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预案在145例面颈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4-03-06曹红军黄菊花田晓东皮刚
曹红军 黄菊花 田晓东 皮刚
面颈部因其暴露常常导致烧伤、烫伤[1], 而烧伤早期因肿胀明显, 渗出较多, 且易合并吸入性损伤, 给临床护理带来一定难度。面颈部烧伤因其特殊性, 往往给患者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 对面颈部烧伤患者实施一套完整、有效的护理预案显得尤为重要。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自2007年~2012年间共收治面颈部烧伤患者145例, 将护理预案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临床,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5面颈部烧伤患者中, 男性90例, 占62%;女性55例, 占38%;年龄24~62岁;烧伤面积1%~10%;电弧烧伤50例, 开水烫伤28例, 火焰烧伤20例, 热汤烫伤15例, 热油烫伤14例, 化学烧伤8例, 化学烧伤7例, 热气浪烧伤3例。
1.2 方法 面颈部烧伤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护理预案, 实施常规护理和分类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分类护理包括:烧伤深度的护理、烧伤种类的护理、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
2.1.1 一般护理 病房注意通风、消毒、更换床单、保持病房清洁安静。对新入院面颈部烧伤患者进行分类评估,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入院后给予创面清创, 去除创面上的异物和创面周围的头发。面颈部烧伤患者早期肿胀明显, 渗出较多, 及时清除创面分泌物。创面采取暴露疗法, 根据创面的深浅外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外涂磺胺嘧啶银悬液制痂[2]。眼睑肿胀的患者及时清除眼睑分泌物, 合并睑外翻的患者交替使用红霉素眼膏及贝复舒滴眼液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鼻部、唇部和耳部创面渗出物应及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 防止痂壳太厚而延长创面愈合时间。外耳道口填塞无菌干棉球, 防止分泌物流入耳道, 引起中耳炎。为避免双耳受压[3], 在仰卧位时, 应垫高枕部, 防止耳软骨炎的发生。对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注意检查呼吸、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1.2 心理护理 面颈部烧伤患者受伤后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负担[4]:悲观、失望、不能面对现实等。面部烧伤的患者担心面部毁容、面部瘢痕、面部色素沉着、眼睛失明、耳部听力障碍等, 颈部烧伤的患者担心颈部瘢痕挛缩后功能受限、气管切开处无法愈合等。对于出现心理负担的患者,应耐心解释, 积极疏导;对于已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除了安抚情绪外还应及时报告医生。
2.2 分类护理
2.2.1 烧伤深度的护理 烧伤深度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面颈部烧伤多为Ⅱ度烧伤, 1~2周可愈合, 面颈部除了一般护理外常需要配合红外线治疗仪[5]或红光治疗仪的治疗来加速创面愈合。其中红外线适合于所有面颈部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叮嘱患儿父母相关注意事项, 防止儿童接触仪器导致烫伤。红光适合于成人面颈部烧伤患者, 在使用时应佩戴眼罩, 儿童避免使用, 以防眼部灼伤。
2.2.2 烧伤种类的护理 面颈部烧伤的原因可分为电弧烧伤、开水烫伤、火焰烧伤、热汤烫伤、热油烫伤、化学烧伤、热气浪烧伤。电弧烧伤、开水烫伤和火焰烧伤的患者后期常出现色素沉着, 在创面愈合后应早期指导应用治疗类面膜、加强防治色素沉着的宣教。热油和热汤烫伤的创面相对较深,愈合慢, 应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 防止自行撕脱痂壳导致二次损伤。化学烧伤的创面后期易导致色素脱失和瘢痕形成,应加强避免阳光照射及防瘢痕治疗的指导。
2.2.3 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面颈部烧伤患者常合并吸入性损伤, 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对颈部肿胀明显, 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应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 及时吸痰和充分湿化, 对俯卧位的患者应鼓励咳痰, 必要时拍背辅助, 经常检查气管导管固定线是否牢固, 谨防气管导管堵塞。
3 结果
145例面颈部烧伤患者均痊愈出院, 住院时间为7~40 d,平均11.5 d, 出院后随访半年, 其中色素沉着22例、色素脱失3例, 不同程度瘢痕增生28例。作者观察到使用护理预案后, 患者出院时间明显缩短, 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有了明显的减轻。
4 讨论
护理预案是一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具有综合动态、决策与反馈的功能, 将之贯穿于面颈部烧伤患者中, 使各种治疗、护理措施能正确及时完成, 有效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善了护理质量,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使护理工作忙而不乱。因此, 及时有效的护理预案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是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是面颈部烧伤患者康复的的关键, 值得临床推广。
[1]刘大平,魏洪林,孙原洪.湿性医疗技术治疗面颈部烧伤92例效果探讨.中国烧伤疮疡杂志, 2010,22(2)85-87.
[2]王虎军,齐顺贞,杨建民,等.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人体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中国药房, 2003, 14(8):480-481.
[3]苏清兰.头面部烧伤137例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9):322-323.
[4]翟建霞,吴菁,刘晓虹.烧伤患者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报, 2008,15(9):18-20.
[5]周国富,吕志敏,向小燕,等.红外线治疗仪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9,24(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