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

2014-03-04谭敏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人本管理

谭敏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政府部门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调整充实,因此有必要对政府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我国提出建设“廉洁、高效、勤政”的服务型政府,在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人本管理”理念就显得十分重要,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和由此带来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政府部门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人本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人本管理

相关概念释义

(一)城市化进程

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概念,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狭义上来说,城市化进程就是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而从广义上讲,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指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向农村扩张,也包括在城市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当地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化。

自2002年年底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国的人口总量总体处在低速、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所谓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指管理者(这里包括企业的经营者和政府的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切活动和思路都是围绕着“人”为中心开展的,这里不仅指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还包括充分的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政府工作人员或企业雇员)以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姿态开展工作,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与集体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认为员工的聪明才智是组织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他的开发与否、挖掘的深度决定着组织部门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组织的管理要以人为本,这包括三个层面:首先,人是复杂人,即感性又理性,最主要是要挖掘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构造良好的组织内部环境,促进人的发展,同时实现组织的发展。其次,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可以协调并达成一致的,组织可以演变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使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最后,组织的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满足员工的需求,使企业目标同时体现个人的利益和目标。

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自文艺复兴时代就出现了,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长期压抑人作为个体的发展,因此显得比较薄弱,人本主义的理念也是近几年才逐渐被接受并流行开来,因此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联系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对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府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显得格外重要。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

(一)政府职能的转变

对于我国来说,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一些农村在实现城镇化后,原来的政府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基层政府职能相应转变,政府要不断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已经为决策者和群众所认可。首先政府应该转变观念,过去的政府是万能型政府,什么都在管,但什么都管的不深、不细,最终的结果是政府受累,百姓不满,现在政府要转变职能,从旧思想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包括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构筑防范和化解矛盾的有效调节机制,同时要提高劳动者就业服务保障,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次政府要转变工作方式,从过去的“衙门”式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转变为向群众靠拢,主动到百姓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从过去的出现问题后解决问题,转变为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二)职能转变下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我国的发展存在特殊性,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发展史中,封建王朝的政府官员成为皇帝的家臣,长期以来对皇帝负责成为官员工作的基本思路,而作为管理者的封建皇帝也只把大臣看成维护我江山稳定的统治工具,随意打骂甚至处死,封建王朝几千年的统治使得“人治”思想延续到现在,任人唯亲、私相授受、官官相护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的发展,由此产生的腐败寻租更是为群众所痛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调整和充实,人本思想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要“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选好人就是要因材选人,杜绝任人唯亲,用好人就是人尽其才,提高用人的效率,同时杜绝“吃空饷”等现象的出现。管好人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并遵照执行,杜绝政府工作人员出现腐败寻租的现象。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人本管理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现,总的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领导干部对人本管理不重视,聘用、选拔任人唯亲的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的传统思想,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对底下工作人员不重视,认为是自己的下属,自己更重要的事情是处理自己与上级领导的关系,至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现人本管理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属于可有可无的事情。至于人的任用、考核、选拔,都是由政府领导一言堂,例如领导对这个工作人员印象好,年底考核的时候考核成绩就比较高,优先考虑这个人的提拔任用,某某是我亲戚或领导的亲属,考试优先录取,这种现象在地方上屡见不鲜,一些地方部门公务员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人员不予录取,通过种种理由(甚至是可笑的理由)将其淘汰,录取成绩靠后的人员,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按这些亲属的条件制定录用标准。这些问题,都反映了部门领导干部对于人本管理的不重视,这是亟需转变的。endprint

(二)政府工作人员扩充速度快、流动性大,造成人员素质不专业现象突出

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部门扩张速度也很快,很多部门缺乏人手,这就造成了公务员人数的不断扩大和政府内部人员流动频繁。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属于“万金油”式的人物,政府部门那里都能干,那里都干不好,长期的流动造成对专业的不熟悉,这直接造成了该工作人员的升迁困难和心情的压抑,干起工作来缺乏主动性,上班混日子,对于群众没有耐心,造成群众常说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这些,都是政府管理中缺乏人本管理的表现。这种不专业的现象,也影响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口碑和信任度,长此以往,将成为政府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桎梏。

(三)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忽视人的长期发展规划,缺乏对人员的有计划培训

政府部门不同于企业,企业需要长期发展,不断地扩张、学习新的知识,而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政府部门工作稳定性比较大,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在进了政府部门之后,几十年如一日长期从事一件工作,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原有的技能也消耗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中。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在工作中必然要接触很多新知识和新的问题,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械重复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现在许多政府部门不注重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使得其在处理新问题时显得能力不足,结果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四) 政府工作人员压力大、竞争激烈,但长期以来缺乏对政府工作人员心里疏导

政府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升迁、考核等事项时时考验着政府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的是前来办理、咨询的群众,一些群众由于生活的不满情绪无法发泄,难免会说出一些过激的话、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面对这样的群众只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承受,而一些政府主管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却没有考虑到政府工作人员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对于在心中无法排解的压抑和烦闷,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造成长期的心理畸形,近一段时间,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因心理问题出现意外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就是这种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

如何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人本管理

如何搞好政府的人本管理,关键一点是要制定体现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工作人员的任用、考核和选拔要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杜绝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正常现象,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勤政的政府。

(一)选好人:人员的任用选拔严格依照程序和章程

人员的选拔工作要严格依照程序和章程进行,杜绝在任用和选拔工作中领导“打招呼”、“内定”的现象出现。选拔的过程要做到透明公开、公正、公平,保证使真正有才能、有品德、有为人民服务志向的人员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对于那些通过不正常渠道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得录用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和处理,在人员的任用和选拔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发挥指导作用,只有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工作人员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以群众为本”。人员的任用选拔严格依照程序和章程这是“选好人”思想的体现

(二)用好人:重视人员的培养和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

1.重视业务能力的培养。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或业务培训,邀请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并邀请群众进行座谈,讨论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工作的重点,同时,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请进来”的办法,举办交流论坛,邀请发达国家政府官员或学者到国内讲学,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授课,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2.适时开展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现代社会的发展非常快,政府工作人员要面对社会上各种积极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做好心理疏导非常重要,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对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政府工作人员都能以一个更加积极、饱满的态度投入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当中来,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可以与心理资源人员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有问题及时沟通处理。

(三)管好人:为工作人员制定好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

1.制定好严格的工作规范。人是复杂的个体,对于外界的诱惑,不仅需要内在的品德和理想进行抗拒,更需要强有力的规范予以约束,在政府管理中,政府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以人本管理的思想,制定政府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规范和准则,拒腐防变,既考虑到工作人员自身正常的需求,又要对其有警示和预防。这些规范的制定,是政府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领导应予以重视,对于规章制度要做到不断地完善,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要不断地补充新的制度,防止个别人员利用制度的漏洞“钻空子”。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体系是组织对员工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绩效考核更承担着为公务员升迁提供依据的重任,这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首先是建立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工作人员实际,构建完整的、可以量化的考评体系,并进行民主评议、修改完善,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考核不仅有工作量,也有工作人员道德品质的考核。其次严格按照体制进行考核,依照考核成绩,结合实际情况,奖优罚劣,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能按照绩效考评制度完成任务,要予以批评、降职甚至解职,切实将绩效考评制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人口司.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中国经济导报,2012-9-25

2.杨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9

3.马辉,杨永慧.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对策思考.生产力研究,200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化进程人本管理
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研究
关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术的研究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下的职工培训教育创新研究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