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梅雨的气候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

2014-03-04渠红岩

关键词:梅雨

渠红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期刊处,南京 210044)

在中国,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到钱塘江一带初夏时节的天气常态,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1]5一般历时一周以上,有时候一个月左右甚至更长,又恰逢这些地区的农事繁忙的时节,雨期长、范围广、雨量大。因此,对以上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从中国历史上说,自魏晋六朝开始,以上地区就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宋代,由于社会政治中心的转移,这些地区又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重心。因此,梅雨受关注度较高。古人没有科技知识,对梅雨的气候特征的认识都是通过长期的日常观察和生产生活实践而得到的。因此,更具有实证性,从而也更接近科学性。虽然有些认识与气象学意义上的内容不能完全一致,但是,它毕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气候资料,对我们认识中国气候变迁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在气候变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的今天,梅雨作为一种独特的气候现象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研究者从自然科学角度对梅雨进行了充分研究。但是,梅雨在古代社会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拟从中国古代对梅雨气候特征的认识、社会影响和文学意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补充人们对这一重要气候现象的文化方面的认识。

一、古代对梅雨的认识

一般在每年的6-7月间,正值梅子变黄、成熟的时候,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都会迎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为“梅雨”或者“黄梅雨”。古代文献对梅雨记载的时间很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经验越来越多,对梅雨的观察越来越细致,感受、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有关的文献记载也越来越丰富,反映了古代对梅雨的气候特征的感性认识,其中有些与今天的气象学知识是吻合的。

早在西晋时期,文献中就可见对梅雨的描述了。周处《风土记》云:“夏至之雨,名为黄梅雨,沾衣服皆败涴。”[2]18《风土记》即《阳羡风土记》。阳羡,古地名,在今无锡宜兴市南。姚鼐《江宁府志》说《阳羡风土记》“皆概言吴越风土,非专志阳羡也。”[3]15-16可见,西晋时,吴越地区已经有“黄梅雨”的说法了。众所周知,梅雨时气温高、湿度大、风小,因此,水汽不容易散掉,细菌就容易滋生,衣物就会因此霉烂。这里所言即是。对于梅雨容易滋生霉斑,古代还有解决办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梅雨水”条云:“梅沾衣,皆以梅叶汤洗之脱也,余并不脱。”[4]47这说明人们对梅雨的认识更多了,学会了趋利避害,用梅雨水来清洗衣服上的霉斑。

宋代对梅雨的认识更加丰富了。陆佃《埤雅》云:“今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磉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5]19罗愿《尔雅翼》卷十亦云:“今江南梅熟之时辄有细雨,连日不绝,衣物皆裛,谓之‘梅雨’。”[6]111对于梅雨产生的地理范围、时间、对环境的影响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记述,与我们今天对梅雨特征的认识大致是相符的。

唐宋及之前的文献多是记述梅雨的自然状况。元代时,人们对梅雨的某些现象产生了好奇,便尝试探究梅雨的形成原因,如方回《梅雨大水》“积年梅雨动兼旬,咎证源源殆有因”,梅雨动辄兼旬也就是说梅雨时间长,超过十天的梅雨常见,于是便追究其原因。

明清时期,人们则从考据学的角度出发,考究历代对梅雨的认识,对“霉雨”与“梅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明代顾充《古隽考略》云:“黄梅雨,‘梅’当做‘霉’,因雨当梅熟之时,遂讹为‘梅雨’。”[7]对于顾充的这一认识应分前后两部分看:前一部分,“黄梅雨,‘梅’当做‘霉’”,这一点是他的创见,也是科学的;而后一部分,“因雨当梅熟之时,遂讹为‘梅雨’”,笔者认为,“霉雨”被称为“梅雨”不能说是“讹”,而是因为人们觉得“梅雨”这一说法通俗、形象、鲜明,口口相传而成为习惯说法。谢肇淛《五杂俎》对这一问题的说法是准确的:“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8]21“俗谓之‘梅雨’”这一表述很准确,符合今天的科学知识。

