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教育现状及大学生辅学支教的可行性
2014-03-05邓朝军
邓朝军
凉山州素有“彝族文化之乡”的美称,有着其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方面,形成了“稳抓”基础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民俗寄宿制的完善,实施“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促进“两基”教育的发展。[1]但是发展与困难同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口基数大且彝族同胞众多,受历史发展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凉山彝族地区教育仍存在“三低、一少、一高”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对凉山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支援大凉山彝族地区教育是我们参与社会公益、奉献家乡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对培养彝族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师范生教学专业技能;优化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及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环境对教育现状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险要
正如李白《蜀道难》中所描绘的蜀中山川之“奇、艰、险”。凉山地区属横断山脉西南部分支,山川交横、交通闭塞、村落散居。虽然全州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一村一校”,但部分偏远地区住在山上的彝族同胞,到村小上学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他们没有校车,更没有营养午餐,学校的教育设施也是极其简单,没有互联网、没有多媒体,一块简易木板,一间空旷的屋子就成了一方教育天地。学生和老师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学习和生活非常困难,遇到下雨、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情况必然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以至于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安全却又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上条件好的学校,干脆就让孩子辍学。而从教的很多老师迫于教学条件的艰苦往往干不了几年就离开了。据统计,州内彝族聚居区小学生年流失率平均达到25%,初中达11%(数据由州教委提供)。且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和其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相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各项指标均列倒数第二,[2]截止2004年,全州有小学在校生505691人,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有25239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22915人,少数民族在校初中生有31591人。教师队伍中有3225名代课教师,70%以上是小学文化水平,另一些老师则是由民办教师转正,文化水平较低,加之工资待遇低,工作不稳定,很难保证其教学质量。[3]
(二)贫富不均,受教不公平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为御寒,养鸡为换盐巴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广大的彝族农村地区还是较为常见。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仍然停留在温饱上。而一部分人通过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也在大城市中受到熏陶,变得开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将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学习。而家庭贫困的孩子却只能依托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贫富反差折射在教育上,呈现出教育不均衡特点,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聚集在各县城镇;偏远地区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仍有欠缺。
(三)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少有的从奴隶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族地区之一。历史这双大手像拖拽婴儿般将凉山从奴隶制的淤泥中拖拽出来,还来不及将其净浴就让她穿上社会主义的大衣,难免留下某些传统观念的污迹。
1百无一用是书生———教育观念的偏失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人们不再担心温饱而安于平淡的生活。教育是一种潜在的长期投资,需要经历时间尺度去考量它的成效。同乡孩子中途辍学或者是结业却失业等现象影响着彝族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即使将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生意经营也不愿投入教育。彝族从远古教育到近代的家支教育过程中虽然没有产生正规的学校和学制,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对知识的学习,他们通过年长者、有学问、有智慧的长者或毕摩学习经验。彝族信仰宗教,毕摩在彝族宗教活动中享有崇高身份和地位,并能够以此为一种职业养家糊口,所以相比送孩子上学而言,家长更愿意让孩子从事毕摩的工作。
2“重男轻女”———受教者性别失衡
“重男轻女”一直是中国农村传统观念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父系氏族”是彝族历史发展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以父权为中心的父权社会,男人成为家庭的主宰。女性受到各方面的压制,地位低下、卑微,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在教育方面,女性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人们认为女性最终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便没有受教育的必要,不愿在女性身上投入教育资本。以致受教育者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岁及6岁以上未上学人口女性占到了66.17%,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了2/3的比例。出现男多女少,“和尚班”现象。[4]
3“多子多福”———教育经济压力大
彝族向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加之出于对少数民族的照顾,相关政策规定:“少数民族村民,允许一对夫妻有计划地生育两个孩子;居住在边远、高寒地区,确有实际困难的,可以照顾生育第三个孩子”过去许多农村地区人们将贫困归功于劳动力不足,于是不断生孩子,而孩子要成为劳动力需要一段成长时期,他们又不断创造劳动力,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人们更加贫困,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可供孩子上学。[5]
(四)家教鱼龙混杂,商业化大于教育性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凉山地区各类家教机构也随之兴起,不可否认经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正规家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一些商业化家教也开始滋生起来,他们抓住家长急功急利想要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心理,大肆宣传和鼓吹其教学成效。不仅违背教学规律,而且加重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家长们存在盲目从教观念,认为别家孩子都上补习班、请家教,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也要照做。家长的初衷原本是好的,在择教方面由于家教众多,收费各异,便不知如何取舍,稍有不慎就落入商业化家教之手,于孩子于家庭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凉山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要实现教育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促进凉山地区经济发展,其次加大教育投资和社会关注力度;最后,狠抓凉山彝族地区落后的教育观念,引导其教育观步入正轨。对于身处凉山的大学生而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一支大学生辅学家教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辅学支教团队在优化整合凉山彝族地区学生课余资源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辅学支教团队简介
