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四大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测度

2014-03-04付启来陈秉谱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泰尔指数

付启来+陈秉谱

内容摘要:本文为分析甘肃省人均收入的区域差异,将甘肃省根据社会经济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基于极差、标准差、相对极差、分异系数指标并结合泰尔指数对2000-2010年甘肃省四大区域内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四大地区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分析和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及原因,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泰尔指数作为区域差异分析较为常用的方法因其可分解性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刘金东等(2011)对泰尔T指数进行包含地带省、市、县的三阶嵌套分解,对1998-2006年我国27个省、自治区共计2716个县级单位进行分析;李 等(2008)利用泰尔指数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得出了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处在增速不断扩大的增长过程;耿斌等(2011)以河北省为例采用泰尔指数方法度量了1999-2008年河北县域经济差距,并进行了地区分解,得出县域经济的差距是由地市间差距和地市内差距共同推动的结论。甘肃省是一个欠发达的西部内陆省份,地域辽阔狭长,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目前研究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多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探寻造成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马晓丽、夏芸(2008)用泰尔指数探讨了甘肃省区域收入差距,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探寻造成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也有学者通过基尼系数和MLD指数等得出了相似结论,认为甘肃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

研究区概况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东靠陕西,东北和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联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国接壤。地貌形态复杂,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原因也随之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甘肃省自然以及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将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相似的地方划分为相同的区域,以便于分析各区域人均收入差距,使分析结果更趋于科学。按照地理和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以县为单位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分别为黄土高原类型区、甘南高原类型区、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类型区。详细划分见表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此可以用GDP来衡量所研究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大小。但是每个地区的GDP和当地的人口、面积是有联系的,如果单纯地比较GDP数值,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地区经济差异的实际情况,因此采用以人均GDP为主要测度指标。即将衡量地区经济差异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客观实际。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甘肃年鉴》(2007-2009 年)和《甘肃发展年鉴》(2010 年)。

(二)研究方法

绝对指标。绝对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等级水平差异,其变动趋势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绝对指标的极差和区域标准差,以反映甘肃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

极差:R=Ymax-Ymin,Ymax是四个区域中人均GDP的最大值;Ymin是四个区域中人均GDP的最小值。

,式中:s为区域标准差;Yi为各个区域的人均GDP;为甘肃当年全省人均GDP;n为区域个数。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主要受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可以反映地区间相对经济发展差异,体现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性。因此,本文既选取绝对指标的极差和区域标准差,又选取了相对指标中的相对极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来测量甘肃区域经济差异。

相对极差:

加权变异系数:

式中:V为加权变异系数;Xi为各区域的GDP;X为甘肃的GDP。

泰尔指数。为了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更好的了解影响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贡献情况等,采用了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来进行测度。

=组间差距+组内差距

式中:T表示甘肃泰尔指数;i是按照某种特征划分的组数,即:i=4(黄土高原类型区、甘南高原类型区、河西绿洲农业区、陇南山地丘陵类型区);Ni是第i组的收入在所研究总体(甘肃)的收入中所占有的比重。

式中:Ti是指未加权的组内泰尔指数;ni是第i组人口,nij是第i组中第j市的人口;wi是第i组收入,wij是第i组中j市的收入;∑Ni×Ti是加权组内泰尔指数。

类似的,如果以收入作为比重,则有:

=组间差距+组内差距

式中:

为反应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把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定义为:

组间贡献率=组间差距/T

组内贡献率=组内差距/T

当一个地区的收入在整个区域中收入所占的份额与该地区人口在整个区域中人口的份额相等,即Ni=Wi,,则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差异完全均等,此时的泰尔指数值为0;当收入份额很大而人口份额很小,表明整个区域的收入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差异非常大,泰尔指数趋近于1;泰尔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越大。

结果分析

(一)指标分析

不论是从绝对指标的极差和标准差,还是从相对指标的相对极差和加权变异系数地计算结果来看,甘肃四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在11年中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见图1、图3),同四区域的人均GDP的变化趋势一致。

