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4-03-06冯毅翀许金叶焦润艺荆纯祥赖秋媛潘华山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讲座硕士

冯毅翀,许金叶,汶 希,焦润艺,荆纯祥,赖秋媛,潘华山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8号),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多所中医院校获得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年来,中医院校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运动医学作为临床一级学科项下的二级学科,目前也在中医院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层次的专业人才。相对于其他几所中医院校来说,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点招收学生的规模最大、导师人数最多。本文通过文件资料和访谈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并分析国内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方面的理论,从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过程三个方面,对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 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特别是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先后开展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教育厅的多个研究生创新计划,运动医学硕士生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基础。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生每年招收4-6名研究生,鉴于招生人数较少,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主要是在针灸推拿学和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其具体情况如下。

1.1 必修、选修和学术讲座比例较为合理

现有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选修课和学术讲座。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外国语两门课程;指定选修课程主要为方法学课程模块,包括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临床医技,以及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免疫学、局部解剖学、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以及运动营养学等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0门以上课程,其中2门公共必修课程必须选择,指定选修课程需要修满4门以上。此外,学生必须修完20个学时的学术讲座。在课程体系结构中,模块化设计基本建立,同时必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学术讲座的比例也较为合理。

1.2 课程内容具有中医药优势

我校运动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开始就充分依托了中医药领域的优势资源,凸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形成以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体系为主,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不仅有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在学术讲座和导师授课中也主要围绕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病症(如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药防治女运动员三联征)、传统体育疗法(和中医养生)治疗慢性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的内容来进行。

1.3 教学管理与考核规范而灵活

教学管理由研究生院、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三级组成。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学科教研室制定初稿,由研究生院讨论审核通过;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制度文件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实施;选课是在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由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自主选择。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均为建设多年的课程,任课教师及所在教学团队均制定了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要求70分合格;而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选修课,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则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多采用写论文或专题作业等方式;学术讲座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专人负责学术讲座的考勤和学分统计管理。

2 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运动医学在体育运动兴起和临床医学进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2]。但是和临床医学“主流”二级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相比,运动医学的发展还相对较慢。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都没有运动医学专科,医学院校发展运动医学缺乏基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运动医学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才得到更好的重视和发展。而作为中医院校的新兴专业,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2.1 运动类的专业课程较少

课程体系中直接以“运动”命名的课程仅有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两门,同时研究生院安排的统一讲座中也缺乏和运动医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医学研究生人数较少、开课成本过高。运动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把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该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和医学的关系。因此,在开课成本过高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安排医学类与运动类的专业课程比例,是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应该强调运动医学学科前沿知识与技能,紧跟国际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内容。但目前来说,不仅教材的内容陈旧,包括导师授课、学术讲座在内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还是人力和物力投入不够,临床和学科发展本身结合不足。因此,如何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运动医学学科发展较好的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研究生课程内容,如何把运动医学临床实践和课程结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

2.3 教学平台相对单一

医学教学平台一般包括课堂授课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但鉴于运动医学是医学和体育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且国内运动医学发展和欧美国家还有一定距离,要使硕士生熟练掌握运动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单单靠广州中医药大学本身的课堂授课和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是不能完全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切合体育事业和医疗事业发展形势,真正培养出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拓宽教学平台非常重要。

3 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医学在医学研究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中医院校具有丰富的运动医学教学资源,如何凸显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特色,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亦是时代的责任。针对目前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整合资源增设运动类课程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优势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教育部及省重点学科,附属医院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而且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非常好的基础。针对开课成本较高、直接和“运动”相关的专业课较少的问题,应该打破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壁垒,把骨(伤)科、外科和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及其师资力量整合起来,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运动类课程(选修课),供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外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选课。可以考虑增设的课程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创伤研究进展。

3.2 增加学科前沿进展内容或课程

作为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应该定期召集专家(尤其是有留学背景、长期国际交流的专家)对所设置的课程及其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评估,将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吸收进课程内容,尤其要注意将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新技术纳入到运动医学课程内容中。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并有效执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定期访学和国外知名高校(和运动队)专家学者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的制度,讲授和介绍运动医学学科或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其中,“请进来”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区域优势,将港澳相关院校的专家定期邀请来进行讲学。

3.3 逐步建立跨校选课上课制度

目前,国内已经实现研究生跨校选课的地区包括湖南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和国防科大,上海市西南片的八所高校,而广州大学城高校本科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制度正在推行。虽然具有相当的难度,在操作中也会遇到诸如经费、教学质量保证等许多问题,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能有效降低教学成本,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广州大学城高校研究生跨校选课应该逐步建立。从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看,可以将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科的资源,和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中医学的资源进行整合,拓展教学平台,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可供跨校选择的课程目录。

参考文献:

[1]褚立希.运动医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

[2]向 阳.关注运动医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8-22(14).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讲座硕士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湖北中医药大学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