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灯谜中的体现
2014-03-06张莉
张 莉
(延安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灯谜的起源与发展
灯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之外,素有“知识小百科”、“文化大观园”之称。由于灯谜雅俗共赏,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古往今来,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都有许多灯谜的爱好者,尤其在古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成不变的生活,灯谜这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既可启发人们的想象力,锻炼智力,又能增长知识,活跃生活,因而备受欢迎。
从灯谜字面意义和历史源流看,“灯谜”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说。广义亦有两种,“一指所有可以贴灯供人猜射的谜语,包括文义谜和事物谜;一指含离合隐语在内的、以任何文学形式作载体的所有文义谜。”[1]狭义谜,主要指的是从宋代以后所有可供猜射的文义谜,都叫做灯谜。
灯谜的肇始已难考证,它大体经历了先秦隐语、汉魏六朝离合以及隋唐谜语等几个发展阶段。先秦时叫“隐语”、“廋辞”,战国时期,运用隐语日渐增多,《吕氏春秋》和《荀子》完全采用“隐语”的表现方法,并且有了专门记载隐语的书籍,故“廋辞”或“隐语”大概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汉魏六朝时出现了“诗谜”、“会意体”和“实物谜”等。南朝时鲍照曾以《字谜三首》为题做诗,“谜语”一词开始正式使用。宋代是谜语的大发展时期,无论创作技法,抑或谜面与谜底之扣合程度,较此前更为生动贴切。猜谜活动进一步推广,不仅忝列百戏之中,还组建有谜社组织,“灯谜”也正式产生。灯谜发展到明清时期,更加成熟和完善,集历代灯谜之大成,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灯谜这门语言艺术。因此,中国古代的灯谜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日臻完善。
二、古代灯谜中所蕴含的百科知识
中华民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处处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灯谜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润色,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元素,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都成为灯谜取材的范围。
(一)灯谜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1.字谜——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创作灯谜
(1)“用”字谜:“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或“重山复重山,重山向下悬。明月复明月,明月两相连。”
(2)“日”谜:“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又“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除去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3)“一”字谜:春雨绵绵妻独宿。
(4)“聶”字谜:“近贵全为聩,攀龙即作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2]这则谜反映了宋初文人之间交往的佳话,“聶崇义精于《礼》学,著《三礼图》上之,盛行于世,诏给于国子监讲堂。”[3]郭忠恕曾经诮其姓“聶”,聶崇义也用其“忠恕”二字进行回应。
(5)“非”字谜:坐看三十一,右看一十三,合拢来是三百二十三。[4]141
以上各例均是利用汉字本身的构型特点和离合方法,彰显汉字魅力,如(3)例,春雨绵绵,即去掉“日”字,妻子一人睡觉,说明“夫不在”,故去掉“夫”字,这则字谜的谜底就跃然纸上了。同时谜面本身的制作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有些谜则一语双关,讽刺现实的旨意非常明确。如(4)例,“耳”与“贵”组成“聩”字,与“龙”组成“聋”,二字皆为耳朵闭塞、不闻声音之义,即使有三“耳”也难以成聪。从谜面看,“近贵”别意为“接近权贵”,“攀龙”别意为“高攀君主”,作者借此抨击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上层官僚“攀龙附凤”的丑恶现象,暗示了封建文人应该保持高风亮节的高尚品格。
2.利用事物的特点创作谜语
(1)“印章”谜:“常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措大官人”指读书的做官的;“红妆”喻红印泥;“风前月下”借指书、画类。印章总爱盖在这类东西上。同卷还有青铜器物“甑”谜,此不赘引。
(2)“砚盖”谜:“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既去,孟子不还。这里利用汉字的离合法,既古代文房四宝之“砚”创为谜底,同时其侧重点又在砚之盖。
(3)“竹夫人”谜:《鹤林玉露》卷之四“甲编”记载:李公甫谒真西山,丐词科文字,西山留之,小饮书房。指竹夫人为题曰:“蕲春县君祝氏,可封卫国夫人。”公甫援笔立成,末联云:“於戏!保抱携持,朕不忘两夜之寝。展转反侧,尔尚形四方之风。”西山击节。盖八字用《诗》《书》全语,皆妇人事,而形四方之风,又见竹夫人玲珑之意。[5]
3.利用时人的姓名或隐藏古人的姓名创作灯谜
(1)以今人(宋代)名隐藏古人名。被《齐东野语》收录的这则隐藏谜极具代表性:“人人皆戴子瞻帽(仲长统),君实新来转一官(司马迁),门状送还王介甫(谢安石),潞公身上不曾寒(温彦博)。”[6]322-323“子瞻”乃宋代大学士苏轼之字,“子瞻帽”为苏轼创制的长筒形瓦筒帽;“君实”为司马光字,司马光曾继王安石为宋相,故曰“转一官”;王介甫,即王安石,隐含答谢安石之意,谢安石即东晋政治家谢晋,安石乃其字;潞公,为唐代宰相温彦博封号,“不曾寒”即感觉到温暖,隐含温彦博之意。
(2)清代文人别开生面制作古人谜,谜底为《四书五经》中人名,如“郁郁乎文哉(打华周),准饬差(打许行),春风才度玉门关(打泄柳),建安七子(打曹交),……古貌(打陈相),孙(打子产)”。[4]142
4.利用中国古代注解古书格式制作谜题
