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从压岁钱开始
2014-03-0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
马年春节过后,压岁钱就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14年2月初,人民网对100位家长和60位孩子进行压岁钱调查,调查显示,40%孩子收到了1000~3000元压岁钱,32%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在1000元以下,15%孩子收到3000~5000元压岁钱,收到的压岁钱超过5000元的孩子有8%。面对孩子手中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的压岁钱,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它,使用它,成了一大难题。开学了,很多孩子荷包满满地投入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如何借此契机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理财方法,家园如何配合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本期策划为您支招。
让孩子了解压岁钱的来历,
知其内涵
孩子每年都会收到压岁钱,但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却很少有人知晓。于是我们安排了“压岁钱从何而来”的调查,通过调查,孩子们了解到:压岁钱是爷爷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是妈妈上班挣来的;是爸爸每天加班回家很晚赚来的。从谈话中孩子们了解到了长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随后我们就“收到压岁钱就是收到了长辈的祝福,我们应该对长辈说些什么”这一话题组织孩子进行讨论。孩子们纷纷表示:“我要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我要谢谢爸爸妈妈。”“我想说爸爸妈妈辛苦了。”接着针对“怎样才能让长辈收到我们的祝福”这一话题,我和孩子们一起每人用纸盒制作了一个“祝福信箱”,将自己想说的祝福画出来,或请老师帮忙写在纸上放到信箱里,或回家后与父母一起继续写祝福放到“祝福信箱”里。等到过节时,孩子们将信箱里的祝福送给家里的每个人。
在给长辈送去新年祝福的同时,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思考“除了新年祝福,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压岁钱帮长辈做些事情”。我请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展示到“压岁钱的新用处”专栏中,有的孩子画到:“我想用压岁钱给奶奶买个洗脚的机器,这样奶奶就可以每天边看电视边洗脚了。”有的画到:“爷爷一走路腿就疼,我想用压岁钱给爷爷买辆电动三轮车,这样爷爷就可以出去玩了。”还有的孩子画了一个大大的礼物,他说:“我想先把压岁钱存起来,等妈妈过生日时买个礼物送给她。”看到孩子们一份份真挚的祝福,家长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感动。
新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我也衷心希望在压岁钱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浓郁的亲情也能世代相传下去。
可以借机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交往。孩子收到压岁钱时,要尽量让孩子明白,大人不是无缘无故给他钱,而是对他成长怀着希望,用压岁钱表示对他健康快乐、长高长大的心意。所以接到压岁红包,一定要谢谢亲戚朋友,一定要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派发压岁红包给别人,也希望别的孩子快快长大,幸福快乐。
生活小贴士>>
当宝宝能认识数字以后,就可以让宝宝寻找钱币上的数字了,同时让宝宝了解货币的单位:元、角、分。当宝宝想要吃一包QQ糖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1元钱,宝宝就能看到1元钱换回一包QQ糖。渐渐地,当宝宝想要一次多买几包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2元,让宝宝换回两包QQ糖。当家里来小客人了,需要每个小朋友一包糖时,就给宝宝一张5元纸币,这样宝宝看到这张大纸币换回了5包QQ糖。通过这样实际地使用货币,宝宝渐渐能认识各种纸币和硬币的币值。
树立用钱观念
让孩子真正了解“钱”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对“钱”建立最基本的认识。我们通过活动区的游戏“菜市场购物”让孩子与钱接触,并在和同伴相互的交往中熟悉钱的使用方法。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支配使用习惯,学会支配使用钱,教他们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让孩子合理、有计划地使用压岁钱。
其次,老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通过组织家长建立“交心坊”,请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的家长进行发言,通过交流指导其他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使用压岁钱,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乱花钱,为孩子树立榜样;给孩子压岁钱的数目不宜过大;多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对正确合理的使用进行积极的肯定,对不合理的花费要及时纠正,同时要讲明道理。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与孩子一起为希望工程购买书籍,让孩子感受这种有意义的花费行为带来的快乐;为孩子准备存钱罐或以他的名义开设存折,带孩子体验到银行存款的过程,定期公布存款和余额,让孩子更合理地支配压岁钱。同时,家长还可以为孩子的压岁钱建立记录表,帮助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虽然自己有对压岁钱的支配权,但当压岁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惑时要与家长商量,家长切不可一味放纵。