从图2人均GDP变化的4条曲线中,可以发现四大地区的人均GDP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体呈逐渐扩大且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且四大经济区彼此之间的差距也从2001年开始呈迅速扩大趋势,这和绝对指标极差和标准差上的表现是相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1999年中央政府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河西地区和黄土高原区利用资源优势,逐渐拉大了与陇南和甘南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标准差反映了各区域人均GDP和全省人均GDP之间差距的大小,比极差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差异。甘肃四个区域之间的标准差由2000年的1608逐年增加到2011年的7455,11年间增长了近五倍。这充分说明甘肃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endprint

从图3相对指标RHL和加权变异系数上来看,2000-2010年相对极差总体平缓,小幅增加,并从2007年开始略有下降趋势。而加权变异系数在报告期一直呈上升态势,表明区域经济差异逐年扩大且上升幅度呈增大趋势。其中2003-2007年间出现大幅增长,2007-2010年则略有下降。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看,2008年、2010年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出现了突增,部分是因为在这两年内,除全球金融危机外,甘肃省还遭遇了地震、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灾害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会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

(二)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

泰尔指数。以划分的甘肃省四个区域人口和GDP分别占甘肃总人口和GDP的份额为权数,测算出甘肃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详见表2),可看出,2000-2008年,甘肃的区域经济差异呈总体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区域经济差异开始下降。2000年甘肃的泰尔指数为0.166510,到2008年已增加至0.209077,是2000年的1.26倍。表明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四区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分析得知,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0.209077到2010年的0.182750,由不断增加变为开始减小,说明2008年以来,甘肃省GDP在区域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并通过中央、省级政府投资的引导和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发展,其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的差距在不断减小。这为甘肃省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给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

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贡献率。通过对甘肃区域经济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测算发现,无论是以人口权重或是以收入权重计算的组间贡献率均低于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大多在10%以上,而组内贡献率则多在80%以上,具体见表3。可见,甘肃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组内差距造成,政府要完成缩小甘肃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目标,必须始终以缩小四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差距为主要任务。

在以收入为权数计算的组内泰尔指数中,发现黄土高原区的内部差异在四大区域中是最大的,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依次降低,甘南高原最小(见图4)。进一步分析,除黄土高原区和甘南高原区明显处于图中最高和最低位置外,2007年河西绿洲农业区的经济差异开始出现突然增大的趋势,说明河西绿洲农业地区各县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趋势;而同期,陇南山地丘陵区和甘南高原区的经济差异一直保持在0.006-0.007之间,11年之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陇南和甘南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基数相当,差异不大且变化不大。

以人口为权数测度的组内泰尔指数的变化比较复杂(见图5),总体来说2000-2010年黄土高原区的经济差异在四区域中最大,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依次减少,甘南高原区最小。其中河西绿洲农业区的组内经济差异曲线上升速度最快,而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则平缓发展近似直线。可以发现,以人口为权数的组内经济差异不管是哪个区都没有出现增大的趋势。2007年后,黄土高原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开始逐步缩小,而2009年开始,河西绿洲农业区、陇南山地丘陵区和甘南高原区的组内经济差异也开始缩小。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四大地区经济收入差距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肃省四大经济地区收入差距呈总体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甘肃省四大经济区极差、标准差、相对极差和变异系数的综合分析发现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步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0-2010年甘肃省四大区域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通过对经济收入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分析,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四区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分析得知,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0.209077到2010年的0.182750,由不断增加变为开始减小,四大区域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四大区域经济收入的差距主要是由组内差异引起;通过分解泰尔指数,发现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实际上是由组内经济差异造成的,无论是以人口权重或是以收入权重计算的组间贡献率均低于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大多在10%以上,而组内贡献率则多在80%以上。各区域内部差异变化分异明显。通过对区域内部各县区经济收入泰尔指数的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区和河西绿洲农业区内部各县经济收入差距有所减小,而陇南高原区和甘南高原区内部各县区经济收入差距变化不大。

(二)讨论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但是经济差距不应过大,非理性地扩大区域经济差距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居民福利的提高,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福利的改进,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此要关注如何减小甘肃区域经济差距,使其逐步回归到理性的范围。现阶段重点关注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增长速度。

