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4-03-05张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

张蕾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

关键词:培养兴趣;激发思维;民主合作;重视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86-02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此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率,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一、重视学生体验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叹和喜悦,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如:在《小数加减法》教学中,可以模拟购物的生活情境,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在模拟情境过程中,阿姨询问如何计算的,计算过程需要注意什么?小朋友回答:0.8+0.6=1.4(元),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并体验了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积极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如: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一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学生可以课下完成实践调查活动,数学学习过程在于经历有关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

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激发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发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提倡“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1)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2)教学从“学情”开始实行,根据“学情”做出决策;(3)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4)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5)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高效课堂”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为主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式”学习为主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总结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出学习兴趣。

关注学困生,激发兴趣。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核心思想,强调从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就课堂教学而言,包括学习过程均等、成功机会均等,即每个人的不同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教育公平面对不同需要的、有差异的所有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但课堂中往往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他们往往能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不善于思考,没有发言权,只能当个配角,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激发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1.从质疑中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来源。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幻想,解释他们看到的一切,而这些正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契机”。如:在《平均分》这一课中,通过表演给两名同学12块糖的实例,让同学们说一说不同的分糖方法。“1、11”、“3、9”、“4、8”、“6、6”,教师询问,你喜欢哪一种分法?为什么?这样引入“平均分”。先让学生自己表达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有的同学这样理解:“1个蛋糕切成同样多的两份,姐姐一份,我一份”。学生这种思考过程也正是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其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激发了学习动力。

2.从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操作是一个人手、眼、脑等多种器官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变得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摆出不同图形来学习。生1:我摆了4把小雨伞;生2:我摆了6个三角形;生3:我摆了一所房子和一棵树。教师询问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在操作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愉快地学会了新知。

四、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创造愉悦学习氛围

采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手段。一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我把“看图编题”换成“看图编带问题的数学故事”。如:河里有5只鸭子,又游来了3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孩子们都踊跃回头。“编数学故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为活跃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还可以运用竞赛、小歌谣、游戏、抢答等不同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积极性高,不会厌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经常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开发学生积极思维。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
翻转课堂,培养兴趣,改善职高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以合理运动实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