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休闲服务供给的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4-03-04黄安定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

黄安定

内容摘要:目前由国家主导的国民休闲已经启动,中国13亿人口即将跨入国民休闲时代。本文从中外休闲的发展历程、中外休闲研究机构、休闲服务组织、休闲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我国休闲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外休闲 发展历程 休闲组织 休闲教育

休闲、休闲服务供给的概念

(一)休闲

英文中的休闲(leisure)一词由拉丁词“licere”转化而来,从词源上看,leisure可被视作licence(许可)和liberty(自由)的合成词,亦即“被允许”,指的是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布莱特比尔把休闲定义为自由决定的时间,葛拉齐亚把休闲定义为“对要履行的必然性的一种摆脱”。纽林格认为“休闲感有,且只有一个判据,那便是心之自由感。只要一种行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不受压抑的,那它就是休闲的”。这是从行事的自由角度的定义,这成为西方一直比较传统的和流行的休闲定义。《休闲宪章》指出:所谓休闲就是人们在完成工作和其他任务之后,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所进行的活动,是以补偿性活动为基础的活动。

我国国内学者楼嘉军(2000)认为休闲指个人闲暇时间的总称,也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科学合理的使用;而胡伟希(2004)认为休闲不仅仅是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的娱乐与放松,它其实是一种积极有为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程遂营把休闲的主要目的总结为六种类型:寻求快乐、摆脱工作、新体验、联络朋友、获得某种东西,以及消磨时间。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更倾向于纽林格的观点,认为休闲是一种思想状态,是个人在闲暇时间摆脱外在压力和束缚,自由的选择、自愿的参与能让自己感受到愉快和满意的活动。当个体能从活动中感受到一种自由、快乐、放松、满足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一种休闲状态。

(二)休闲服务供给

休闲服务的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休闲服务的生产者在各种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提供的某种休闲服务的数量。休闲服务供给的渠道主要有自我供给、私人部门供给、公共部门供给、志愿性部门供给和国际供给(卿前龙,2005)。一个完整的休闲服务供给体系应该由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商业部门共同组成。政府主要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休闲文化场所,鼓励、普及休闲教育。通过休闲提升全民健康和社会福利;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和项目重在促进社会关系融洽、克服社会隔绝、关注特别群体和特别事业、实现个体社会价值;商业企业是最活跃、最敏锐、最广泛、最先进、最专业的休闲服务供给者,满足个体多样化、个性化的休闲需求。三者的社会资源和优势不同,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妍,2006)。本文探讨的中外休闲服务供给也主要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商业部门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中外休闲研究概述

(一)国外休闲研究概述

普遍的观点认为,凡勃伦1899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标志着休闲学正式在美国诞生。20世纪60年代前国外休闲研究主要关注休闲现象,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城市休闲问题,尤其是城市中“有闲阶级”的休闲问题。1952年,世界休闲组织(WLO)成立,这是一家全球性的非官方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休闲大会。1970年,在联合国的援助下,在比利时召开了首次国际休闲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这是人类第一次以国际宪章的形式对个人的休闲权利加以确认、尊重和保护。上世纪60年代以后,休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许多学者开始注重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对休闲的本质加以揭示。上世纪80年代后,很多国家把发展休闲产业作为拉动需求、增加就业的重要措施加以实施,休闲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产业。与此相适应,理论界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休闲,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了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研究中来。图1是1930年以来美国开设公园和娱乐休闲课程的大学数量的增长情况。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对西方休闲研究影响较大的人物及著作,主要有:美国心理学家席齐克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于1990年发表了对休闲心理学影响深远的专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此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休闲体验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的S·依索-赫拉(S·E·Iso-Ahola)于1980年发表了《休闲与娱乐的社会心理学》,提出根据两个变量—自由选择与内在动机把人们工作外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必需的非工作活动、自由时间的活动、休闲活动。把休闲作为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从整体上加以考察的主要有KPalna的《美国的休闲》(1960),Vickerman的《休闲和娱乐的经济学分析》(1975)则是较早对娱乐休闲进行专门经济学分析的文献;Burton(1982)对政府在公共休闲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Garttno&Taylor(1985)重点分析了运动和娱乐休闲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当代社会发展运动和娱乐休闲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Torkildsen(1986)对休闲和娱乐活动管理和人们对休闲服务要求类型展开分析;Cushman(1986)讨论了影响人们休闲方式选择的主要外部因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杰弗瑞·戈比的《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从未来学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休闲对经济的影响。Wo1Sey&Abrmas的《理解休闲和运动产业》(2001)对休闲和运动产业进行了介绍,并重点讨论了休闲供给者、休闲和运动市场、休闲和运动组织管理等问题,而Wi1Son的《休闲经济学》(2003)则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休闲产业的特点、休闲需求、休闲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休闲产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意味着休闲经济学己经成为经济学中重要分支学科。

