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来自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的调查
2014-03-05马天芳
马天芳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广东广州 511450)
一、有关调查情况介绍
所谓社会工作人才,西方常称社会工作者,是指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等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理论界对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中国社会工作界谈起社会工作言必及欧美,特别是英美等国,社会工作有400多年的历史渊源,已经形成系统的、较为完善的价值理念、方法和实务技能体系。我国社会工作思想在古代就有,启蒙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现代社会工作始于20世纪初,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展有二十来年,起步比较晚,但具有“后发优势”,近几年来获得长足发展。鉴于我国2008年才开始进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目前持有从业资格证者不多,因此本课题中“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在社会工作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的相关人员,无论是否持有社工资格证都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
广州市毗邻香港和澳门,据统计该市户籍总人口为800多万人,外来常驻人口400多万,总数超过1200万。在社会转型期,为帮助弱势群体增强社会适应力,促进他们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广州迫切需要本地社会工作队伍成长起来,以回应社会的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不仅是市场经济件下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必然举措。因此,了解当前广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状况,分析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和供给矛盾,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等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本课题调查时间是为2013年3月至5月,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现场发放问卷和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兼辅访谈。调查对象为广州社会工作人员,调查地点为广州市10区2市的社会工作机构。自2007年广东开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150多家社工服务机构,广州市共有注册社工服务机构70多家。社会工作机构的性质有两种,一种是依托高校建立起来的社会工作机构,一种是私人企业性质。在调查中,被调查人员大都集中在广州市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明镜社工服务中心、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萝岗区太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风向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等社会工作机构(见表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95%。
表1 调研社会工作机构一览表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变量分布情况
1、性别、年龄和工龄分布:有69%的社会工作人员是女性,有31%的社会工作人员是男性;年龄在20-25岁的占67%,年龄在26-30岁的占26%,31岁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占7%。工龄在1年以下的社会工作人员占44%,工龄在1年至2年的占38%,2年以上的占18%。不难发现社会工作人员的性别结构比例不平衡,年龄趋向年轻化,且从事本行业的时间不长。
2、学历和持证分布:有133人持有本科学历,106人持有专科学历,只有8人仅有中专学历,可见社会工作人员的学历大都为大专以上。2008年我国开始举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广州市持有社工证的大约有2500人左右。在调查中,有54%的人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书,可见持证者已经过半。这说明在社会工作行业中,大部分社工具有了专业的水平。
3、收入状况分布:在收入(不包括各种奖金、津贴等)方面,48%的社会工作人员的收入在2001-3000元;29%的社会工作人员收入在3001-4000元,大都介于2001-4000元,其他占23%。目前社工工资按照“级别”不同逐步递增,如社工助理一般为2500元/月,具有助理社工师证、社工师证的一般为3000-4000元左右,而管理层的工资可达到8000-10000元/月。2012年广州市民政局对社工的月薪酬指导线为3000-6500元,如果跟一些其他行业对比,社工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如果跟前几年相比,广州社工的工资待遇确实是有所增长,但增幅仍需加大。
(二)工作和生活方面
1、当问到“为什么选择社工行业”(多选题),有158人从事该行业的原因是与所学专业对口,有113人是由于兴趣爱好而从事该职业,有99人是由于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前景可观。可见社会工作人员选择该职业主要是受到专业、兴趣爱好、发展趋势和前景、薪酬待遇等影响。其次与个人的价值观念、家庭的影响、毕业的分配、行业氛围亦有一定的关联(见表2)。
表2 选择社工行业的理由
2、在调查中,社会工作人员的服务领域(多选题),主要集中在家庭社会工作(55%),青少年工作(47%),老年人社会工作(43%)(见表3)。可见,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始终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心,是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产生,例如流动儿童、妇女、残障服务、义工等服务领域也相继出现,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表3 所工作的机构(或单位)的专业服务领域为(可多选)
3、关于社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有193人享受着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和年假,占78%;有54人享受着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但没有年假,占22%。有222人拥有完整的五险一金,占90%;有12人只购买五险,没有一金,占5%;有6人只是购买了简单的社会保险,有5人没有购买五险一金,有2人购买了七险一金,共占5%。这说明广州市社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要想留住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的完善是首要条件之一。
4、在工作时间方面,广州社会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7小时以下有3人,占1%;在7小时的有37人,占15%;在8小时的有178人,占72%;而工作时间在9-10小时的有25人,占10%;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有4人,占2%。这说明目前广州大多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属于正常水平。但由于社会工作是一项特殊服务工作,其工作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工作时间也可能会随着每天不同的服务对象而有所变化。社会工作人员月均休息时间为8天以下的,有47人,占19%;休息8天的,有195人,占79%;个别休息9-10天的,有5人,占2%。不难发现,目前广州市大部分社会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属于正常范畴,但还存在个别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休息时间相对较少的现象。
5、在居住条件方面,有128人租房住,占52%;有62人住在广州家中(本地人),占25%;居住在机构安排的集体宿舍有29人,占12%;自购房的有28人,占11%。有54%的社会工作人员觉得目前的工资水平在广州生活压力较大,觉得压力非常大的占18%,觉得压力一般的占26%,只有2%的被调查者觉得压力较小。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人员的居住环境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正是由于居住环境让他们觉得以目前的工资水平在广州生活压力颇大。
(三)对社会工作的认知
1、当问到“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时(多选题),有214人认为社工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有211人认为社工应具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其次,分别有209名、207名、206名被调查者认为社工应具备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专业价值观念、抗压能力等等也是社工所必备的素质(见表4)。在访谈中,社会工作人员谈到除了要掌握专业技能以外,还得具备其他才能,如舞蹈、法律、心理、策划等等。可见,社会工作事业对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很高。在调查中,有65%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认可,31%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这充分说明了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工作的认可度较高,呈满意态势。
表4 社工应该具备的素质
2、当问到“目前社工事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限选三项)”,有163人认为,目前社工事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健全社会工作的相关制度,有106人认为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有152人认为需要提高薪酬待遇,有123人认为需要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能力,有140人认为需要提高社会认知度。由此可见,目前广州市社工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兴旺时期,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健全各项制度,提高福利待遇是社工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3、对于“社会工作在广州的发展前景”这一问题,有163人(66%)认为广州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好,有77人(31%)认为广州市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景不会有太大变化或不明朗;持“不看好”态度的有7人(3%)。可见,大家对于广州市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持乐观的态度,大部分的社会工作人员都认为社工这个职业能够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对这个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普遍觉得社会工作在广州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但由于各项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认知度低,导致少数社会工作人员对未来的前途持消极的态度。
三、结论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广州市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呈良好态势,如从业人员学历越来越高,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工资陆续上涨,待遇也逐步完善,社会认知度也在提高。但仍旧存在一些发展障碍因素,比如社会工作规范化发展滞后,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社工缺乏职业空间,职业化发展缓慢,薪酬偏低,社工失去价值感和归属感;从业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等。如要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作用,一是要合理定位行政工作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建构政社分开的社会管理体制。科学界定政府与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责任与功能,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不仅能把政府从极高的经济、道义和政治等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中解脱出来,而且能促进社会工作的充分发育,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二是要制定、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的有关制度体系。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教育体制、财政投入体制、就业和人事管理体制、社会福利体制等;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立法形式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立法保障,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三是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社会工作人才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能够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独特价值、工作模式和方法,唤起人们自身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自我与社会建设目标的一致,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在这个意义上,专业化的技能和职业化的素养,是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专业作用的前提,也是社会工作良性发展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