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临床体会
2014-03-06赵献军
赵献军
传统胸外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大, 且术后瘢痕长, 对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 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得以发展, 加上患者对手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而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 不仅可以达到各项手术治疗指标, 而且可以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此进一步明确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临床特点, 在这里随机抽取河南林州市肿瘤医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8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本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8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 年龄22~45岁, 平均年龄36岁, 男22例,女16例, 其中, 16例肺癌, 12例为食管癌, 6例气胸肺大泡,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3例动脉导管未闭, 本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以本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8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 其中20例行肺叶切除, 10肺大疱切除, 1例全肺切除, 5例食管癌切除, 2例动脉导管结扎, 针对本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探讨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指征和手术要点。
1.3 判定标准 患者取侧卧位, 均例行双腔管单肺通气静吸复合全麻处理, 切口自患者腋下后线到腋前线位置, 必要时可以将其延至乳中线和腋前线之间, 长度以10~15 cm为宜,平均长度12.5 cm为宜, 然后将真皮层和表皮切开, 采用电刀将皮脂肪层顺切口切开, 使患者背阔肌前缘和前锯肌暴露出来, 沿着肌纤维方向, 将肋间肌切开, 其中放入大小合适的撑开器, 待其满意为止。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 行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2 结果
38例患者经过腋下小切口治疗, 37例患者治疗效果基本满意, 手术时间缩短, 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 术后康复快,开胸时间6~15 min,关胸时间15~35 min, 开胸过程失血量均少于30 ml,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00~500 ml, 另外, 术患者表现为轻度疼痛, 采用止痛剂, 症状改善, 其中, 1例出现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3 讨论
传统胸外科手术切口较长, 创伤大、出血大, 且术后瘢痕长, 尤其是还要将患者一段肋骨切除, 对患者肩关节活动造成障碍, 并对患者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微创手术得以发展, 加上患者对手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而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 不仅可以达到各项手术治疗指标, 而且可以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2], 具体的优点表现为以下方面:①伤口小, 位置隐蔽;②上肢活动和肩关节活动小,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生活自理, 能够保证术后生活质量[3];③不需要切除肋骨, 术中出血量少, 切口创伤小, 能够缩短整个手术时间[4]。为此进一步明确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临床特点, 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38例患者经过腋下小切口治疗, 37例患者治疗效果基本满意, 手术时间缩短,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 术后康复快, 这充分说明了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疗效确切, 效果满意。因此, 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 应根据患者适应证合理选择, 减少术中出血量, 降低术后并发症, 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以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
[1]李振龙,孙光远,苏立伟,等.胸外科手术采用腋下小切口83例.武警医学, 2009,11(11):1021-1022.
[2]向水,朱晓峰,战鹏,等.胸部腋下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06(10):68.
[3]徐久东,冯国彬,雷蕾.经腋下小切口在普胸手术中的应用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09):2353-2354.
[4]王增玉.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3,20(0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