(二)国内休闲研究概述

在中国,把休闲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有了很大的增加,休闲开始成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末,李江帆创立了第三产业经济学,为服务研究包括休闲服务研究建立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王雅林、董鸿扬主编的《闲暇社会学》(1992),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休闲的专著,开启了中国休闲学研究的先河;1996年,于光远在一次题为《论普遍有闲的社会》(1996)谈话中指出“争取有闲是生产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他指出,人们对休闲的需求将使休闲业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部门;成思危(2003)则讨论了知识经济时代与人的休闲方式变革的问题。endprint

不过,休闲经济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是在1999年国家宣布增加公众节假日的天数后,休闲消费的效应开始显现,有关休闲消费、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理论探讨也开始较多地出现,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马惠娣(2000)、何崇仁和胡适耕(2003)、郭鲁芳(2004)等。鉴于休闲经济重要性的提升,2000年“中国休闲产业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休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中心议题,就休闲产业在中国、休闲组织的变化及服务管理的新观念、休闲项目的开发与创新、休闲产业与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2000年,在马惠娣等人的组织下,云南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包括《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你生命中的休闲》、《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在内的“休闲研究译丛”系列丛书,对美国休闲学研究中最新的、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介绍。继这套丛书后,马惠娣于2005年又组织出版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第一辑),其中包括于光远先生的《论普遍有闲的社会》,陈鲁直的《民闲论》,马惠娣的《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和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几乎在同一时期,田松青的《休闲经济》和李仲广、卢昌崇的《基础休闲学》也相继问世,从而全面展示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的最新成果。

国外休闲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

(一)由政府牵头的公共部门的休闲服务供给

第一,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自上而下职责分明,公益导向明确。由表1可知,联邦政府作为最高机构,管理着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国家自然资源,也负责提供借助这些资源可以开展的户外休闲活动,另外它也是政府资金最大和最主要的提供者。州政府除管理州一级的自然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户外活动项目外,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协调者,通过立法和帮助保证联邦政府的休闲政策和计划以及政府资金在当地政府得到最好的落实和利用。地方政府是最有力的休闲服务供给者,负责完整的休闲空间规划,提供最具体的休闲场所和设施,帮助社区组织各种休闲项目,负责休闲服务的教育、推广和宣传(可妍,2006)。第二,从表2英格兰和威尔士地方政府在部分休闲项目上的投入可以看出,越是面向公众的休闲项目,投入越多。

(二)非营利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

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一般只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卿前龙,2005)。在休闲服务供给上,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三类:青少年服务组织、宗教组织和服务特别群体的社会组织(见表3)。

(三)商业团体的休闲服务供给

商业组织是休闲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将近九成的休闲消费是发生在商业部门,提供相关休闲服务的行业也是国外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见表4)。

中国休闲服务供给

(一)政府的休闲服务供给

在考量中国政府对休闲服务的供给时,突出问题表现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占据了最主要的内容,在休闲活动涉及的相关领域,旅游、文化、传媒、体育、教育、社会福利、非营利组织等方面,政府部门都有涉及,然而这些部门的功能都在于休闲服务管理,而不在休闲服务供给(可妍,2006),见表5。在中央政府下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乃至更下一级的市、县、镇、乡政府下,也基本是相同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其职能都是行政管理为主。这和国外政府肩负了大量户外休闲活动资源供给的职能差异很大。另外,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和园林绿地等重要文化休闲场所的人均拥有量太低,以2003年为例,每百万人仅有艺术表演团体203个,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1.17个,如此低的比例显然不能满足人们正常使用的需要,也限制了人们的休闲活动选择(可妍,2006)。

