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浅阅读 还需远离浅写作等

2014-03-05

出版参考 2014年1期
关键词:畅销书出版业好书

拒绝浅阅读 还需远离浅写作

阅读影响着一个民族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如果过分热衷于“浅阅读”,无论于国于民,潜藏的危害都将是巨大的。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很有必要重新呼吁深度阅读。而在考量浅阅读与深阅读关系时,不应该忘却读和写之间的紧密关联。

《人民日报》报道:读和写不可分割。读者读什么,取决于作者写了什么,而作者写什么,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读者读什么的影响。浅阅读泛滥,一定程度上与浅写作的“繁盛”不无关系。近年来,许多论文和书籍虽呈井喷趋势,但学术含量和思想含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仿佛写的目的不是为了阅读,而仅仅是为了发表和出版。这种写作的“浅”,可想而知。

减少浅写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只能停在口头上,变成口号。我们需正视读和写的关系,认识到写是读之源,如果浅写作提供的作品少了,浅阅读的内容自然会减少。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努力。从外部来讲,需要加强管理规范,倡导严肃的创作态度。在学术研究领域,则要改变以数量判高下的评价方式。从内因来讲,作者应提高自律意识,明确作品的生命力在于思想,写作的目的在于激发传播正能量。只有深度思考、严肃写作,才能写出质量高、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够推动文化发展进步的精品力作。

好书和畅销书是两条平行线吗?

2013年末,各大媒体、各类机构推出各类好书榜。我们发现,在很多重要的评选中许多口碑好、销量也好的图书均遭冷遇。上榜的图书,多半是极其艰深的“不容忽视”的著作。不知从何时起,各类评选都在往“高大上”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直奔“诺贝尔奖”标准——太畅销绝对只会减分,虽然没有一个评委会承认。

《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位参与过多项好书评选的资深书评人聊起原因,大意是,各类评选的标准不同,有的专业类的媒体自然偏爱专业一点的书,但是大众媒体忽略大众书,他也觉得奇怪。木心《文学回忆录》战绩很好,但也被多数榜单忽略,编者陈丹青也不明所以,“他们总有自己的理由,不过所谓评选也仅仅是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事情”。

书评人确实是个性化的,不选一本书的理由可能仅仅是因为“我对这本书不太感冒”,还有一些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说的理由就是——太畅销的书就会自动屏蔽。当然还可能出于一种考虑,好书很多,畅销书不缺乏关注度,因此会选择一些不那么受关注的好书。理由虽多,但大家忽视的是,其实这些强势的畅销书中的“好书”则更需要鼓励。在我国的图书市场上,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品种数量飙升,质量却差强人意,泥沙俱下。好书和畅销书似乎从来是两条平行线,也难怪书评人对畅销书已经抱有惯性的“敌意”。

出版当然是需要专业性,但也应该鼓励“跨界”的作品。好书和畅销书不完全是“绝缘体”。“打破边界,追求自由”这大概是目前图书出版界最需要思考的地方。

从Kindle的ADM系统来看出版业如何

打造自己的内容推送平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报道:2012年12月,亚马逊为其KindleFire设备推出了专用的信息推送系统(Amazon Device Messaging Beta,简称ADM)。ADM系统构建了一条重要通道——它为广大内容商提供了与其Kindle用户实时沟通和交互的能力。这一能力使内容商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有效地进行产品宣传和营销,从而促进客户的持续消费。亚马逊也由此将内容商更加紧密地聚拢在了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围绕Kindle的内容资源。这样,ADM系统就逐渐成为亚马逊在移动互联网内容营销推广上的核心平台。

这种“推”式服务模式,将会是我们传统出版业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时需采用的技术。而内容推送平台应被视为传统出版业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时需要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将成为出版社给用户提供服务最为核心的一个基础能力。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出版业应该组织建设自己的内容推送平台。推送平台并不适合每个出版社自己建设,因为费时费力且存在多项隐患,而最好是由政府的权威机构、行业协会或实力强大的出版集团来牵头建立,然后向各家出版社开放,提供业务客户端接口,使大家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入。推送平台负责完成信息传输中各种技术层面的问题,如连接的建立、维护、内容的下发等,而各家出版社仅需要完成自己终端侧应用客户端的设计、内容的编辑和展示即可。

猜你喜欢

畅销书出版业好书
24小时完成的畅销书
推荐一本好书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好书共享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畅销书架
畅销书架
南宋出版业考述
畅销书为何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