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例如:孩子跟大人去市场,会直观地感知钱能买到东西。但是,钱是怎样的,孩子并不懂。要抓住这个时机,结合压岁钱,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同时告诉孩子,钱是有用的,要珍惜,要有计划地使用。
笑一笑>>
争夺压岁钱的管理权,孩子有招
智斗一:跟爸妈分成
8岁的儿子也不知道这孩子从哪里学来的,提出来今年的压岁钱不能全部上交,最起码得三七分成,因为他配合我收其他叔叔伯伯阿姨的红包,要说好多拜年的好话,至少有辛苦钱。
智斗二:大钞换小票
大年初五的时候,她无意中听到儿子跟姑妈商量,别给他100元钞票,还是把大钞票拆开,换成10元一张的小票子。他姑妈就问为什么啊?小家伙直接说了,“大票归我妈,小的才归自己管。”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现在很多孩子都知道钱是好东西,他们会在收到压岁钱后来幼儿园炫耀、攀比。记得有个大班的女孩,一次我发现她的包里装了一万块钱,便赶紧与他妈妈联系,可她妈妈却说:“没事,那是一个叔叔给她的压岁钱,我答应让她自己保管一天。”这让我感觉到现在许多家长的不当做法使孩子感觉钱来得很容易,不用任何付出就可以得到,孩子体会不到家长挣钱的辛苦,没有一种感恩的心态,也不知道该如何发挥压岁钱的最大价值。endprint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会合理支配压岁钱。我们设计了主题墙饰“感恩的心”,让孩子先说出自己的计划,然后用绘画、照片、录像的形式实施计划,并请父母帮助完成。孩子们有的为父母叠被子、洗袜子;有的给老人捶背,买营养品;有的变懂事了,不再惹父母生气。孩子们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后他们将成果展示给父母及家人,请他们对自己的感恩行动做出评价。
感激过后我们引导孩子讨论“如何支配和管理压岁钱”,最后孩子们共同决定让父母将压岁钱存起来,等到上学时购买学习用具。孩子们每人还拿出20元钱作为请家长来参加自助餐会的费用,我们一起到超市买来各种小食品、水果、一次性餐具,在选购时老师教孩子选择安全卫生、有益健康的食品,在统筹安排下合理调配所买食物。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礼貌用语,而社会交往能力也在购物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家长们欣喜地参加了孩子们准备的自助餐会,餐会使孩子有了恰当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也使他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压岁钱,也让孩子领悟到“压岁钱”背后的亲情。
人丑脾气大:新学期孩子们大秀压岁钱!现在生活改善了,有的孩子红包能收二万。遗憾的是家长们除了说给孩子理财, 或者存着和买东西外,没听到一个家长提出教育孩子把得来的红包做些公益,从小就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你寄希望将来他们长大了会回报社会吗?孩子还是要懂得对社会应该有一颗回报之心!
小马宝莉:用好压岁钱,是情商的培养。5至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此时进行理财教育,孩子学会安排5元、10元的用途,长大后就能更好地运用1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
王燕辉: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压岁钱,不要互相攀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意识到,压岁钱最终还是家长的钱,来得并不容易。其次指导孩子合理使用和支配压岁钱,比如参与一些爱心捐赠活动,帮助贫弱,这样不仅培养了独立性,还促进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形成,使孩子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人。再次允许孩子自主使用压岁钱,教他学会理财,从小懂得金融理财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对孩子今后的成长益处多多。
家长用压岁钱建立一个“爱心小屋”,告诉孩子这些钱是长辈爱心和祝福的体现,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买一些礼物送给长辈,表示对长辈的孝敬和热爱。当社会和有困难的人需要时,也可以拿出来作为爱心捐助。
试着要他们学“挣钱”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科教育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让幼儿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劳动的意义。如,可通过讲述故事《小熊请客》、演唱歌曲《劳动最光荣》等,使幼儿知道要爱劳动,只有付出劳动才有所收获。又如:通过图片的讲述、观看录像片等途径,让幼儿知道每天吃的大米和蔬菜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身上穿的衣服是服装厂的阿姨做的;好玩的玩具是玩具厂的工人叔叔做的;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也是工人叔叔制造的,等等。让幼儿懂得所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都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的。
通过开展社区活动,让幼儿耳闻目睹劳动的场面,了解劳动与物质的关系。如:组织幼儿到农村去观看农民春耕、秋收的劳动场面,让幼儿亲临其境,体会劳动与粮食的关系,知道粮食的取得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组织幼儿参观其他各种成人的劳动等,引导幼儿了解劳动与人们的关系,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要想花钱就必须得挣钱,幼儿在家里可以通过适当的劳动挣得零花钱,而不是随意找父母要。让其在劳动的过程中明白金钱的真正意义。
孩子的压岁钱不能让孩子随意花销,他们得用劳动或学习等规定来换取,按照规定做就可以花,如果不按规定做,就可以从压岁钱中扣除,也就是说把孩子的压岁钱与孩子的劳动表现、学习成绩、品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直接挂钩,有付出劳动,才会有回报。但要注意,不要变成赤裸裸的“做事就是为了要钱”。
家园小贴士>>
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