历史感慨。

在我国诗歌史上,描绘长江和黄河的诗作比比皆是,然而把大海作为描写主体的诗歌则不多见。以诗歌最为发达的唐代为例,在现存的全唐诗中,竟然少有以“海”为题的诗歌。虽然有的诗歌也写到了大海,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但是在这首诗中,大海仅仅是作为月的陪起,整首诗的主体却是写“春江”和“月夜”。因此,全真七子这些以海为主体审美对象的作品,如此细腻地刻画了大海的不同情态,无疑丰富了我国诗史上关于大海的形象描写,扩大了古典诗歌中描写自然景象的内涵,在诗歌史上就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三、胶东物缘映像

胶东的青山秀水和浩瀚大海,涵育了全真七子的山水情怀,为他们修炼心性无疑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云游传道,足迹遍布胶东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对这一方水土的风物也有丰富的描写。

全真七子的诗词为我们记载了胶东遍及各地的道观和庵宇,显示了当时胶东道教活动的兴盛。这些道观和庵宇,除了现在依然保存良好的崂山上清宫和太清宫外(丘处机《上清宫》十首和《太清宫》十首),还有如文登于疃的契遇庵(马钰《题文登于疃于庵主契遇庵》)、丹霞观(王处一《文登择福地作丹霞观二首》),昆嵛山中的玉清观(王处一《玉清观号曰小圣水,实为胜地,故有是诗》)、东华庵(王处一《赠昆嵛山东华契遇二庵道众》),荣成槎山中的上清观(王处一《买查山上清观》),栖霞的太虚观(丘处机《平山堂四首》自注:栖霞太虚观也),招远的云屯山观(丘处机《题莱州招远县云屯山观》)、三宝庵(王处一《赠招远三宝庵道众二首》),莱州的灵虚观(丘处机《灵虚观赏梨花》),登州的修真观(丘处机《登州修真观建黄箓醮》),等等。这些分布于各地的众多道教活动处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市民官吏同兴观”宗教活动的繁盛,成为今天我们了解金元时期胶东各地宗教活动一个非常直观的窗口。

每年春天的三月三,全真教的道友们都会在昆嵛山的圣水观聚会,豪贵们也趁此机会,不辞劳苦聚集到这里来祈福:“圣水三三聚贵豪,志诚祈福不辞劳。”①王处一:《每年季春三月三日圣水聚会,是日道友请说教,遂作》,《全辽金诗》,第849页。他们还在圣水洞的南涧洗浴,以示脱离尘垢,“各持精爽成修炼”“涤除内外身心净”。②王处一:《圣水洞南涧下澡浴,请众去垢作二首》,《全辽金诗》,第856页。同时,胶东众多山岭中丰富的自然物产,也为道友们提供了服食求长生的上好食材,如聚“日月精华”,包“玄光真气”③王处一:《咏查山石芝》,《全辽金诗》,第830页。此处“查山”即今天荣成“槎山”,作者注。的荣成槎山石芝,“寸灵无彼我,百草变芝兰”④王处一:《崂山采药》,《全辽金诗》,第879页。的崂山百草药,以及五月份从栖霞到蓬莱路上可以充饥的“紫葚”,止渴的“黄梅”⑤丘处机:《途中作》,《全辽金诗》,第974页。,等等,这些胶东物产在他们的作品中都留下了芳名。

道观和庵宇多是修建在风景优胜之地,全真七子们不仅在这里打醮布道,也在这里赏花赏景颐养性情,他们与道观里的一草一木都结下了深刻的情缘。丘处机就创作了一系列在莱州武官村的灵虚观品赏梨花的诗词,如《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沈沈,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又如《灵虚观赏梨花》:

妙景从来说武官,周天回斡暮春看。千株白锦霜凝雪,一派香风吐麝兰。羽客徘徊升月榭,高真依约下星坛。神功暗结灵虚秀,化作无边碎玉团。

这些咏梨花的作品,都突出了梨花的高雅洁白之质,作者极尽形容,渲染其玉白之外形,赞美其灵秀清英之内质,使其形神俱现,来象征自己的人格追求。明人杨慎就对此感叹:(丘处机)“词之清拔如此”。这些洁白的梨花在我们今天看来,就不仅仅是丘处机人格的外化,还是胶东梨乡渊源的真实记载。胶东不仅自元代就种植梨树,还可以种植竹子。丘处机就充满怜爱地描写了太虚观的竹子:

小轩幽槛不栽花,只种琅玕主岁华。直节自非凡草木,虚心真合道生涯。风吹瑟瑟香还冷,雨洗涓涓净更嘉。不待岁寒方见重,吟窗朝夕思无邪。”⑥丘处机:《竹轩》(太虚观也),《全辽金诗》,第977页。

在全真七子中,谭处端也特别喜爱竹子,他的《咏孤竹》诗,赞扬竹子“一竿碧玉出芳丛,直节虚心众莫同”的品格,另有一首《酹江月·咏竹》词,抒发他“爱君(指竹)嘉秀”的情怀。竹子与他“闲窗相伴”,其“傲雪欺霜,虚心直节”的特质,正符合了他的“野客幽怀”。胶东气候四季分明,全真七子们就是这样在道观中陪伴并享受着春天的花香鸟语、柳绿桃红,长夏的修竹苍松、飞流白石,秋天的黄鸡稻熟、紫茱金菊,冬天的香炉茶灶、梅蕊雪花。胶东的自然风物让全真七子能够突破宗教的樊篱,发现身边的美景,并充满兴致地去表现大自然宜情又宜性的盎然趣味。从而使他们的许多词作体现了清纯之境,创造出纯美超拔的艺术境界。

四、胶东情缘映像

全真七子经常在胶东各地布道,他们与这里不同阶层的人们很自然地有了交往联系。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布衣百姓,都可以成为他们的道友。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酬赠应答类的诗词占有很大比重。他们或者是应他人求索神灵而作,或者是与当地官员往来应酬而作,或者是为劝导道友而作。如王处一的《福山王押司因病求教》,教导朋友要细养冲和之气,修心养性以正功德;他的《寄莱阳宋二先生》《寄莱阳长涧孙思翁》等劝导朋友弘扬真教,普化大众。马钰的《和宁海范学正》希望“竞利争名”的乡贤范学正,能够早日领悟道门的玄妙之趣;他的《和宁海孙公执殿试》也苦口婆心地说服朋友:“唯愿吾亲早弃华,慨然拂袖访仙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虽然全真七子追求“忘情绝了尘缘”的出世境界,这些酬赠诗词的内容也多是宣扬道教教义,劝善惩恶,清谈玄机妙理,处处倡导要休妻别子,抛却富贵荣华与儿女情长,似乎是了无情缘,但是“情如天网亦恢恢”①丘处机:《途中作》,《全辽金诗》,第974页。,这些交游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世俗情谊。如丘处机的《定海军节度使致政刘师鲁挈其子见访于栖霞太虚关》描写朋友在菊花摇曳时节拜访自己的闲情:

数骑翩翩出郡城,西风摇荡菊花清。吟诗马上无横槊,访道人间暂濯缨。

这种一边赏玩着清香的秋菊,一边在马背上吟诗的闲适情致,不正是充满着凡世人生的乐趣吗?又如谭处端的《游刘公花园》:

众贤邀我赏芳菲,雨霁晴明独过扉。倚槛牡丹争秀丽,绕庭蛱蝶斗高飞。风吹柳眼无情意,雨洗花心绝是非。万物尽成春一气,无私普布吐馡馡。

春雨过后的刘公花园,牡丹倚槛争秀,蛱蝶绕庭高飞,柳绿花红,一派春色。作者徜徉其中,心醉于眼前景致,体悟着物象品格,少了一些道学之气,而多了一些人间的凡俗之情。

全真七子的酬答诗中也不乏与朋友交往的真挚友情。如王处一的《乳山巡检丁忧告别赠之》:

哀书一到痛悲伤,千里区区返故乡。我即昌阳当济度,不能攀送亦回惶。

这首诗是为一位乳山朋友因父母去世要返归故乡而作。王处一为自己不能随行友人,就作诗诚恳地表达了内疚之情。语言虽朴实,但是情真意浓。又如丘处机的《答宁海书召》:

雪满群山路不通,天教车马不西东。可怜宁海官民意,目断西山一望空。

因为大雪封山,道路不通,所以不能满足家乡官民召他归宁海的心愿。丘处机对家乡人民望眼欲穿的翘首企盼,表示了深深地歉疚,感情也十分真诚。

不仅如此,全真七子还时常鼓励边功。王处一的《福山高万户被差北征索》就在送人出征时鼓励友人效忠圣君,建立边功:

存忠竭力发威雄,一撞麾关显大功。收得江山归圣主,嘉名称赞满寰中。

诗中充满着积极进取的慷慨之气,全无一点道教徒的逍遥。再如他的《赠益都统军》:

本是虚无一点真,降临中国作贤臣。威加远塞无边事,忠佐清明用至仁。

完全用儒家倡导的贤明、忠诚和仁义等标准来赞美他的军旅朋友。

全真七子还关心着社会安定和民生疾苦,表现出“欲罢干戈致太平”②丘处机:《三太子之医官郑公途中相见,以诗赠之》,《全辽金诗》,第1029页。的有为理想。如丘处机的《春寒》关心因海风劲吹,物候稍晚的时序:“海上春风日日颠,山头春色几时妍”。他的《因旱作》又担忧经年的干旱给百姓带来的灾荒:“铄石流金万物焦,镕肠裂背群生苦”;《以诗再寄燕京道友》感叹兵灾对社会的破坏:“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十二月既望,醮于蔚州三馆……作诗以写其意》哀怜苍生:“无限苍生临白刃,几多华屋变青灰”。这些对时序物候以及百姓饥疫战乱生活的牵挂,无疑都体现了全真七子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同情。

像这些充满了俗情俗缘的红尘生活情事,都真实地呈现了全真教道士的一些思想与生活侧面。他们与当地各阶层人们关系的友好和谐,对建立战功的鼓励,对民生的关注,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出家人”情感的另一面。

总之,主要生活在胶东的全真七子这一群体,在传道活动中,与胶东的山水人文产生了不可分割的缘分。在他们的诗词创作中,虽然有些作品语言不免稍嫌通俗朴直,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胶东的物情和人缘。尤其是他们关于大海的描写,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学史上关于大海景观书写的不足,丰富我国地域文学与文化中胶东山海的内涵。

[责任编辑:曹鲁超]

Revelation of Jiaodong Region in Poems of the Seven Men of Quanzhen

LAN Cui
(School of Humanities,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The poems of the Seven Men of Quanzhen(全真)in Jin and Yuan periods presented ric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Jiaodong Region.The Seven Men passionately depicted the green mountains and treacherous seas,expressing their secular feelings and fates with the local people during their various preaching activities.They described sincere friendship,and cared more about reality and livelihood.These writings,unprecedentedly and wholly revealing landscape and people of Jiaodong Region,fill the shortage of writings on sea landscap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and enrich the connotations of region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n landscape in Jiaodong Region.

the Seven Men of Quanzhen;poems;Jiaodong Region

I 207.2

A

1002-3194(2014)02-0051-07

2013-11-18

兰翠(1963- ),女,山东乳山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诗歌与文化。

猜你喜欢

丘处机辽金胶东
丘处机:一代道宗被错认豪侠
《辽金历史与考古》征稿启事
辽金之际高永昌起义若干问题浅谈
胶东面塑——花饽饽
北京房山云居寺辽金刻经考述
丘处机其人及其政治解读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