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消极态度
2014-03-05王锡梅
王锡梅
当个体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采用心理自助的方式来解决自己面临的心理困惑;二是采用向外部寻求心理帮助。而寻求外部心理帮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家人朋友等寻求心理帮助,另一种是向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寻求心理帮助。专业心理工作者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掌握着解决心理问题的专门方法,通过人际互动,利用作为专业人员的特殊身份与形象以及温馨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改变等手段,对来访者发挥良性的社会影响,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扰,从而恢复和增进其心理健康。故专业心理帮助更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也应该更有效。专业心理帮助对于妥善解决心理问题,化解心理危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更具重要的意义。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正处于人格塑造最后阶段,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经济来源等各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青年组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如何帮助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解决心理问题,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各地纷纷设立了五花八门的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门诊机构,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据了解,一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开工不足等资源浪费现象。相关调查也发现,尽管各高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但认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仅占52.1%,还有17.9%的大学生不知道本校有心理辅导机构。[1]这种对专业心理救助漠视甚至消极否定的态度极大影响了专业心理救助功能的发挥,威胁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正常开展。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不止,了解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原因
Fischer和Turner1970年编制的《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ATSPPH)问卷将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分为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耻辱的忍受性、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任性四个维度。所以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四个维度上分析造成大学生形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原因。
1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专家的不信任
如今不少大学生有病不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在不信任心理。对咨询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的信任度是大学生是否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关键。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普及和相应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稀缺,导致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准入门槛过低,从未学过心理学,不具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人员,只需经过短期培训,死背几本考试用书和模拟习题都能轻松过关,拿到执业资格,这就造成心理咨询专业队伍良莠不齐,咨询人员的专业能力令人质疑。同时如果心理咨询人员无法提供实质性、专业化的建议和帮助,造成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水平失去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阻止了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2大学生对耻辱的忍受性低
社会文化存在很大的社会成见,这样的成见将会使个体对心理求助的结果作出弊大于利的判断,使个体对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趋于消极。长期以来大学生错误的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混淆等同,担心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会被其他同学误认为有“精神病”,受这种负面社会成见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帮助的羞耻感和心理压力较强,怕被周围人知道,暴露了自己的隐私,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招致周围人的议论和嘲笑。所以不少大学生宁愿自己承受心理压力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困惑暴露给别人,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新建本科院校,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各类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选课在全院推行,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专业心理帮助,对耻辱的忍受性高。
3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产生偏差
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需要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认识过程。很多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和对自身应对能力的判断不准确,错误地认为心理问题不属于疾病的范畴,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大学生根本不知何谓心理咨询;即使些许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总觉得自己心理问题不严重,不需要心理求助,相信自己能解决。他们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和自身应对能力的判断发生偏差,其结果可能会忽略某些有预警意义的症状,直接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
4大学生自身人际开放性低
人际开放性是指个体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允许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目前合肥学院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选课在全院推行,然而,学生大多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愿去上课,导致自身缺乏心理保健意识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加之学生自身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心理咨询人员,以致心理咨询人员不能够准确的了解求助者的真实自我,导致心理咨询的成效不大,最终使得学生对于专业心理帮助持有消极态度。
二对消除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建议
大学生不愿心理求助,或不知道如何进行心理求助,不是个别现象,需要引起全方面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教育措施,为大学生心理求助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应该改善当前工作,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消极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提高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形象,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
高校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和职业准入机制,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知识水准、个人特质、人生阅历等提出岗位要求,定期给予专业咨询人员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学生不同需要,综合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促进学生与专业机构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的信任性。endprint
2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目前多数大学生受社会文化偏见的影响,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误区,众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月活动,由于学生参与性不高造成成效不高,故学校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讲座以及交友会、谈心会、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专业心理帮助,不断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3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程度
各高校可以将只在大一年级全面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扩大到大学的四个年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其内容在每个年级要各有侧重,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在不同年级面临的问题,其形式要多样化,不仅有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还应有心理训练及辅导。多渠道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和自身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程度。
4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扩大大学生的人际开放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开放性,高校应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团体活动,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同时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特质,要亲切随和,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样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才愿意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在专业咨询人员面前能够展现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洵.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6,27(5).
[4]杨颖.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5]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6]卞旭,栗治强,董强,周秀云.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7]徐丽.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8]肖波.心理求助行为影响因素初探[J].内江科技,2008(11).
[10]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6).
[11]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12]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
[13]王亮.当代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实证调查[J].法制与社会,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