(二)民间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

目前中国的志愿性非盈利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主要体现在上述机构下属的社会团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领域和以形形色色以俱乐部形式存在的各种组织。从现实的发展情况看,中国目前存在的各类社团组织多是从政府的原事业单位转变而来,一方面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另一方面人员加入设有门槛,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加入基本没有可能,大众参与的广度不够;再则,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经过20多年的宣传、推广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参与比例仍然很低。

(三)商业团体供给

我国与国外商业团体提供的休闲服务供给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经营性休闲娱乐场所居多,公益性设施少。虽然近年来人们收入增长较快,但是总体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平均消费能力十分低下。大部分工薪阶层、农村居民没有能力在经营性休闲娱乐场所特别是中高档场所消费。这就造成了休闲服务供给的结构性不足,一方面是商业性休闲服务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满足(范任娟,2008)。另外,休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许多新的行业不断产生,这些行业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能力很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消费的增长。商业性休闲服务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造成了供需之间明显的矛盾。

启示与建议

树立Leisure for all(全民休闲)意识。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具体的、符合本地发展的休闲政策与法规,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休闲体验的环境,引导、培养当地居民的休闲意识,使他们在体验中认识休闲,使其树立正确的休闲观,提高人们休闲活动的技能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公众休闲生活质量。设立政府休闲管理机构。世界各发达国家都设立有娱乐公园等相关休闲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促进政府休闲服务供给、优化服务质量、科学决策休闲项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建立不同层次休闲服务专业化站点,站点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公众提供休闲服务信息和专业化技能指导,营造舒适安全的休闲娱乐环境。

成立休闲研究组织。政府应鼓励建立多层次专业化休闲研究机构,就像北美国家对休闲研究的分类那样,将休闲研究的内容细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对人类有价值的休闲资源。另外,应增加休闲学术期刊的种类和研究范围,为研究人员提供表达他们休闲研究思想的平台(谭建共等,2011)。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著,马惠娣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可妍.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5

4.范任娟.休闲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

5.谭建共,王新卉.北美国家休闲专业化发展之路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endprint

不过,休闲经济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是在1999年国家宣布增加公众节假日的天数后,休闲消费的效应开始显现,有关休闲消费、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理论探讨也开始较多地出现,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马惠娣(2000)、何崇仁和胡适耕(2003)、郭鲁芳(2004)等。鉴于休闲经济重要性的提升,2000年“中国休闲产业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休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中心议题,就休闲产业在中国、休闲组织的变化及服务管理的新观念、休闲项目的开发与创新、休闲产业与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2000年,在马惠娣等人的组织下,云南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包括《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你生命中的休闲》、《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在内的“休闲研究译丛”系列丛书,对美国休闲学研究中最新的、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介绍。继这套丛书后,马惠娣于2005年又组织出版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第一辑),其中包括于光远先生的《论普遍有闲的社会》,陈鲁直的《民闲论》,马惠娣的《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和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几乎在同一时期,田松青的《休闲经济》和李仲广、卢昌崇的《基础休闲学》也相继问世,从而全面展示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的最新成果。

国外休闲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

(一)由政府牵头的公共部门的休闲服务供给

第一,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自上而下职责分明,公益导向明确。由表1可知,联邦政府作为最高机构,管理着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国家自然资源,也负责提供借助这些资源可以开展的户外休闲活动,另外它也是政府资金最大和最主要的提供者。州政府除管理州一级的自然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户外活动项目外,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协调者,通过立法和帮助保证联邦政府的休闲政策和计划以及政府资金在当地政府得到最好的落实和利用。地方政府是最有力的休闲服务供给者,负责完整的休闲空间规划,提供最具体的休闲场所和设施,帮助社区组织各种休闲项目,负责休闲服务的教育、推广和宣传(可妍,2006)。第二,从表2英格兰和威尔士地方政府在部分休闲项目上的投入可以看出,越是面向公众的休闲项目,投入越多。

(二)非营利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

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一般只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卿前龙,2005)。在休闲服务供给上,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三类:青少年服务组织、宗教组织和服务特别群体的社会组织(见表3)。

(三)商业团体的休闲服务供给

商业组织是休闲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将近九成的休闲消费是发生在商业部门,提供相关休闲服务的行业也是国外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见表4)。

