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胜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2014-03-06胡荣丽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种量种芋永胜县

胡荣丽

(永胜县期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 674203)

永胜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胡荣丽

(永胜县期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 674203)

魔芋别名蒟蒻,又名磨芋、鬼芋、鬼头、花莲杆、蛇六谷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魔芋是一种地下块茎,为扁球形,个大;叶柄粗壮,圆柱形,淡绿色,有暗紫色斑;掌状复叶,生长在疏林下,具有散毒、养颜、通脉、降压、减肥、开胃等多种保健功能。其主要成分为葡甘聚糖,并富含植物纤维、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具有清洁肠胃、帮助消化、防治消化系统疾病、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防治肥胖、延年益寿、防治糖尿病等功效。魔芋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永胜县已发展魔芋种植面积0.11万hm2,魔芋产业是永胜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阳光”产业,现结合永胜县大安、松坪、顺州等乡(镇)近几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1 土壤选择

魔芋喜肥怕瘠,喜湿怕旱,喜阴怕晒,喜凉怕热。宜种植在海拔500~2500m、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的砂质壤土中,以山间谷地、斜坡地最为适宜。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土壤pH值达6.0以上。

2 品种选择与种前处理

2.1 品种选择

栽培品种主要有花魔芋、白魔芋等。白魔芋品质最好,但花魔芋的产量比白魔芋高,适宜性更广。一般选择无病、无伤、圆形或长圆形、顶芽矮壮(小于3cm)、叶柄痕较小、芽窝较浅的小球茎或根壮茎作种芋。根壮茎一般用2年生植株较好。

2.2 种前处理

栽种前将芋种晒1~2d,种前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液浸种1h,或用40%福尔马林1∶200~250倍液浸种20~30min,然后将种芋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3 栽培方式

3.1 轮作

轮作是魔芋栽培中切断病源传播的最好方法,3年1轮较好,重点避开十字花科、姜等易感染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的作物。一般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较安全。若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最好。

3.2 间作或套作

因为魔芋的叶片与叶柄成T或Y字形,光线穿透力较差,叶面积指数小,对光的利用率低,所以间套作选择植株高过魔芋的作物较好,如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杜仲、蓖麻等经济作物。使高秆植物在上层得到充足的阳光,而魔芋在下层得到适当的阴蔽。

4 整地施肥

4.1 整地

冬前深翻土地,春后深耕细整,开厢排沟。

4.2 施基肥

魔芋的根为弦状根,根系较浅,吸收力弱,必须培肥土壤和科学施肥。魔芋对有机肥的需要量极大,一般以腐熟堆肥2.4万kg/hm2或沼渣2.2万kg/hm2作基肥。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魔芋对氮、磷、钾肥的需要量、土壤供给量及利用率计算出其应施用的纯氮、磷、钾量。魔芋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施用氮肥260.9 kg/hm2、磷肥930kg/hm2、钾肥(K2SO4)280kg/hm2。在施肥过程中不能偏施氮肥。基肥的比例应占施肥总量的70%~80%,特殊地段用80%以上作基肥,且以缓释性肥料为主。施肥时将基肥施于沟内或在沟旁另挖施肥沟施入,也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少数萌芽伸出地表时施于土表,然后培土。基肥一般在栽种前10~15d施用,在两行种植沟间挖施肥沟,将基肥混匀施于沟内;或先挖深12~15cm的种植沟,沟底施堆肥或沼肥,底肥上斜放种芋,其上施基肥约3cm厚,再盖土。基肥要集中施用,接近种芋,但又不直接接触,使其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但又不伤种芋[1]。

5 栽种处理

5.1 播种期

种植魔芋必须要在种球茎的生理休眠期解除后,平均气温回升至12~14℃,最低气温10℃左右时才能播种。永胜县南部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栽种、高寒地区在5月中旬栽种。品种不同,栽种时间也不一致,一般花魔芋萌芽所需温度稍低于白魔芋,因而同一地区花魔芋可稍早种植。

