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薹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
2014-03-06李家运李玉侠
李家运,李玉侠
(江苏省丰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丰县 221700)
早熟薹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
李家运,李玉侠
(江苏省丰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丰县 221700)
从介绍温、光、水、肥等因子对薹蒜生长发育的影响出发,阐述了早熟薹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方式、合理密植、产地环境、化学投入品的限制等方面,为实现薹蒜无公害早熟生产,达到高产、质优、增效的目的提供了参考。
早熟薹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江苏省丰县种植薹蒜已有近20年的历史,生产上形成了一整套薹蒜种植技术,蒜农的种植水平比较高。特别是近几年,薹蒜种植在丰县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扩大到0.8万hm2左右,而且栽培方式也表现多样化,不仅收获蒜薹,还进行青蒜苗及蒜黄的栽培,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实行薹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提高市场竞争力显得更为重要。
1 温、光、水、肥等因子对薹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温度的影响
在薹蒜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生育阶段中,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5℃,但是生育阶段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薹蒜发芽的最低温度是3~5℃,3~12℃发芽缓慢,当温度达到12℃以上时发芽速度明显加快,达到20℃左右时发芽速度最快,所以20℃左右为其发芽的最适温度,当温度稳定在20℃左右时需8天左右出苗。薹蒜在幼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4~20℃。-2.5~0℃的低温薹蒜幼苗可以顺利越冬,在越冬期薹蒜幼苗可耐短期-10℃的低温,翌年气温回升到1℃,幼苗便开始活动,但在1~10℃温度范围内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上生长加快,当气温达到12~18℃时达到了薹蒜地上部生长的最适温度。蒜薹收获后进入薹蒜的鳞芽膨大盛期,适宜鳞茎膨大的最适温度为15~20℃,当气温达25℃时,植株就停止生长,叶片逐渐出现枯黄,鳞芽也进入休眠状态。
1.2 光照的影响
薹蒜为喜光性作物,幼苗越冬前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地上部生长,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利于幼苗安全越冬,翌年早春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迅速返青,茎叶生长加快。幼苗在通过春化阶段后,需要温度迅速回升并具有较长日照,才能使其通过光照阶段,进而抽薹、开花,促进鳞茎的形成。
1.3 水分的影响
因为薹蒜根系小,根毛少,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吸收能力弱,所以土壤稍微干旱就能影响薹蒜的生长。因此,薹蒜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喜湿润、怕干旱。所以薹蒜在播后苗前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幼苗期也要保持土壤湿润,在退母前,以浇小水为主,防止种瓣腐烂,遭受蛆害;退母后,植株生长加快,应及时供水,尤其花薹伸长期是薹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水量多,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但临近采薹时,需控制浇水,以利于采收蒜薹,采薹后立即浇水,以免防碍鳞茎膨大。
1.4 土壤及营养的影响
薹蒜对土壤适应性强,喜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的沙质疏松土壤,pH一般为5.5~6.0。薹蒜与葱蒜类作物连作病害加重,所以生产上不宜与葱蒜类作物连作,丰县地区薹蒜种植模式主要是“薹蒜-玉米”,种植2~3年实行轮作换茬一次。薹蒜是需肥量比较大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比较全面,特别是对氮肥和钾肥的需求较多,据试验,薹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4.0∶1.1∶3.8。另外,据试验微量元素对薹蒜的增产效果也较明显,如钙、镁、硼、锌、铁、钠等元素,尤其是钙、镁、钠微量元素对薹蒜单产和品质的提高尤为突出。
2 选择优良品种
按照GB8079中二级良种以上的要求,在品种选用中要选用高产、优质、无病、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生产用种。丰县地区目前以正月早、二水早为种植主体品种。这2个品种在丰县地区表现为熟性早,休眠期短,适应性强。越冬前植株生长速度快,翌年开春后植株返青快,蒜薹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大面积生产中一般在3月底抽薹,4月上中旬采收,主产品蒜薹的产量为8 500~10 000 kg/hm2,次产品蒜头的产量在8 500 kg/hm2左右。次产品蒜头的商品性较差,收获的蒜头大多供繁种、生产蒜苗或蒜黄、生产蒜油等产品。
3 播种前准备
3.1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8月底至9月初前茬作物收获结束,清地后进行耕翻,并且把耕翻后的土地整细、整平,然后按宽2 m的规格放线整畦,做成畦面宽1.8 m的畦,筑好畦埂。同时立足抗灾,搞好内外三沟的开挖和疏浚工作,做到内、外三沟配套、畅通,能灌能排。结合耕翻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肥料使用应符合DB32/T343.2-1999和DB32/504-2002的要求。施土杂肥60 000~90000kg/hm2,或腐熟优质有机肥30000~37500kg/hm2;腐熟饼肥2 250~3 000 kg/hm2;氮肥折纯N l50~180 kg/hm2,磷肥折P2O5120~150 kg/hm2,钾肥折K2O 120~150 kg/hm2。
3.2 种子处理
首先将预留好的薹蒜种用凉清水浸泡15 h左右,捞出后再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种6 h,捞出后播种。
4 播种
4.1 适期播种
薹蒜最佳播期的确定是以薹蒜在几叶期进入越冬期为最佳而定。根据多年的试验与示范,当薹蒜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进入越冬期时植株抗寒力最强。根据丰县地区气候特性,在9月上中旬播种进入时植株叶片刚好能长到5~6片叶,所以9月上中旬是丰县地区薹蒜的最佳播期。如果播种过早,植株在越冬前生长过旺,养分消耗多、积累少,植株越冬抗寒能力降低,冻害严重;如果播种过迟,则植株生长量不足,苗弱小,植物组织柔嫩,植株根系生长较弱,植株干物质积累较少,抗寒能力低,越冬期间受冻死亡率高。
4.2 合理密植
根据多年的试验和示范,结合丰县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丰县地区播种的行距一般为18~20 cm,株距7~8 cm,播种密度60万~75万株/hm2,播种量一般为1 500~1 800 kg/hm2。播种方法丰县地区有2种:①插种,土地耕翻整平做畦后,按照确定的行株距放线,将蒜瓣沿放的线插入土中,然后覆土、踏实;②沿放的线开沟播种,即用锄头沿放的线开一浅沟,将种瓣点入土中,然后覆土、踏实。生产中目前大多采用后一种。播种时种瓣入土要保持直立,株距均匀,并使种瓣的背腹线与沟向平行、播深以3~4 cm为宜,覆土深浅一致,以利苗齐、苗旺。然后用蒜田除草剂均匀喷雾防除杂草。
4.3 覆膜
播后用幅宽2 m,厚0.004 mm薄膜及时覆盖播种后的畦面,两边各留10 cm,压土并拉平地膜,让地膜紧贴地面,以利薹蒜出苗。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为防止地膜对土地的污染,应使用降解地膜。地膜盖好后,每1 m2用细棍打3~5个小洞,然后灌一次压膜水,水从地膜上流过,使地膜和土壤紧密接触,并随灌随排。
5 田间管理
5.1 适时破膜放苗
在幼苗顶土期,发现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出苗,用小铁丝弯成小钩进行破膜,将幼苗引出;或用小刀划破薄膜将细苗挖出,防止膜下高温伤苗。