中国休闲服务供给

(一)政府的休闲服务供给

在考量中国政府对休闲服务的供给时,突出问题表现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占据了最主要的内容,在休闲活动涉及的相关领域,旅游、文化、传媒、体育、教育、社会福利、非营利组织等方面,政府部门都有涉及,然而这些部门的功能都在于休闲服务管理,而不在休闲服务供给(可妍,2006),见表5。在中央政府下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乃至更下一级的市、县、镇、乡政府下,也基本是相同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其职能都是行政管理为主。这和国外政府肩负了大量户外休闲活动资源供给的职能差异很大。另外,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和园林绿地等重要文化休闲场所的人均拥有量太低,以2003年为例,每百万人仅有艺术表演团体203个,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1.17个,如此低的比例显然不能满足人们正常使用的需要,也限制了人们的休闲活动选择(可妍,2006)。

(二)民间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

目前中国的志愿性非盈利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主要体现在上述机构下属的社会团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领域和以形形色色以俱乐部形式存在的各种组织。从现实的发展情况看,中国目前存在的各类社团组织多是从政府的原事业单位转变而来,一方面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另一方面人员加入设有门槛,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加入基本没有可能,大众参与的广度不够;再则,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经过20多年的宣传、推广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参与比例仍然很低。

(三)商业团体供给

我国与国外商业团体提供的休闲服务供给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经营性休闲娱乐场所居多,公益性设施少。虽然近年来人们收入增长较快,但是总体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平均消费能力十分低下。大部分工薪阶层、农村居民没有能力在经营性休闲娱乐场所特别是中高档场所消费。这就造成了休闲服务供给的结构性不足,一方面是商业性休闲服务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满足(范任娟,2008)。另外,休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许多新的行业不断产生,这些行业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能力很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消费的增长。商业性休闲服务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造成了供需之间明显的矛盾。

启示与建议

树立Leisure for all(全民休闲)意识。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具体的、符合本地发展的休闲政策与法规,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休闲体验的环境,引导、培养当地居民的休闲意识,使他们在体验中认识休闲,使其树立正确的休闲观,提高人们休闲活动的技能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公众休闲生活质量。设立政府休闲管理机构。世界各发达国家都设立有娱乐公园等相关休闲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促进政府休闲服务供给、优化服务质量、科学决策休闲项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建立不同层次休闲服务专业化站点,站点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公众提供休闲服务信息和专业化技能指导,营造舒适安全的休闲娱乐环境。

成立休闲研究组织。政府应鼓励建立多层次专业化休闲研究机构,就像北美国家对休闲研究的分类那样,将休闲研究的内容细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对人类有价值的休闲资源。另外,应增加休闲学术期刊的种类和研究范围,为研究人员提供表达他们休闲研究思想的平台(谭建共等,2011)。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著,马惠娣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可妍.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5

4.范任娟.休闲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

5.谭建共,王新卉.北美国家休闲专业化发展之路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endprint

不过,休闲经济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是在1999年国家宣布增加公众节假日的天数后,休闲消费的效应开始显现,有关休闲消费、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理论探讨也开始较多地出现,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马惠娣(2000)、何崇仁和胡适耕(2003)、郭鲁芳(2004)等。鉴于休闲经济重要性的提升,2000年“中国休闲产业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休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中心议题,就休闲产业在中国、休闲组织的变化及服务管理的新观念、休闲项目的开发与创新、休闲产业与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2000年,在马惠娣等人的组织下,云南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包括《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你生命中的休闲》、《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在内的“休闲研究译丛”系列丛书,对美国休闲学研究中最新的、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介绍。继这套丛书后,马惠娣于2005年又组织出版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第一辑),其中包括于光远先生的《论普遍有闲的社会》,陈鲁直的《民闲论》,马惠娣的《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和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几乎在同一时期,田松青的《休闲经济》和李仲广、卢昌崇的《基础休闲学》也相继问世,从而全面展示了中国学人休闲研究的最新成果。