著名科学家方以智擅长从古音角度研究问题,其《通雅》就是一个“古音系统”[9]193,其中也有对梅雨的研究,卷十二“天文·月令”这样说:“阴湿之色曰‘黴黰’,‘黴黰’音‘梅轸’……《埤雅》以梅子黄时雨曰‘黄梅雨’,人遂以‘黴天’为‘梅天’。”[10]468他认为,由于“黴”与“梅”读音一样,连绵的阴雨使衣物长霉的时候也是梅子成熟变黄的时候,人们就把“黴天”俗称为“梅天”。这一认识与谢肇淛《五杂俎》中所说是一致的,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周祈则对前代所有关于梅雨的记述加以考论,因而其认识也较前人更为深刻,其《名义考》卷一云:“上‘梅’皆当作‘黴’,因雨当梅熟,遂讹为‘梅雨’。至有迎梅、送梅之说,又因梅雨讹为‘上梅’,益谬矣。”[11]104他认为,“梅雨”应该写成“霉雨”,因为它容易使东西发霉,并且从下雨的时间说,恰好在江南地区梅子黄熟的时候,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它称为“梅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12]389、清代赵之谦在《江西通志》[13]105中均持有同样的观点。这些说法可以说是对梅雨的气候特征的深刻认识,包含着极为可贵、丰富的科学道理。

古代人们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逐渐获得了对梅雨的基本认识,这些认识有些与气象学所定义的梅雨的气候特征是一致的。由历代文献对梅雨的记述可知,今天我们所说的“梅雨”其实就是“霉雨”的通俗叫法,因为它与当地梅子成熟变黄同时而得名。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释这一问题,可以说“梅雨”这一说法明白晓畅、鲜明形象,代表着天(雨)地(梅)之间的感应,天人合一,很容易被人接受,因而,对“霉雨”的俗称沿用至今。

二、梅雨与古代农业

梅雨是雨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梅雨的迟早、降水量的多少很重要,它关系着农业的丰歉。对梅雨与农业关系的记载较早的是汉代崔寔所编的《农家谚》,其中有“雨打梅头,无水饮牛”[14]的说法,“雨打梅头”就是我们今天的气象学术语“早梅雨”,“无水饮牛”就是旱灾。不难看出,古农谚具有通俗形象的特点。这一谚语是说早梅雨常常会引起旱灾。在唐代,民间还有“雨不梅,无米炊”的谚语。“谚语多沿俗,歌谣尽入时”,有关梅雨的谣谚是民俗风习的流传,可见,梅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成为历代人们的共识。

不仅如此,梅雨还是农事的信号,提醒人们耕稼,宋代赵师秀就这样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初到,蛙声伴着雨声,农家知道,一年最忙的时候开始了。在江南,梅雨来临时正是农家最忙的时候,春蚕结茧、大麦上场、小麦黄熟,一场梅雨过后,水稻秧苗顿时疯长。所以,忙完麦场就要抢时间插秧,杜甫《初夏怀故山》“梅雨晴时插秧鼔,萍风生处采菱歌”描写的就是这种紧张而欢快的劳作场景。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蚕桑广类·木棉”又言:“谚曰‘锄花要趁黄梅信,锄头落地长三寸’。”[15]967由“黄梅信”这一表述不难看出,黄梅雨在古代是被作为农事之“信”的,人们根据黄梅的时间去锄花,这样才能使花木长得旺盛。

在没有科学历法的古代社会条件下,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荣枯来判断时序,可以说,这是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如关于“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记述就是基于此。[16]111—122关于雨的说法,除了黄梅雨之外,还有“杏花雨”、“桃花雨”、“荷花雨”、“榆荚雨”等。显然,这些名称或说法都具有明显的物候信息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还积累了一些在梅雨季节种植的经验。黄梅时节,被初降的雨水滋润的土地特别适合移栽花木。宋代史铸《百菊集谱》卷三“种艺”:“梅雨时,收菊丛边小株分种,验其茂,则摘去心苗,欲其成小丛也。”[17]134这是说,梅雨时适合移栽菊花。元代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卷上“移栀子”:“带花移易活,梅雨时插嫩枝,易生根,要锄净。”[18]13这是说梅雨时适宜移栽栀子花。清代汪灏等所编《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四十一“别录”原“栽种”:“梅雨时折其(瑞香)枝,插肥阴之地,自能生根。”[19]316是说梅雨时适合移栽瑞香。

在古代闽中地区,人们以梅雨的多少来预测一年的丰歉。宋代福建人刘爚《云庄集》卷二《三城隍谢雨》云:“惟闽之俗,以梅雨多寡而占岁之丰俭。”元代方回《梅雨连日五首》“若无梅子雨,焉得稻花风”的描述,说明了梅雨对水稻种植的重要性。

