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4-03-05高苏娟
高苏娟
摘要:目前,大学物理实验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实验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文针对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05-02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有着理论课所不可替代的作用[1]。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在思想观念上,部分教师受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不注重知识的应用,不重视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大多数实验教材编写过于详尽,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实验相对较少,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学生缺乏实验兴趣;此外,在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上,由于大学物理实验更多面对的是大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太适应,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过渡,无疑会影响教学效果。
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对实验教学的轻视,包括领导、教师、学生都要重视;其次要建立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队伍,通过引进、培养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政策上提高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工作中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内容的设计应与时俱进。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知识大量涌现,要求实验也不断地更新,才能与高校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相一致[2]。所以,实验内容要及时删除一些落后的、重复的验证性实验题目,逐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及难度,由以前教师准备好仪器,安排好实验,学生来做的状态,转变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方案来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加强了,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抓好课前预习。预习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关键。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报告,并在实验课前随机抽查个别同学的预习情况,发现并指出问题,对没有预习的学生提出批评,不允许他做实验,施加一定的压力之后,下次学生就不得不在课前认真预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
2.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课堂上,很多教师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先叙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再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作详细讲解,之后学生做机械的操作、测量数据、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则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法[3,4],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要正确地引导,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角,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而不是忙于纠正或盲目代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难,自然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兴趣大大增加。
3.实验结束后,通过提问或者重新操作加深对实验的理解。比如,在“示波器的使用”实验中,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虽然完成了实验,但是对示波器各个旋钮的作用,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操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如:调节垂直增益旋钮时不知道信号高度的变化与实际输入信号电压之间的关系;调节扫描速度旋钮时不了解时间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不明白两个信号同方向振动合成与互相垂直振动合成的调节方法等等。所以,有必要让学生重新调节示波器,通过调节有关旋钮得到所需要状态,当学生旋转某个旋钮时,结合当前荧光屏上所显示的情况,教师适时提出与这个旋钮有关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达到学生对实验的彻底掌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中应增加投影、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和开发,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画面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深受学生喜爱。例如,“空气中超声声速的测定”实验,教师可以将驻波的原理,发射波和反射波相干叠加的过程给学生在多媒体上演示,学生的听课效果会更好。
四、做好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
大学物理实验的主要开课对象是大一学生,他们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方法,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没有完全适应,为此我们应想办法做好衔接教学,尽快让学生完成转变。
1.重视绪论课的教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物理实验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应将它与中学物理实验的区别,为什么要学习大学物理实验以及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与评定的办法告知学生,同时给学生讲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生从开始就清楚大学物理实验和中学物理实验不但不同,而且很重要,必须重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
2.要加强基本知识特别是误差理论的教学。中学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求较低,而大学物理实验第一章就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这样有的同学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在以后的实验中不断地学习,领会。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中误差理论与实验操作完全分开的情况,把这两部分多加综合[5]。
3.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法。中学里,学生的自主动手和独立实验能力相对较差,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希望教师能将整个实验过程都作详细讲解,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一直到实验报告的撰写都能给出明确说明。而大学不同,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在实验中起指导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多加引导,逐步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注重正面评价,宽容失败。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教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都应耐心热情的指导,对学生的错误、失败多加宽容,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善于引导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现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已成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在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於黄忠,倪新蕾.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16-18.
[2]黄剑平.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146-147.
[3]崔杰军,于洛生,符建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尝试与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4):23-24.
[4]刘德成,于永建.建构主义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天中学刊,2007,22(5):87-88.
[5]宋露露,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关误差理论教学问题的研究[J].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