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开发实施
2014-03-04张蓉
张蓉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治疗模式,让病人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并依据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为规范实施口腔门诊临床路径,建立单病种或单项治疗项目质量管理的模式,广东省口腔医院院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门诊临床路径的实施,开发全新的《口腔门诊临床路径系统》,通过临床路径的执行与控制、临床路径的变异分析、临床路径效果的评估,探索适合口腔门诊临床路径使用的系统。
1 口腔门诊CP实施与管理现状
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原卫生部发布的口腔门诊CP分别是牙列缺损、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乳牙中龋、乳牙慢性牙髓炎和个别乳磨牙早失,共10个[1]。多数口腔专科医院均由所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专家,以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CP为蓝本,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修订形成临床应用的CP。
在口腔门诊CP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路径病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不符合路径治疗的病例不得纳入,并且允许已经进入路径但因某些理由而退出路径。一旦确定某病例适合按照CP实施真理,医务人员就应该按照CP的具体要求、准确地执行,不得随意和无故调整诊疗计划,确保患者诊疗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这样能通过对诊疗活动的记录与分析,实现对整个过程的前馈、反馈和现场控制,助于弥补由于口腔医生诊疗水平差异导致不同的医疗质量,同时能发现患者就诊过程中的瓶颈,及时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改进医疗服务流程,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口腔医生不愿接受CP。原因主要在于口腔医疗服务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患者个体间的需求、治疗计划、项目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实CP不是一种行为标准,它只适合大多数患者,并非适应所有患者,在实施CP时,它允许专业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偏离路径,自主做出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变异代表了个体间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可能都是有价值的,它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以及CP的修订。例如对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周炎行常规根管预备消毒,其中一位患者达到预期目标,根尖周炎症消失,根管内无明显渗出及异味,此为正性变异,意味着变异趋势朝正性方向发展,该患者的CP疗程可以缩短;另一位患者根管内仍有较多渗出,炎症未消失,此为负性变异,表明该患者未达到预期目标,需进行反馈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与结果,并提出改善措施。
口腔门诊患者的一个特点是不够重视自身口腔疾病,治疗中不按时复诊的占不少比例;成人口腔有牙齿28~32颗牙、乳牙期儿童有20颗牙,每颗牙或半口或全口、单颗或多颗都可同时进入CP,导致CP疗程效果和费用难以统计;且门诊CP系统在全国尚无成熟的产品可借鉴。这一切都提示设计符合实际临床需要的CP系统势在必行,无信息系统的支持,CP的实施举步维艰。
针对口腔门诊CP管理需求,广东省口腔医院以符合本院实际的最佳方式开发口腔门诊CP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促进临床医生运用CP指导临床诊疗,同时减少医务人员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系统开发效果报告如下。
2 口腔门诊CP系统功能设计
口腔门诊CP系统如何在考虑众多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有效地引导临床医生执行CP程序,并进行CP病例诊疗效果分析,这些成为系统设计的主要难题。针对这些问题,系统设计了以下功能。
2.1 CP入径、出径管理
入径:结合口腔门诊医生工作站使用,利用工作站中维护形成的国际疾病诊断代码(International Code of Disease,ICD)-10诊断码,系统自动匹配已维护好的符合CP的ICD -10。当符合CP入径标准相应诊断码的患者就诊,工作站依据已维护好的知识库[2]提示医生根据患者要求、配合治疗、无药物治疗禁忌证等项目筛选患者进入CP。由于人体有多颗牙齿,为避免同一患者同期有不同患牙疾病进入不同的CP,造成混乱,系统准确记录患牙位置,且患者不存在影响CP实施的其他疾病或因素,以保证其最终疗效和费用统计的正确性。
复诊:有CP患者复诊,在患者挂号进入医生工作站队列时,系统即以明显标识提示医生注意CP患者复诊,并确认本次就诊是否为CP相关治疗程序,是则调用CP表单并进行相应项目勾选,否则按照普通治疗程序进行诊疗。
出径:完成CP必选治疗项目,评估并填写治疗效果,达到出径标准的出径。因患者不能正常就诊影响治疗效果或不复诊的,变异出径,并填写发生变异的原因。
2.2 CP表单嵌入电子病历,自动产生电子病历、收费项目