适量适时的梅雨固然有利于农业生产,然而,非正常的梅雨却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气象学所说的非正常梅雨指“早梅雨”“迟梅雨”“空梅”“长梅雨”等,古代对此均有记载或反映。关于“早梅雨”,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一“农事·占候”:“立梅日早雨谓之‘迎梅雨’,一云主旱。”[15]257关于“迟梅雨”,宋代张侃《望雨行》:“今年梅雨久不来,暑风吹干生尘埃。苦求涓滴润田亩,敢望潋滟添酒杯。”关于“空梅”,宋代陈亮(《壬寅答朱元晦秘书》)《又书》写道:“一春雨多,五月遂无梅雨。池塘皆未蓄水,亦有全无者,麦田亦有至今全未下种者。……又,俗谚‘五月若无梅,黄公揭杷归’之说。”如关于“长梅雨”,宋代薛师石《梅雨》“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难愿方丈食,互市物踊价”,袁说友《梅雨逾越月始晴甫两日复大雨》“泽国几成壑,田家未半犁”写出了梅雨雨量过大而造成农田被淹、物价上涨的事实。可见,这些非正常的梅雨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影响也是很大的。这种现象古代如此,当今也是如此。

三、梅雨与古代生活习俗

气象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等因素会对某一地区的生产、生活习惯产生影响,同样,生产条件、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人们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与评价,进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态度或评判标准。比如,一年之中都会有雨水,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对雨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对春雨,北方人常称赞“春雨贵如油”,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春天一到,尤其是在北方,开始返青的农作物和刚刚播种的农作物都需要春雨的滋润,然而,恰恰这个时节常常干旱或少雨,因此这样说。这是从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意义的角度而言的。对秋雨,人们则常感叹地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这是因为心理上人们更加容易接受温暖湿润的气候,而进入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一场雨过后,冷空气势力就相对增加了,天气明显变冷,“一场秋雨一场凉”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这是从人们的身体对外界气温的感受这一角度而言的。而梅雨与这两者都不同。古代人们对梅雨的认识多集中于两点:第一是人们的身体对它的感受,第二是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湿、闷、热、易生霉菌是人们对梅雨的共识。明代王鏊《姑苏志》卷十三“风俗”:“芒种后得壬日为梅始,梅日则多雨,故亦谓之‘梅天’。”[20]197梅雨的这一特征对人们的身体、情绪、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影响,这是其不利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生活在梅雨区的人们来说,为了适应这样的天气条件而找到了应对的方法,形成了某些生活习惯,有些习俗至今沿用。

从梅雨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方面说,最明显的就是梅雨时的高温、高湿使人感到焦躁、烦闷,古代对此早就有所认识。刘禹锡《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嵇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 飞。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只候老臣归。平湖晚泛窥清镜,髙合晨开扫翠微。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他的好朋友元稹的。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记载:“岐山县,本汉雍县之地,周武帝天和四年,割泾州鹑觚县之南界置三龙县,隋开皇十六年移三龙县於岐山南十里,改为岐山县。贞观八年移於今理。”[21]41从诗歌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浙东的梅雨郁蒸使元稹几乎忍无可忍了,因此,才写信给刘禹锡,感叹梅雨之苦,刘禹锡写文以示安慰。陆游《苦雨》“何由收积潦,箫鼔赛西成”描写了连绵阴雨使人心生忧愁的情形。查慎行《梅雨》:“半月蒙蒙雨,千畦释释耕。麦租虽未入,米价渐将平。屋老础长润,庭虗苔任生。吾脾方畏湿,却立候新晴。”梅雨之苦甚至影响到了民生,其令人之不适可见一斑。

梅雨的高温、高湿对由北方入南方的文人的影响尤其明显,明代王廷相《苦热》:“南京六月梅雨积,温湿蒸炎闷杀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人。……嘉靖初,历湖广按察使、山东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入为兵部左右侍郎,转南京兵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22]1174可知,河南人王廷相确实不能适应南京梅雨的湿热,直呼“苦热”甚至忍无可忍。

梅雨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书、画、墨、茶等物品容易受损,苏轼《徐熙杏花》“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在长期应对梅雨的生活中,人们摸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梅雨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贡献。至少在汉代,人们就知道了如何保养书,陈藏器《本草拾遗》“梅雨水”云:“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月令》:‘土润溽暑’,是五月中气。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汉崔寔七夕曝书,阮咸焉能免俗。”[4]47宋代方夔《梅后久雨》“积润图书供火焙,新裁罗褐覆香匜”,即用火烘焙受潮的书籍,用新剪裁的罗衣覆盖在香匜上,去除湿气。文人在梅雨过后晒书也成为一种别有意味的生活习惯,明代方豪《赠陈生》“若问生涯无可答,梅天犹有晒书忙”,清代王鸣盛《黄梅雨赋》“检素衣之败黒,箧且频开;防散帙之壁鱼,书还屡晒”[23]等都描写了这一点。清代周召《双桥随笔》卷三所记较为具体实用:“收书于未梅雨时,开阁橱,晾燥,随即闭门,内放七里香花或樟脑,不生蠧鱼;收画于未梅雨时,逐幅抹去蒸痕,日中晒晾,令燥,紧卷入匣,以厚纸糊匣口四围,梅后方开匣……”[24]10这种方法至今还广为应用。