5.2 肥水运筹
地膜覆盖栽培薹蒜全生育期一般只需浇3次水,11月底根据天气变化浇一次越冬水。3月上旬,根据苗情和天气的变化情况浇一次返青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3月上旬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180 kg/hm2,硫酸钾120~180 kg/hm2。在退母前7 d进行施肥灌水,再施尿素120~150 kg/hm2,以后根据土壤墒情保持土壤湿润。
5.3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丰县地区薹蒜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紫斑病、细菌性软腐病、根蛆等。
5.3.1 农业防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倡以农业防治为主。农业防治:①严格选种,建立原种基地,提高薹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②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轮作,避免连作;③加强田间管理,改善薹蒜田生态系统,营造有利于薹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同时为避免病原菌遗留在土壤中,在薹蒜收获后要及时将残株和残膜清理出田园,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5.3.2 化学防治。薹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控制各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投入品的应用。但是当病害流行、虫害暴发,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控制不住时就得采取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防治病虫为害,又要减少污染,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确保农药残留量控制在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薹蒜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应符合GB4285、GB8321的要求,禁用农药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DB32/T343.2-1999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见表1。
6 采收
当蒜薹上的蒜苞离叶鞘口l0~12 cm,并且蒜薹开始甩弯时,是收获蒜薹的适宜时期。蒜薹的及时采收有利于蒜薹品质的提高。蒜薹采收过早,影响蒜薹的产量,并且脆、易折断,商品性差;蒜薹采收过晚,虽然产量可以提高,但消耗植株养分过多,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品质下降,尤其是蒜薹基部组织粗老,不能食用。
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
采收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二水早薹蒜叶鞘紧,为获高产,可剖开或用针划开假茎,蒜薹产量高,品质优。但假茎剖开后,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且易散瓣。
蒜薹采收后10~15 d就可采收蒜头换茬种植下茬作物。
[1]陆信娟,杨峰,樊继德.薹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2(3):30-32,35.
[2]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蒜薹蒜头兼用型大蒜引种品种比较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08(1):155-156.
[3]倪栋.沛县西南部薹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4(11):30-32.
[4]王德贤,缑建民,蒲建刚,等.天水市薹蒜兼用型大蒜密度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1(12):21-22.
[5]王全领,马行军,王海森.薹蒜—半春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05,108.
[6]王永海,袁绍华,梁生英,等.早薹蒜、菠菜、杂交棉套种模式及主要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0(23):20-21.
[7]程真霞.薹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12,114.
[8]毛成西,周前锋,任秀峰,等.越夏番茄—早熟薹蒜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3):75-76.
[9]邹恩江.薹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J].西北园艺:蔬菜,2005(5):22.
[10]刘永志.早薹蒜大拱棚栽培[J].农业知识,2002(13):18-19.
[11]孔祥新.蒜薹蒜新品种——泰蒜一号、二号简介及种植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1996(8):21.
[12]李建甫.种植薹蒜收益高[N].河北科技报(2006-06-29003).
[13]李恒,罗丽,崔继兰.早秋薹蒜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2(9):15.
[14]绿叶.种植薹蒜巧致富[J].农村新技术,2002(7):59.
[15]周月明.薹蒜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2007(28):11.
[16]吕厚军,马静芝,徐国启.早薹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4(8):41.
[17]朱震.早薹蒜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1995(4):23.
[18]范杰.“薹蒜状元”姚景礼[J].河南农业,2001(11):27.
[19]李俊峰.特早熟薹蒜[J].中国农村科技,1996(7):27.
(责任编辑 张杨林)
Discussion on Pollution-fre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recocious Garlic Sprouts
LI Jia-yunet al.(Fengxian Count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Fengxian,Jiangsu 221700)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light,water,fertilizer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arlic sprouts,the pollution-fre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recocious garlic sprouts were elabora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cultivation methods,rational close planting,producing environmental,restrictions of chemical inputs and others.Th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pollution-free precocious production of garlic sprouts,and achieving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urposes.
Precocious garlic sprouts;Pollution-free;Standardization;Cultivation techniques
S633.4
A
2095-0896(2014)08-021-03
李家运(1963-),男,江苏丰县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研究。
201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