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油的学问

2014-03-05江大红

东方女性 2014年2期
关键词:棉籽油调和油椰子油

江大红

大豆油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颜色一般为淡黄、浅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菜籽油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中国食用油主要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难以接受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来鉴别菜籽油。

椰子油

椰子油得于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中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

调和油

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十二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调和油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葵花籽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约60%、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 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 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 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食用油使用注意事项

1. 高温炒菜

很多人炒菜时喜欢用高温爆炒,习惯于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烟。

2. 只吃植物性食用油,不吃动物油

如果没有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响人体的健康。一味强调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也是不行的。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的。

3. 长期只吃单一品种的油

一般家庭很难做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我们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4. 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体重不正常的人群,用油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对于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体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群来说,我们更强调的是选择植物油中的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体重正常的人总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最好降到20克。

猜你喜欢

棉籽油调和油椰子油
棉籽油分和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QTL分析
减肥燃脂“新网红”:椰子油真的能减肥吗
基于ASPEN过氧甲酸法制备环氧棉籽油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哪款才是真正的健康好油?
调和油的主料存争议!
椰子油
——头发
2018年椰子油市场回顾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基于SIMCA、PLS-DA、WT-ANN模型的椰子油掺混定性识别研究
合理脂肪酸配比调和油配方系统软件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