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短跑途中跑的屈蹬式后蹬技术
2014-03-04刘首烽
刘首烽
摘 要:现代短跑后蹬要求膝关节不充分伸直的技术,目前已被我国短跑界所接受。但是,对于“屈蹬式”的技术概念以及训练的方法手段,尚存有诸多模糊认识。在客观上影响着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运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知识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短跑;屈蹬式;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29-01
一、短跑“屈蹬式”技术的由来
1、片面的理解“屈蹬式”技术
“屈蹬式”技术,单从字面上讲就是后蹬腿要屈着蹬地。这与我们“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的传统技术理论相比,可谓是180°的大转弯,短跑界不少人误认为,后蹬技术已不再是主要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前摆”技术。从冯敦寿等学者对《第十届亚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步态和支撑技术分析》一文的分析看,我国优秀短跑名将郑晨、李涛的个人技术,并没有因加强“快速前摆”的技术训练,而摆脱后蹬角度大和腾空时间长的落后技术。与世界优秀选手在技术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快速前摆”技术的怀疑和对“后蹬膝关节不充分蹬直”技术的重新认识。
2、短跑的专门练习内容陈旧
众所周知,只有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和正确选择各种专门练习的方法,才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采用的专门练习仍然是50年代的陈旧内容,如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等。实践证明长期使用这些分解技术的专门练习,将导致运动员动作僵硬、技术脱节以及股后肌肉群容易被拉伤等不良现象,为此,短跑的专门练习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更新换代。
二、动作特点及要求
1、动作要求
要求摆腿屈膝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盆骨前转动幅度加大,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踝关节。
2、动作特点
屈蹬式技术动作幅度小,后蹬速度快,支撑时间短,支撑与腾空时间更趋十合理,利于步频的提高。屈蹬式技术利于人体水平位移速度,提高了跑的向前性。屈蹬式技术的屈蹬动作,使腿部肌肉储存了一定律性能量,不易过度地拉长腿部肌肉而致受伤。
三、“屈蹬式”技术的科学依据
1、“屈蹬式”技术解剖学原理
“屈蹬式”技术从解剖学角度讲是指膝关节具有一定的角度,而髋、踝关节充分伸展的后蹬技术。该技术完全符合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对重心前移没有影响,另外,人的任何运动都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以肌肉收缩为动力而产生的,上述分析足以说明:“屈蹬式”短跑技术符合人体的解剖学特点。
2、“屈蹬式”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屈蹬式”短跑技术有利于大腿的快速前摆,“屈蹬”时,由于屈膝送髋且膝关节基本固定,使得股直肌和髂腰肌被动拉长收缩得到了适宜的初长度,从而在后继动作的固定收缩时,能产生最大的肌力,所以摆腿动作有力。由于足蹬离地面刹那,膝关节具有一定的曲度,故使得转动半径一开始就较小,这样,就可避免肌肉做无用功,充分利用肌肉的收缩力量,快速省力地完成前摆动作。“屈蹬式” 短跑技术有利于减小后蹬角,并可协调步幅与步频的关系,从动作观察中发现:在后蹬阶段,如果阻止膝关节过分后伸,即可使小腿与地面保持较小的夹角。后蹬时间相对减少,进而支撑时间也相对减少。这就实现了在步频相对稳定或稍有增加的情况下而增大步幅的目的。
四、正确理解“屈蹬式”技术
“屈蹬式”技术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场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短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它的优点在于蹬离腿膝关节的屈度加大,促使髋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膝关节的运动幅度,使重心移过支点的速度相对加快,并且使一定的重力矩值与最大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匹配,从而使身体前移的技术更为经济实效。
“屈蹬式”技术关键在于大小腿的快速折叠,而不是前摆速度,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大小腿折叠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前摆时阻力臂的大小。折叠角度越小,前摆阻力臂越小,而前摆时的角速度就越大,那么大腿带动小腿前摆的速度也就加快。
结论与建议:
1、提高对“屈蹬式”技术的全面认识,转变以“前摆”为主的指导思想,在改进技术动作的同时,要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具体分析。
2、加强腿部屈、伸肌群及多关节肌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练习,并注意股后肌群与股前肌群力量的协调发展。
3、创立与现代短跑“屈蹬式”技术相吻合的专门练习。其目的是为了与现代短跑技术结构更为接近。
总之,“屈蹬式”技术的完整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确立快速折叠的指导思想,创建适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现代短跑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永虎.对短跑后蹬技术的再认识.沈阳体育学院报[J].1999-11-23,10(2):21-22.
[2] 王鲁克.对短跑后蹬理论中几个传统观念质疑。百家争鸣[J].2000-2-5,11(12):21-23.
[3] 魏永红.后蹬力对途中跑整体动作及跑速的影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2004-5,25(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