《齐东野语》记载“夹註书”谜题云:“大底不曾说小底,小底常是说大底,若要知道大底事,须去仔细问小底。”[6]378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历代对古书的注解也蔚为大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书多用夹註(或注),夹註即为文章的一种注解形式,夹在正文中间的注解。夹註的形式随着印刷业的发展,也有变化。古人刻书竖排,夹注多双行小字并夹于正文中间,称为“双行夹注”。
5.以科举应试登科为谜题制作灯谜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关系到政府官僚体系建设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士子们皓首穷经,将自己一生的荣辱兴衰多系于此。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据明代学者李诩在其《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举子们在“会试”时,举子入场,伴送灯笼多有写某科状元以取兆者。其同乡袁舜臣甲子乡科,辛未年赴会试,作一谜诗于灯:“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床何所有?完名直待挂冠时,本来面目君知否。”[7]230满场只有苏州刘瑊识破其谜底为“辛未状元”四字。
(二)灯谜蕴含的其他各学科的知识
1.传统中医药学知识
中国古代的医学非常发达,商周时期已有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从战国的扁鹊到明代的李时珍,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反映了中国中医中药学的巨大成就。而药名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好题材。宋元以后,以药名为谜的灯谜创作也多了起来,扩大了灯谜的取材制作范围。
(1)“十谒朱门久不开,满头风雪却回来。归家懒睹妻儿面,拨尽寒灯一夜灰。一药名,常山砒霜,狼毒焰硝。一病名。喉闭伤寒,暴头火丹。”[7]111
(2)《解人颐》有药名诗谜三首:“一幅花笺决不欺(谜底:枳实),相烦寄与我亲儿(谜底:附子)。休图自己营生计(谜底:独活),须念高堂白发稀(谜底:知母)。”“江上乘骑赴早朝(谜底:海马),不胜将军弃甲逃(谜底:败酱)。赤壁溪前栖过夜(谜底:宿沙),晓来带露挂征袍(谜底:砒霜)。”[8]
(3)子龙单身保阿斗,猜药名三。谜底为常山、独活、使君子。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赵云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子龙乃赵云的字,这三味中药恰当贴切地说出了赵云奋不顾身独闯曹营解救出蜀汉的后主。
2.体育娱乐活动
蹴鞠是中国古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项体育运动,深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将蹴鞠这一活动制成灯谜,不仅说明这一运动在当时非常兴盛和普及,也借此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程度。《齐东野语》“蹴鞠”云:“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6]379
3.灯谜中包含着形式多样的文学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部分之一。自先秦儒家把“诗教”视为最重要的教化手段以来,文学创作一直以“文以载道”的社会功效而被历代统治者所倡导。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文学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产生出一代又一代推陈出新的文学作品形式,在诗歌、词赋、散文、小说等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文化遗产。而我们的前辈们在灯谜制作的过程中,巧妙地将文学知识融入到灯谜之中。
将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或句子制作灯谜,既丰富了灯谜本身创作的内容和题材,同时也增加了小说本身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中国古代文学成就中,唐诗宋词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援引诗歌词赋入灯谜,极大地提高了灯谜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综上述,灯谜从中国从先秦时期萌芽,经过汉魏六朝,到宋元明清时期逐渐定型。灯谜取材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有些灯谜谜面与谜底之间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制作方法上也越来越精巧,灯谜谜面之藏头隐语似真似伪,在未出现谜底之前给猜谜者以思考,一旦猜中了谜底,猜谜者可得曲径通幽,常常把人带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因此,学界把灯谜、书法、水墨画、京剧合称为中国艺术“四绝”,名副其实。遗憾的是,也许是出于正统文学的观念,也许是由于灯谜难登大雅之堂的特点,人们对它多少有些小瞧。导致这一蕴藏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在现代湮没无闻。在国学方兴未艾、创建文明校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必要提倡和弘扬这一古老的文化活动,使其在全社会学文化、爱文化的热潮中能发挥应有的文化价值和功能。
[1]赵首成,邵滨军.古今优秀灯谜鉴赏词典[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1:8.
[2]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3:238.
[3]王闢之.湎水燕谈录[M].吕友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122.
[4]梁章锯.归田琐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罗大经.鹤林玉露[M].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64-65.
[6]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三)[M].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8]褚人获.清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