明代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卷七“藏茗”引陆羽《茶传》云:“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槅,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焚之以火。”[25]415这是说如何保存茶叶。沈继孙《墨法集要》“试研”云:“霉天用墨,研过便拭干,免得蒸败……”[26]61是说如何保养墨。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梅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还表现在它所带来的新鲜美食美味。黄梅时节,各种带着梅雨味道的时令鲜蔬也陆续上市,冲淡了雨期的苦涩。明代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卷下“泥螺”:“泥螺,一名土铁,一名麦螺,一名梅螺,壳似螺而薄,肉如蜗牛而短,多涎有膏。按:泥螺产四明,鄞县南田者为第一。春三月初生,极细如米,壳软,味美。至四月初旬稍大,至五月,内大脂膏满腹,以梅雨中取之为‘梅螺’,可久藏。”[27]31—32味清而甘美的梅螺似乎充满了春天的味道。今天,江浙一带的人们往往把梅雨中取来的梅螺用酒浸泡几个晚上,不用烹煮就能食用,名为“醉梅螺”,是难得而极至的美味。

梅雨水在古代被认为是上等的水,人们储存雨水用于烹茶。苏东坡《仇池笔记》中就说:“时雨降,多置器空庭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正雨食之不辍,可以长生。”[28]78即在下雨时,要多准备一些大瓮在空庭取水,用来饮用或泡茶。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卷下之一引明代罗廪《茶解》曰:“煮茗须甘泉,次梅水,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29]134采集梅雨水烹茶待客渐渐成为很多地方的生活习俗。清顾禄《清嘉录》“梅水”记载:“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储雨水,以备烹茶之需,名曰‘梅水’。徐士鋐《吴中竹枝词》云:‘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竸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案:长、元、吴志皆载:“梅天多雨,雨水极佳。蓄之瓮中,水味经年不变。”又,《昆新合志》云:“人于初交霉时,备缸瓮贮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所珍也。”[30]95可见,至少在清代,以梅雨烹茶待客已经是吴地风俗。清代沈季友编《檇李诗系》引明代陆清原《采雨诗(霉天有雨以布盛之味最佳诸名士有采雨诗今因之以下月令诗)》:“茗饮清者事,择水乃先务。昔人重蒙泉,今则邀天澍。时维阏逢月,万种欣沾注。揺揺青苗风,濯濯黄梅雨。方幅当中庭,俄焉如瀑布。檐溜非不可,义不取尘污。贮之以素瓷,珍之等甘露。水性此独真,茗理庶可悟。”[31]也说明当时对梅雨水的推重。清朝末年,江浙一带的人,入梅之后,家家户户都会清洗所有的瓮缸,清洗后放在院子里,收集雨水用以泡茶,《金陵琐志九种》即记载:“惟雨水较江水洁,较泉水轻,必判分昼夜,让过梅天,炭火粹之,叠换缸瓮,留待三年,芳甘清冽,车研诗所谓‘为忆金陵好,家家雨水茶’是也。”[32]128至今,南京地区还流传着“梅水烹茶茶味美”的民谚。

四、梅雨与古代文学

对于古代文学中有关梅雨的内容,笔者在《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33]95-101一文中可以参阅。

梅雨发生的范围广,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大,因此,很早就成了文人描写的对象,西晋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就写道:“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五月炎气蒸,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到唐代开始,文学作品还出现了专题的梅雨作品,如杜甫《梅雨》、柳宗元《梅雨》、吴融《梅雨》等。宋代以后,文人对梅雨的描写更加丰富,陆游不仅有多首《梅雨》诗,还有《苦雨》《梅雨初霁》等,杨万里有《又和梅雨》、范成大有《梅雨》诗多首,还有《梅雨五绝》等作品。清代还出现了王鸣盛《梅雨赋》等作品。这些作品都从文学角度对梅雨的气候特征作了细致的描写,表现出梅雨特殊的美感,并且寄托着文人因梅雨而产生的思想情感。