凉山地区大学生辅学支教团队立足凉山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号召,鼓舞大学生创业精神。团队以西昌学院学生为中心,联系当地各中小学、及有辅学要求的家庭,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各学年知识的查缺补漏工作,以及学生厌学、逆反等心理辅导;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以当地实际的教学条件为基础,培训在校大学生的教学技能、探索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优化凉山贫困地区学生课外教学资源。
(二)成员组成特殊,有支教优势
1专业的师范技能
团队成员均由西昌学院学生组成,成绩优异且大部分为师范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均从事过相关教育实践活动。在支教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下,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和系统化教学的师范生更能灵活利用有限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西昌学院重视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自2012年以来连续两年在院内举办说课、三笔字、经典朗诵、即兴演讲等竞赛项目,全面提升师范生技能。并对院内学生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培训,利于师范生在支教过程中对有厌学、逆反心理学生的辅导和疏通。相关的家教实践为团队成员积累了教学经验,在支教过程中可以通过家访、拜访学校老师、与学生谈心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学校老师、学生的有效沟通,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每一个特殊学生个体进行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能力。
2“双语教学”
双语教育是一种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育系统。[6]在凉山彝族地区,双语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类模式:是对边远山区彝族聚居的地方,多数不懂汉语的彝族小学生实行以彝文语文为主要语文教学,另再单独开设一门汉语语文课;第二类模式:是对平坝和城镇多数不懂彝语的彝族小学生实行以汉语文为主的语文教学,另开设一门彝语文课。辅学支教团队主要致力于第二种教学模式,团队一部分彝族成员自小接受过“双语教学”能够从事彝族地区基本的双语教学辅导工作。凉山彝族地区基于其特殊地缘条件,许多中小学生一开始入学根本不会汉语,很难接受国家统一的汉语教材,特别是在汉语拼音及汉语字形结构方面的学习略显吃力。纯汉语教学较为抽象,不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实行双语教学,采用适合彝族孩子不同学年段的彝文教材,避免出现因为跟不上学习而产生辍学现象。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彝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且双语教学在推进“两基”攻坚计划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三)“三位一体”,互帮互助
辅学支教团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家长、当地实际的教学条件为基础;以优化凉山各贫困县区教育资源为己任的“三位一体”支教理念。辅助家长管理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校做好学生各学年知识的查缺补漏工作。团队支教对象主要为凉山彝族自治州11个国家级贫困县(布拖、美姑、木里、昭觉等)的学生。“有教无类”让教育变得平等化,使贫困地区的学生不会因为没有钱上补习班而输在起跑线上。凉山地区大部分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教育过多强调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孩子的德育发展,教育方法上多采用强令、斥责或是过度宠溺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支教团队不仅可以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家长盲目从教观念进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抵制纯粹商业化家教的滋长。
(四)流动教学,满足受教者需求
凉山地区造成失学率高、辍学率高的原因除了经济贫困之外主要就是受教学生大部分居住在山区离学校远,交通不便,学生安全无保障。针对此情况支教团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首先支教团队成员由大学生组成,喜欢挑战自我,有一颗年轻的心和强健的体魄能够适应流动性教学。支教团队队员可根据需要前往各个村落支教,这一举措可大大缩短学生上学时间,增加入学率;弥补彝族地区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还可以给山区人民带去新一代大学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国家对支教大学生的采取大力扶持和相关优惠政策也为大学生流动支教提供了保证和实施的可能性。
(五)支教团队支教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素养,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疏导能力,满足受教者的需求。掌握影响受教者学习的各种因素(家庭、心理、生理、社会),注重心理疏通和辅导,从根源上解除其困扰。与当地教育资源接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家长、学校和支教团队为基点的和谐有序、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和措施。
(六)项目实施方案
1前期准备
调查评估,了解凉山各县区具体的教育现状,对各县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制定可行性计划和方案。确定支教团队名称、服务宗旨及相关的管理条例。确定支教团队的组织机构、成员的明确分工。通过学校电视台、校园网络等进行宣传,招募志愿支教人员。明确近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计划。
2实施过程
邀请资深教授对支教团队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教学技能、心理辅导、教姿教态、着装仪表及课堂教学中的应急处理)确定支教县区,教学科目,根据实际选调最优者赴当地支教,并适时反馈支教信息。优选一批支教成员(5~8人)为支教市场调研监督管理,负责支教地的开拓和发掘及支教者的监管,便于将支教人员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对受教者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辅导,为后期支教工作提供经验。选取(2~3)人专门负责支教者反馈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对支教团队在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适时给出解决方案。组织支教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技能培训和赛课竞赛活动等。最后对优秀的支教者给予表彰,支教工作完毕召开总结大会。
3综合评估
结合凉山彝族地区实际的教育现状和教育资源,大学生辅学支教一定程度上减轻凉山地区受教育压力,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能力。让受教学生和支教队员在互助互利中升华自我,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凉山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成就[EB/OL].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sc.gov.cn/zwgk/zwdt/szdt/200811/ t20081118_439059.shtml),2008/11/18.
[2]马英林,罗凉昭.凉山彝区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凉山州州委州政府.凉山州“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及对策研究[EB/OL].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www.lsz. gov.cn),2006/12/06.
[4]潘正云,马林英.凉山彝族女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0(4).
[5]《凉山彝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办法》的补充规定,第四条第三四小条.2003,6
[6]曲木铁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J/OL].中国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200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