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大唐舞乐
2014-03-05孙雪花
唐代舞乐是在隋朝乐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贞观、开元、天宝年间经过进一步发扬广大,在吸收外来舞乐的基础上,日趋成熟。
隋唐时的舞蹈分为三种:健舞、软舞、剑舞。舞姿矫健刚劲。大多来自西域各族和中亚波斯等地。如唐初的《秦王破阵舞》,是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而作,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命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披甲执戟而舞。舞队摆出各种阵势,“发扬蹈厉,声韵慷慨”。舞蹈不仅具有浓厚的战阵气息,还有一种威慑力,令观者凛然震竦。软舞,舞姿优美柔婉。唐代著名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高出众舞之上,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唐长安舞乐的代表节目当数《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舞》。它们折射出了盛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文化艺术的光辉灿烂。《秦王破阵乐》属健舞,是由魏征、褚亮和李百药等名人协手写成的。它以威武刚劲的舞姿和恢弘磅礴的阵容再现了唐太宗的文韬武略。直到今天,日本还保存着古代传抄的《秦王破阵乐》琵琶曲谱,并保存有舞姿的图画。唐玄宗即位后,曾对《破阵乐舞》加以改编,改用几百名宫女化妆演出。
与健舞盛传相比,唐代的软舞品种虽多,但流传后世的知名度就逊色多了。但在唐诗中却可以见到对“绿腰”“凉州”等软舞的说辞:“绿腰婉转曲终头”、“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中唐诗人张祜的《悖拿儿舞》还记述了皇宫中一位艺人,闻乐即兴跳凉州舞的情景。关于此舞的来源,众说纷纭,但都带有神秘意味或神话色彩。可靠的说法当然是正史的记载。据《新唐书. 礼乐志》载: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霓裳羽衣舞》十二篇。其他的乐曲结束时,一般都有节奏变强烈或急速,惟有《霓裳羽衣舞》结束时更加缓慢。而《资治通鉴.唐纪》里除上述相同的说法外,还有“俚俗相传,以为帝游月宫,见素蛾数百舞广庭,帝纪其曲,归制《霓裳羽衣舞》”的说辞。由这两段记述可以推知,《霓裳羽衣曲》应是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后又经精通音乐的唐玄宗亲自修改加工而成。在中唐诗人王建所写的《霓裳词十首》里,详细记述了《霓裳羽衣曲》乐舞编成后宫廷中的教习和演出场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则详尽的记述了这个乐舞的服饰、音乐和其他相关的资料,成为现代研究《霓裳羽衣舞》的惟一较详实的史料。最早以舞霓裳著名者应是杨贵妃及其侍女张云容。一次,她们伴驾到绣岭宫,张云容表演霓裳舞,跳得妙不可言,出色极了。杨贵妃当场写诗由衷地赞美她的舞姿:“罗袖动香香不已,红渠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唐代长安是东方乐舞的源发地。隋统一中国后,就定了9部乐;盛唐继承了隋的9部乐,并加入唐太宗李世民灭高昌时掳回的乐队,便成了10部乐:高昌、康国、疏勒、安国、龟兹、高丽、天竺、西凉、清商、燕乐。陈乐属唐人自创,清商乐是汉魏南朝的旧乐外,其余的从名称就能推知来自外邦。唐朝在继承和发展秦汉乐舞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域乐舞,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唐乐舞。
唐代,朝廷举行盛大宴会,为皇帝祝寿,招待外国使臣,都要演奏十部乐。它集音乐、歌舞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演出。诗人李贺《拂舞歌辞》头两句“蛾舞声绝天,空去闲徘徊”就与舞蹈相关,这两句诗可知唱歌的是载歌载舞的歌女,音调很高,歌声响彻云霄,使行云被吸引而驻足徘徊。
据考证知,唐长安流行的乐舞形式多样,流行较广的多达70多种。诗人白居易提及皇宫之中的乐舞说“千歌万舞不可数》,足见其乐舞数量之多。唐代乐舞大多为皇室演出,规模很大。当时流行于长安城的还有一种类似于现代某些曲艺节目的说唱,受百姓喜爱。唐的杂技节目异彩纷呈,有舞剑、走索、球技。
总之,大唐舞乐光辉灿烂,光耀千古。这与唐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分不开的。唐舞乐是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本文作者孙雪花毕业于驻马店师专历史系,现任教于河南省上蔡县齐海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