国外休闲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

(一)由政府牵头的公共部门的休闲服务供给

第一,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自上而下职责分明,公益导向明确。由表1可知,联邦政府作为最高机构,管理着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国家自然资源,也负责提供借助这些资源可以开展的户外休闲活动,另外它也是政府资金最大和最主要的提供者。州政府除管理州一级的自然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户外活动项目外,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协调者,通过立法和帮助保证联邦政府的休闲政策和计划以及政府资金在当地政府得到最好的落实和利用。地方政府是最有力的休闲服务供给者,负责完整的休闲空间规划,提供最具体的休闲场所和设施,帮助社区组织各种休闲项目,负责休闲服务的教育、推广和宣传(可妍,2006)。第二,从表2英格兰和威尔士地方政府在部分休闲项目上的投入可以看出,越是面向公众的休闲项目,投入越多。

(二)非营利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

志愿性部门也被称为公益性组织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慈善组织、联合协会或俱乐部等机构组成,这类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种捐助,目的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消费最大化,它们关注的主要是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一般只向符合条件的人免费提供某些特定的休闲服务(卿前龙,2005)。在休闲服务供给上,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三类:青少年服务组织、宗教组织和服务特别群体的社会组织(见表3)。

(三)商业团体的休闲服务供给

商业组织是休闲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将近九成的休闲消费是发生在商业部门,提供相关休闲服务的行业也是国外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见表4)。

中国休闲服务供给

(一)政府的休闲服务供给

在考量中国政府对休闲服务的供给时,突出问题表现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占据了最主要的内容,在休闲活动涉及的相关领域,旅游、文化、传媒、体育、教育、社会福利、非营利组织等方面,政府部门都有涉及,然而这些部门的功能都在于休闲服务管理,而不在休闲服务供给(可妍,2006),见表5。在中央政府下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乃至更下一级的市、县、镇、乡政府下,也基本是相同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其职能都是行政管理为主。这和国外政府肩负了大量户外休闲活动资源供给的职能差异很大。另外,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和园林绿地等重要文化休闲场所的人均拥有量太低,以2003年为例,每百万人仅有艺术表演团体203个,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1.17个,如此低的比例显然不能满足人们正常使用的需要,也限制了人们的休闲活动选择(可妍,2006)。

(二)民间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

目前中国的志愿性非盈利组织的休闲服务供给主要体现在上述机构下属的社会团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领域和以形形色色以俱乐部形式存在的各种组织。从现实的发展情况看,中国目前存在的各类社团组织多是从政府的原事业单位转变而来,一方面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另一方面人员加入设有门槛,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加入基本没有可能,大众参与的广度不够;再则,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经过20多年的宣传、推广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参与比例仍然很低。

(三)商业团体供给

我国与国外商业团体提供的休闲服务供给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经营性休闲娱乐场所居多,公益性设施少。虽然近年来人们收入增长较快,但是总体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平均消费能力十分低下。大部分工薪阶层、农村居民没有能力在经营性休闲娱乐场所特别是中高档场所消费。这就造成了休闲服务供给的结构性不足,一方面是商业性休闲服务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满足(范任娟,2008)。另外,休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许多新的行业不断产生,这些行业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能力很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消费的增长。商业性休闲服务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造成了供需之间明显的矛盾。

启示与建议

树立Leisure for all(全民休闲)意识。各级政府部门应出台具体的、符合本地发展的休闲政策与法规,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休闲体验的环境,引导、培养当地居民的休闲意识,使他们在体验中认识休闲,使其树立正确的休闲观,提高人们休闲活动的技能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公众休闲生活质量。设立政府休闲管理机构。世界各发达国家都设立有娱乐公园等相关休闲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促进政府休闲服务供给、优化服务质量、科学决策休闲项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建立不同层次休闲服务专业化站点,站点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公众提供休闲服务信息和专业化技能指导,营造舒适安全的休闲娱乐环境。

成立休闲研究组织。政府应鼓励建立多层次专业化休闲研究机构,就像北美国家对休闲研究的分类那样,将休闲研究的内容细化,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对人类有价值的休闲资源。另外,应增加休闲学术期刊的种类和研究范围,为研究人员提供表达他们休闲研究思想的平台(谭建共等,2011)。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著,马惠娣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可妍.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5

4.范任娟.休闲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

5.谭建共,王新卉.北美国家休闲专业化发展之路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
三种常见的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的创新点研究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质性演进历程研究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