实现CP系统管理的前提是医院已经启用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将CP表单与门诊医生工作站及电子病历相结合。在临床工作中,如系统不能将CP表单和电子病历有效结合,将大大增加临床医生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医生实施CP的信心。在各CP实施小组的专家和物价管理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前期维护工作,实现通过在表单中勾选CP诊疗选项,生成对应的电子病历和收费项目的目标。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非CP相关的治疗,则不能自动生成对应的电子病历内容和收费项目,需医生自行添加,该费用不记入CP费用中。同时,建议临床医生不进行可能对CP相关疾病疗效产生影响的治疗,因为目前系统不能自动识别这些影响。
2.3 建立CP患者一览表
除了医生的技术,口腔门诊CP患者能否准时复诊也是影响CP正常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高患者的复诊率,系统首先在预约复诊处理上提供了支持,其次增设了CP一览表,医生可全面了解每一个CP病例的进展情况,对尚未完成CP的病例标注CP名称、CP进度,对正常和非正常的(两次就诊时间超过自定义时间记为非正常CP进度)CP进度进行区别显示,以便对非正常CP进度患者进行跟踪。医务人员定期通过一览表筛选出患者,即在治疗有效时间内偏离CP、不按时回院复诊治疗的患者,主动联系,提醒并促使患者复诊,以达到CP良好治疗效果。如果是属严重偏离,且拒不复诊患者,标识退出路径。在这项系统功能辅助下,CP退出率明显降低。
2.4 CP实施效果统计功能
2.4.1 疗效分析 医生在CP病例结束时,CP表单有治疗效果选项/需要医生填写。填写结果将形成该CP病例疗效汇总表,医生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调用效果汇总表,观察该组病例的治疗效果。按照同样的原理,可以与同种诊断(ICD-10相同)而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入路径的病例进行效果比较。
2.4.2 费用分析 对进入路径的病例,每次按照CP程序进行的诊疗项目,系统将自动记录其相应的诊疗费用,当医生勾选“路径结束”,系统可以汇总该路径实施过程总的费用。当医生勾选若干同种CP病例,系统可计算每个病例平均诊疗费用,以与同种诊断的非路径病例进行比较。
2.4.3 变异分析 CP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异病例,当有个案因变异以致不能继续进行CP治疗时,系统要考虑变异因素的影响,并记录变异及相应的原因说明[3-4]。系统设计了常见的变异因素以选项方式供医生选择,从而缩短医生在系统的操作时间,同时方便对变异原因的统计分析。当然也有些变异不影响治疗效果,系统将这些变异详细记录,供各CP专家参考,分析变异原因,以期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门诊CP及其表单。
2.4.4 CP进展分析 系统具备CP表单汇总分析功能,可以根据医生勾选的各项,统计分析每个CP的入径率、完成率、变异率及退出率等,有利于CP间进行横向比较,作为促进CP实施的有效措施。
3 口腔门诊CP系统实施
3.1 CP表单的维护
原始系统CP表单经过CP系统一段时间的实践,临床提出修改表单中的医嘱。经各CP管理小组论证同意后,可在系统内修改CP表单,如果CP表单修改变动大,建议生成新CP。
3.2 系统上线前的培训
临床医生是实施CP的主体,也是CP系统的直接操作人员,因此对医生进行操作系统培训尤为重要。在完成系统调试后,由医务科和信息部门合作,对医生进行实施CP重要性的宣讲、CP入径病例的ICD-10诊断编码、CP系统操作要领、CP系统报表的阅读与使用等等。
3.3 阶段性总结
每个CP设置一名CP管理员,在系统实施上线后,定期召集CP管理员系统总结会议,分析实施CP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是否需要调整修订CP及其表单等。同时,讨论CP实施中变异、退出的病例情况及相关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等,以利于进一步优化门诊CP系统。
4 CP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各次CP总结分析,门诊CP系统管理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临床诊断准确性与CP病例筛选标准掌握不统一,导致入径病例诊断不准确,影响实际的CP分析结果。其次,系统对非入径病例尚未形成路径病例类的统计分析平台,影响两组病例相关指标比较。第三,医生掌握病例退出路径的标准不统一,需要进一步规范各CP小组的标准,同时提示必要时应修订CP表单,以提高实施CP的可行性。第四,系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护理在CP中的作用,如何将护理工作嵌入到CP系统中是系统下一步完善的目标。
5 总结
经过一年多的系统设计、开发、实施,系统设计的最终目标基本实现。虽然系统中各CP病例的完成量并不多,但总体趋势在不断推进。CP是现代医疗管理的一种手段,依靠信息化管理CP势在必行。医院将对口腔门诊CP系统管理继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完善各CP评价体系、完成系统功能,真正实现实施CP的意义——疗效好、费用低、患者满意。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牙列缺损等口腔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2号文.
[2]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及知识管理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J].现代医院,2010,10(8):141-144.
[3]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变异模块设计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4):6-8.
[4] 临床路径变异分析方法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