梅雨如烟似雾的情态别具美感,历代文人都抓住这一特征进行描写,如唐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蒙”,宋李正民《览镜》“如无似有梅天雨,暂去还来海浦潮”,明髙启《梅雨》“江南烟雨苦冥蒙,梅实黄时正满空”等。

轻烟般的梅雨增添了文人的诗兴,抒写出闲适、慵懒、恬淡的意趣。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丝丝缕缕、如烟如雾的自然状貌与人们的心绪极其相似。因此,成为文人抒情常用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中,春雨多被赋予喜悦之情,秋雨多用于表达凄凉的情感,而梅雨所抒发则是缠绵伤感的情怀,就如欧阳修《渔家傲》所写:“一撮眉尖千叠恨。慵整顿。黄梅雨细多闲闷。”“闲”“闷”概括了梅雨的情感意蕴。元代白朴《梧桐雨》“三煞”说:“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这是基于各种不同时节的雨的不同物理特征而表述的,“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极其贴切地描摹出梅雨迷蒙满空、无处不在的性状。在这一意义上,最形象、贴切的就是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描写了,词将闲愁连用三个比喻说明,相比而言,“梅子黄时雨”更胜一筹,“一川烟草”言思绪如初春旺盛的漫川烟草渐渐生长,“满城风絮”言愁思如漫天飞舞的风絮,无根无基,让人心神不宁,而“梅子黄时雨”则把愁绪比喻成梅雨,缠绵、悠长、迷茫、郁闷,这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的艺术手法使贺铸赢得了“贺梅子”的美誉。

明代彭韶《山厂病起偶成寄杨恒叔》“遥思此际江南路,梅雨篷窗正可诗”,丝丝缕缕的梅雨如灵动的轻烟,牵惹出历代文人细腻幽婉的思绪。

五、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见,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初夏,古代就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钱塘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唐宋以后,经济更加发达。因此,梅雨较春雨、秋雨等的社会影响范围广,受关注度高。梅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梅雨的民谚。梅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持续的阴雨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时令美味,这是梅雨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高温、高湿的天气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但是,人们却摸索出了适应梅雨天的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些有趣的生活习俗。从文学角度看,梅雨在西晋时期就成了文人描写的对象,唐代及以后的文学作品对梅雨之美感进行了充分展现,“梅子黄时雨”成为经典的文学语境。梅雨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抒情意象,多用于抒发缠绵伤感的情怀。

[1]朱炳海.当前气候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气象,1980(10).

[2](晋)周处.阳羡风土记[A]//(清)金武祥补校,(清)王漠辑.风土志丛刊(上册)[M].扬州:广陵书社,2003.

[3]黄苇.中国地方志词典[Z].合肥:黄山书社,1986.

[4](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辑释[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宋)罗愿.尔雅翼[M].洪焱祖,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明)顾充.古隽考略[M].首都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七年李祯等刻本.

[8](明)谢肇淛.五杂俎[M].上海:中央书店,1935.

[9]李开复.汉语语言研究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10]方以智.方以智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明)周祁.名义考[A]//丛书集成续编92(子部)[M].上海:上海书店,1994.

[1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3](清)赵之谦.江西通志[M].台北:京华书局,1967.

[14](汉)崔寔.农家谚[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上册)卷十一[M].石声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6]程杰.“二十四番花信风”考[J].阅江学刊,2010(1).

[17]化振红.分门琐碎录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9.

[18](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清)汪灏.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四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0](明)王鏊.姑苏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2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3](清)王鸣盛.黄梅雨赋[A]//西庄始存稿(卷二)[M].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24](清)周召.双桥随笔(卷三)[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5](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卷七)[M].冷方南、王齐南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6](明)沈继孙.墨法集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8](宋)苏东坡.仇池笔记[A]//东坡志林(卷一)[M].上海:上海书店,1990.

[29](清)陆廷灿.茶经·续茶经(卷下之一)[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3.

[30](清)顾禄.清嘉录[M].来新夏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1](清)沈季友.檇李诗系(卷二十一)[M].敦素堂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

[32](清末民初)陈作霖、(民国)陈诒绂.金陵琐志九种(下册)[A]//南京罕见文献丛刊[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33]渠红岩.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J].人文杂志,2012(5).

猜你喜欢

梅雨
《梅雨潮信》
我爱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
梅雨浸湿的乡愁滋味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1979-2017年江淮梅雨降水变化及一次典型事件特征分析
梅雨时节的人际关系
梅雨时节唱江南
梅雨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