针对以上结果甘肃应加快以兰州为中心,兰州白银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主要平台和全国重要的制造化工基地、区域性商贸金融城市和科教文化中心,西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开放性经济区,充分发挥兰白的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在甘肃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陇东地区的庆阳、平凉,要充分发挥工农业基础较好,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逐步建成甘肃省重要的煤化工、石油化工基地和特色农业种植与加工基地。河西地区的嘉峪关、金昌,要充分发挥矿产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精深加工,建成西北地区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张掖、武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做好绿洲农业,大力发展育种产业;酒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做好风能产业。陇南低山丘陵地区,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带、油料生产加工基地和劳务培训输出基地。甘南高原区,利用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草原畜牧经济,降低与本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程度。

参考文献:

1.刘旗,李 .河南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05)

2.刘金东,靳连峰.基于泰尔指数嵌套分解的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1(1)

3.李 ,陶向伟,刘旗.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

4.耿斌,朱云飞.基于泰尔指数的县域经济差距度量与地区分解—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32)

5.曹子坚,马晓丽.区域收入差距的广义熵指数的测度与分解—以甘肃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8(9)

6.马晓丽,夏芸.基于泰尔指数的甘肃区域收入差距比较[J].价格月刊,2008(2)

7.梁亚民,臧海明,朱晓静.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与演变方式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6

8.翟彬,聂华林,杨向飞.不同收入来源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

作者简介:

付启来(1987-),男,河南固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陈秉谱(1965-),男,甘肃环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林经济管理,项目投资活动分析。本文通讯作者。endprint

从图3相对指标RHL和加权变异系数上来看,2000-2010年相对极差总体平缓,小幅增加,并从2007年开始略有下降趋势。而加权变异系数在报告期一直呈上升态势,表明区域经济差异逐年扩大且上升幅度呈增大趋势。其中2003-2007年间出现大幅增长,2007-2010年则略有下降。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看,2008年、2010年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出现了突增,部分是因为在这两年内,除全球金融危机外,甘肃省还遭遇了地震、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灾害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会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

(二)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

泰尔指数。以划分的甘肃省四个区域人口和GDP分别占甘肃总人口和GDP的份额为权数,测算出甘肃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详见表2),可看出,2000-2008年,甘肃的区域经济差异呈总体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区域经济差异开始下降。2000年甘肃的泰尔指数为0.166510,到2008年已增加至0.209077,是2000年的1.26倍。表明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四区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分析得知,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0.209077到2010年的0.182750,由不断增加变为开始减小,说明2008年以来,甘肃省GDP在区域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并通过中央、省级政府投资的引导和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发展,其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的差距在不断减小。这为甘肃省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给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

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贡献率。通过对甘肃区域经济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测算发现,无论是以人口权重或是以收入权重计算的组间贡献率均低于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大多在10%以上,而组内贡献率则多在80%以上,具体见表3。可见,甘肃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组内差距造成,政府要完成缩小甘肃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目标,必须始终以缩小四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差距为主要任务。

在以收入为权数计算的组内泰尔指数中,发现黄土高原区的内部差异在四大区域中是最大的,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依次降低,甘南高原最小(见图4)。进一步分析,除黄土高原区和甘南高原区明显处于图中最高和最低位置外,2007年河西绿洲农业区的经济差异开始出现突然增大的趋势,说明河西绿洲农业地区各县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趋势;而同期,陇南山地丘陵区和甘南高原区的经济差异一直保持在0.006-0.007之间,11年之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陇南和甘南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基数相当,差异不大且变化不大。

