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综合有机农场经验借鉴

2014-03-04刘秀花

乡村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技站村镇沼气

国外综合有机农场经验借鉴

有机农业是一个可持续的、旨在避免许多负面环境影响的农业,它常常由传统农业过渡而来。欧盟(EU)正日益意识到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系统和传统的农业系统相比,能减少肥料、能源和农药的投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过去的10年里,欧洲的总有机农业面积增长了21%。其中,增加最多的国家是丹麦,目前占耕地总额的6%是有机的。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日益突出,但随着土地流转政策激励,越来越多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又给我国农业实施综合的有机农业生产带来了希望。下面笔者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有机农场的部分先进经验,供我国农业生产转型借鉴。

有机农业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尽管农民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有多种不同选择(如风能、太阳能电池等等),但生物能源是其中一种自然的、方便的、可供替代的选择,因为生物质生产已经成为农场的一项关键性活动。例如,在有机农场,沼气和生物乙醇可以直接用生物质生产,从而使农场的能源自给自足。然而必须注意,从当地生物资源获得生物能源的产品和有机农业维护土壤肥力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生物能源生产必须集成以下有机产品生产,即在有机农场利用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联合生产乙醇、沼气、动物饲料和天然肥料。尽管木质纤维束的生物质可能比谷物作为生物燃料更具吸引力,但符合成本效益的转换技术仍然在开发,不久的将来会取得突破。乙醇从谷物派生淀粉质食品是建立在一个成熟有效地技术基础上。一般来说,该过程采用淀粉酶分解淀粉,使其变成单糖,即葡萄糖。麦芽制造(发芽)通常用于啤酒厂,它成了酶产品的一个替代物而同样具有催化作用,可水解谷物中的淀粉成可发酵的糖类。

在有机农场,其他有机原料可以补充使用谷物用作生物燃料的生产。例如,乳清是乳制品行业的一种营养丰富的副产品,它在丹麦有机食品市场占有最高的份额。该行业生产1千克的奶酪大约产生9升的乳清,如果这些废物没有被很好地处理将导致环境污染,但乳清所含的乳糖使它成为生产乙醇的另一个糖类来源。利用农业和工业的废物通常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它为废物处理使之变成有价值的化学物质或生物燃料提供了机会。再例如,农场可以用规模多种多样的农业副产品和农作物生产沼气,但沼气作为发动机的燃料还有几个技术障碍要突破,如沼气纯度,小规模生产中并不好控制。此外,已纯化的沼气需要储存在高压瓶内,这就需要投资购买大而昂贵的储存设施。然而,沼气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产生热能和电能,而且是最清洁的生产。此外,污水厌氧消化作用后可以作为天然肥料,可以抵消碳和营养盐丢失。在有机农业,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把三叶草草坪切开混进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通过厌氧消化作用的混合废水、乙醇发酵废液,补充青贮饲料可以高效生产沼气。奶酪乳清蛋白的厌氧消化作用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并且可以把它与乙醇工艺废水联合产生沼气。在有机农场,三叶草和苜蓿一般用于提供饲料,它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潜力很大,成为研究协助消化和单一消化的示范。这种原料已被证明有助于沼气产量,而且简单廉价,由于其固氮能力,据报道,每公顷的三叶草草根和碎秸秆含有60~100千克氮素,可减少以后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

联合生产生物乙醇、沼气、富含蛋白质的动物饲料和天然肥料的有机农场将有很多优势,其中包括:降低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甚至能够达到能源自给自足;通过结合不同的技术重复使用副产品。这样一个项目将构成一个适宜的生物炼制过程,利用广泛的原料,包括废物和残留物,把它们转换成一系列的有价值的产品。

刘秀花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476000

农民工技能“春潮行动”启动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春潮行动”。

《方案》明确,到2020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就业技能培训;力争使企业技能岗位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得到一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高技能人才培训;力争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有机会接受创业培训。

据了解,“春潮行动”实施的重点对象是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每年面向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拟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政府补贴培训70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就业率在80%以上。每年面向在岗农民工开展政府补贴培训30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每年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100万人次,培训合格率在80%以上,创业成功率在50%以上。

《方案》指出,各地要严格执行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加大政府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指导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增加企业在岗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

来源:《农民日报》

今年将启动村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工作

针对当前存在的村镇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脱离村镇实际、指导性和实施性较差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提出,2014年在继续开展村庄规划试点的同时,组织开展村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探索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符合村镇实际、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村庄规划、镇规划理念和编制方法以及“多规合一”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形成一批有示范意义的规划范例并加以总结推广。

通知明确,试点单位由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各省(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每省最多推荐1个村庄、1个镇、1个县作为候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选择符合条件的10个村庄、17个镇、5个县作为试点。

来源:《农民日报》

河南省10月底前将有970个区域农技站“上岗”

“河南省规划建设的970个乡镇(区域)农技站,没有开工的5月上旬必须开工,6月底前要全部保质保量完工,10月底前农技服务人员到岗到位,正常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2014年4月24日,在全省春季麦田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河南省农业厅对全省970个乡镇(区域)农技站建设给出了时间表。

为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办公无场所、工作少经费、下乡无工具、服务少手段的状况,从2012年起,河南省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建设970个农技推广区域站。2014年是乡镇(区域)农技站条件建设3年完成期的最后1年,截至4月15日,全省规划建设的970个站,竣工344个,在建503个,还有123个未开工。河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没有开工的乡镇(区域)农技站主要集中在南阳、信阳、平顶山、邓州、洛阳等地,特别是南阳,未开工的区域站达到37个,其中邓州市11个区域站无一开工。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河南省投资39.8亿元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为了解决农村部分地区存在苦咸水、高氟水等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1.8万个集中供水中心,为群众提供放心水。2014年,河南省还将投入39.8亿元,进一步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入户通水,此举将惠及860万农村人口。

据了解,2014年国家计划解决河南省700万农村居民和16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问题,总投资达39.8亿元。从2005年,河南省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至2013年年底,河南省共完成投资168亿元,解决了3 317万居民和353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问题。

来源:《农民日报》

猜你喜欢

农技站村镇沼气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浅谈乡镇农技站的发展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绵竹市:澄清不实举报,为党员干部“正名”
应重视乡镇农技站建设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微观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