5.2 密度及用种量

魔芋种植密度一般较稀,球茎膨大较好的根状茎发生多,单株产量就较高。但密度过稀,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叶面积系数过小,阳光通透直晒地表,使土壤温度升高达35℃以上,对根产生不利影响。Y字叶型的品种较T字叶型的品种宜密植。魔芋种植密度与种芋的大小有关,种芋愈大,密度越稀。为了加强通风透气及便于田间管理,一般采取宽行、窄株栽种。不同年龄的种芋栽植密度也不一样。一般大小100g左右的花魔芋种,栽植株距为25cm、行距60 cm,用种量约6500kg/hm2;种芋150g左右的株距31cm、行距60cm,用种量8000kg/hm2左右;种芋重200g时,株距38cm、行距60cm,用种量8 900kg/hm2左右。

5.3 种植方法

一般采用高畦窄厢,每厢开2沟,宽畦浅沟可增加栽种沟数。根状茎可依同一方向将种芋横放沟中;小球茎依其大小按15~20cm放1个;250g以上的种芋可采取窝栽或沟植,依种芋大小,沟深10~15cm。如果和玉米套种,可以150cm开厢起垄,垄面100 cm,沟深15cm,垄上种2行,沟中种玉米。种芋平地均按45°斜植,若为倾斜地,则应顶芽顺坡向上种植,如果不斜放,种芋就可能因球茎顶端的芽窝积水而引起球茎腐烂。覆土深浅要按地块的土层深厚而定,一般覆土6~9cm。

6 田间管理

6.1 除草

魔芋的根多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层,中耕锄草时易伤根,一般在春耕整地后用除草剂彻底清除杂草。魔芋展叶后,只能拔除杂草,以防止伤根、伤叶。

6.2 覆盖

覆盖是栽培魔芋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栽种时覆土6~9cm,然后再盖1层5~10cm厚的秸秆或草(永胜县多用松叶),一般盖秸秆或草2.25万kg/hm2以上,以盖秸秆后不见土为宜。这样既可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提高前期地温、降低中期地温,以利魔芋生长发育。

6.3 培土追肥

中耕培土。在栽植后30~40d魔芋开始萌芽出土时,可趁根系尚未布满土层前进行浅中耕,以增进土壤的通透性,或培土与施基肥相结合同时进行,一般培土7~9cm。追肥分3次施入,第1次于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以促进魔芋上部生长;第2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主要是促进魔芋地下部发育;第3次于8月下旬,用磷酸二氢钾75kg/hm2兑水1 000kg/hm2左右灌根。

6.4 病虫害防治

魔芋的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和软腐病。病害一旦发生,对魔芋的损伤极大,在防治工作中,要严格进行芋种消毒,在生长的中后期发病时,应在发病初期用药剂进行防治。白绢病:用10%石灰乳(Ca(OH)2)浇灌魔芋叶柄基部或用多菌灵3000g/hm2兑水900kg/ hm2喷施魔芋植株基部,每10d喷1次,连喷3次。软腐病:发现病株立即拔除,以减少遗留土中的病菌;用农用链霉素1000万单位600~700倍液,或70%敌克松500~600倍液浇泼植株基部,每10d浇1次,连浇3次。虫害主要是蚜虫、螨类及叶蝉等,用一般杀虫剂、杀螨剂即可防治。

6.5 适时收挖

收挖过早会降低产量,收挖过晚则降低产量和质量,收挖最佳时间是在魔芋植株倒苗后10d左右为宜。

[1]曾黎琼,李萍仙,董坤,等.展叶期钾肥不同施用量对富源花魔芋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659-662.

2013-09-21

猜你喜欢

种量种芋永胜县
油菜机械离心式集排器排种量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
临川区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试验初报*
魔芋种芋的越冬贮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