以人口为权数测度的组内泰尔指数的变化比较复杂(见图5),总体来说2000-2010年黄土高原区的经济差异在四区域中最大,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依次减少,甘南高原区最小。其中河西绿洲农业区的组内经济差异曲线上升速度最快,而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则平缓发展近似直线。可以发现,以人口为权数的组内经济差异不管是哪个区都没有出现增大的趋势。2007年后,黄土高原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开始逐步缩小,而2009年开始,河西绿洲农业区、陇南山地丘陵区和甘南高原区的组内经济差异也开始缩小。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四大地区经济收入差距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肃省四大经济地区收入差距呈总体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甘肃省四大经济区极差、标准差、相对极差和变异系数的综合分析发现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步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0-2010年甘肃省四大区域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通过对经济收入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分析,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四区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分析得知,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0.209077到2010年的0.182750,由不断增加变为开始减小,四大区域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四大区域经济收入的差距主要是由组内差异引起;通过分解泰尔指数,发现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实际上是由组内经济差异造成的,无论是以人口权重或是以收入权重计算的组间贡献率均低于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大多在10%以上,而组内贡献率则多在80%以上。各区域内部差异变化分异明显。通过对区域内部各县区经济收入泰尔指数的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区和河西绿洲农业区内部各县经济收入差距有所减小,而陇南高原区和甘南高原区内部各县区经济收入差距变化不大。

(二)讨论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但是经济差距不应过大,非理性地扩大区域经济差距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居民福利的提高,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福利的改进,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此要关注如何减小甘肃区域经济差距,使其逐步回归到理性的范围。现阶段重点关注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增长速度。

针对以上结果甘肃应加快以兰州为中心,兰州白银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主要平台和全国重要的制造化工基地、区域性商贸金融城市和科教文化中心,西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开放性经济区,充分发挥兰白的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在甘肃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陇东地区的庆阳、平凉,要充分发挥工农业基础较好,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逐步建成甘肃省重要的煤化工、石油化工基地和特色农业种植与加工基地。河西地区的嘉峪关、金昌,要充分发挥矿产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精深加工,建成西北地区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张掖、武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做好绿洲农业,大力发展育种产业;酒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做好风能产业。陇南低山丘陵地区,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带、油料生产加工基地和劳务培训输出基地。甘南高原区,利用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草原畜牧经济,降低与本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程度。

参考文献:

1.刘旗,李 .河南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05)

2.刘金东,靳连峰.基于泰尔指数嵌套分解的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1(1)

3.李 ,陶向伟,刘旗.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

4.耿斌,朱云飞.基于泰尔指数的县域经济差距度量与地区分解—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32)

5.曹子坚,马晓丽.区域收入差距的广义熵指数的测度与分解—以甘肃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8(9)

6.马晓丽,夏芸.基于泰尔指数的甘肃区域收入差距比较[J].价格月刊,2008(2)

7.梁亚民,臧海明,朱晓静.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与演变方式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6

8.翟彬,聂华林,杨向飞.不同收入来源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

作者简介:

付启来(1987-),男,河南固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陈秉谱(1965-),男,甘肃环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林经济管理,项目投资活动分析。本文通讯作者。endprint

从图3相对指标RHL和加权变异系数上来看,2000-2010年相对极差总体平缓,小幅增加,并从2007年开始略有下降趋势。而加权变异系数在报告期一直呈上升态势,表明区域经济差异逐年扩大且上升幅度呈增大趋势。其中2003-2007年间出现大幅增长,2007-2010年则略有下降。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看,2008年、2010年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出现了突增,部分是因为在这两年内,除全球金融危机外,甘肃省还遭遇了地震、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灾害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会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

(二)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

泰尔指数。以划分的甘肃省四个区域人口和GDP分别占甘肃总人口和GDP的份额为权数,测算出甘肃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详见表2),可看出,2000-2008年,甘肃的区域经济差异呈总体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区域经济差异开始下降。2000年甘肃的泰尔指数为0.166510,到2008年已增加至0.209077,是2000年的1.26倍。表明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四区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分析得知,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0.209077到2010年的0.182750,由不断增加变为开始减小,说明2008年以来,甘肃省GDP在区域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并通过中央、省级政府投资的引导和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发展,其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的差距在不断减小。这为甘肃省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给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

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贡献率。通过对甘肃区域经济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测算发现,无论是以人口权重或是以收入权重计算的组间贡献率均低于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大多在10%以上,而组内贡献率则多在80%以上,具体见表3。可见,甘肃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由组内差距造成,政府要完成缩小甘肃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目标,必须始终以缩小四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差距为主要任务。

在以收入为权数计算的组内泰尔指数中,发现黄土高原区的内部差异在四大区域中是最大的,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依次降低,甘南高原最小(见图4)。进一步分析,除黄土高原区和甘南高原区明显处于图中最高和最低位置外,2007年河西绿洲农业区的经济差异开始出现突然增大的趋势,说明河西绿洲农业地区各县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趋势;而同期,陇南山地丘陵区和甘南高原区的经济差异一直保持在0.006-0.007之间,11年之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陇南和甘南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基数相当,差异不大且变化不大。

以人口为权数测度的组内泰尔指数的变化比较复杂(见图5),总体来说2000-2010年黄土高原区的经济差异在四区域中最大,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依次减少,甘南高原区最小。其中河西绿洲农业区的组内经济差异曲线上升速度最快,而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地丘陵区则平缓发展近似直线。可以发现,以人口为权数的组内经济差异不管是哪个区都没有出现增大的趋势。2007年后,黄土高原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开始逐步缩小,而2009年开始,河西绿洲农业区、陇南山地丘陵区和甘南高原区的组内经济差异也开始缩小。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四大地区经济收入差距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肃省四大经济地区收入差距呈总体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甘肃省四大经济区极差、标准差、相对极差和变异系数的综合分析发现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步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0-2010年甘肃省四大区域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通过对经济收入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分析,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四区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加大。同时进一步分析得知,泰尔指数从2008年的0.209077到2010年的0.182750,由不断增加变为开始减小,四大区域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四大区域经济收入的差距主要是由组内差异引起;通过分解泰尔指数,发现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实际上是由组内经济差异造成的,无论是以人口权重或是以收入权重计算的组间贡献率均低于组内贡献率。组间贡献率大多在10%以上,而组内贡献率则多在80%以上。各区域内部差异变化分异明显。通过对区域内部各县区经济收入泰尔指数的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区和河西绿洲农业区内部各县经济收入差距有所减小,而陇南高原区和甘南高原区内部各县区经济收入差距变化不大。

(二)讨论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但是经济差距不应过大,非理性地扩大区域经济差距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居民福利的提高,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福利的改进,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此要关注如何减小甘肃区域经济差距,使其逐步回归到理性的范围。现阶段重点关注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增长速度。

针对以上结果甘肃应加快以兰州为中心,兰州白银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主要平台和全国重要的制造化工基地、区域性商贸金融城市和科教文化中心,西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开放性经济区,充分发挥兰白的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在甘肃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陇东地区的庆阳、平凉,要充分发挥工农业基础较好,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逐步建成甘肃省重要的煤化工、石油化工基地和特色农业种植与加工基地。河西地区的嘉峪关、金昌,要充分发挥矿产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精深加工,建成西北地区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张掖、武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做好绿洲农业,大力发展育种产业;酒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做好风能产业。陇南低山丘陵地区,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带、油料生产加工基地和劳务培训输出基地。甘南高原区,利用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草原畜牧经济,降低与本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程度。

参考文献:

1.刘旗,李 .河南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05)

2.刘金东,靳连峰.基于泰尔指数嵌套分解的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1(1)

3.李 ,陶向伟,刘旗.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

4.耿斌,朱云飞.基于泰尔指数的县域经济差距度量与地区分解—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32)

5.曹子坚,马晓丽.区域收入差距的广义熵指数的测度与分解—以甘肃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8(9)

6.马晓丽,夏芸.基于泰尔指数的甘肃区域收入差距比较[J].价格月刊,2008(2)

7.梁亚民,臧海明,朱晓静.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与演变方式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6

8.翟彬,聂华林,杨向飞.不同收入来源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

作者简介:

付启来(1987-),男,河南固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陈秉谱(1965-),男,甘肃环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林经济管理,项目投资活动分析。本文通讯作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泰尔指数
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时空变化研究
异质性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变动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测算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差异及生产效率分析研究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测评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