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协同: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探析

2014-03-04肖柯

东疆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校园文化从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维度对青年大学生心理的成长成熟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受到外在环境的诸多限制,强化校园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实现二者的统合化,要从环境文化协同、制度文化协同、实践文化协同、精神文化协同、师风文化协同、共生文化协同入手,探索新时期校园文化促进青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契合点。

【关键词】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3-07-05

[基金项目]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3JDSZ3008;山东大学2012年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IFW12059。

[作者简介] 肖柯,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山东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济南 250100)

一、问题的提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嵌入性

校园文化作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形成、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体现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文化热”的兴起而在教育界被广为提及。心理健康对于每一名青年走向个体心理成熟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大学生成长角度来说,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受到个体身心发展、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文化范畴中的一支亚文化,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同样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能够对高校中的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Kroeber&Kluckhohn(1952)提出: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尤其是价值观方面,文化体系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并限制或决定着人类的进一步活动。基于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形成过程具备主动性的特征,是人类主体在利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汇总形成价值体系的过程,它产生于人的主观思想并影响着人改造客观的行动。作为文化的分支,校园文化与主观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形成于高校师生的内心和言行,作为文化主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校园文化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心理健康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手段,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能够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的起源地是高校校园,它的产生以校园为载体,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职员工为主导,以校风学风为核心,反映了高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方向、内容和本质,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人格健全发展、独立思考、自我调节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方法得当、具备抗挫折能力和心理上接纳自己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形成正向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此外,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正式的、显性的教育形式能够进一步充实、影响和创新校园文化【2】,使得校园文化在横向和纵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从而在高校内部形成多层次、复合性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校园文化的心理健康功能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在校园,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有隐性的引导和教育功能,在促进大学生个体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均在不同方面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1、校园环境:大学生心理空间发展的物质基础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当代学校教育的有形价值。高校楼舍硬件的摆设与部署、环境要素的装点与展示、室内外装潢风格的塑造不仅仅涉及建筑学与美学的空间置换,更是一所学校办学文化的积淀,反映了高校的内在精神与灵魂,展示了师生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观归属。秩序井然的校园建筑,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向上的动力。置身于大学这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一种人文、平等以及自由的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自由释放自身个性,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实现人生过程中心理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同时能够调节大学生在竞争性较强的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挫败感等不良情绪,使心理找到寄托,从而轻松面对生活。

2、群体意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行为指南

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在行为文化方面更多地反映出一种“群体意识”,即重视团队和集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交往氛围,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使个人不自觉地接受群体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并逐步内化。大学生个体在从高中阶段相对封闭、独立的“半社会人”成长为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为一体的社会人期间,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可塑性强的群体意识可以使得个体心理在自我意识与外在环境的不断磨合中达到平衡和统一,并在群体生活和合作意识的影响下不断增进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从而实现对人的心灵、精神和意志的塑造和磨练,达到社会化的目的【3】。

3、管理制度:大学生心理行为规范化的必要约束

高校特色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凝结了校园文化在产生、继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和精髓,在教育管理学生过程中起着控制和激励的作用。这种约束力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软性约束和隐性教育方面,校园文化中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文化的内核部分,为广大师生所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形成隐性道德监督的作用,而高校关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则起到硬性管理的作用。处于心理不成熟期的大学生一方面在客观上会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一旦言行与校园文化所倡导的规范相悖,自身主观会产生愧疚感与群体疏远感,从而促使其调整自身行为,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科学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

4、大学精神:青年人人格健全的心理航标

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于其所蕴含的大学精神,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精神因校而异,其形成和发展与高校自身的历史沿革以及学科设置有关,但这种具备普适性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对浸淫于其内的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念,并自觉为实现个体的成长成才而奋斗。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成长过程中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形成的核心时期,大学精神的存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指明青年学生未来奋斗的方向,帮助青年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找准自身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健全自身人格【4】。

二、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协同学的关注对象是系统中各个子结构之间如何实现有机化的竞争与合作,它的研究内容是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在维持外部物质和信息流动的条件下产生有序结构或功能行为。高校内部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项基本功能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蕴含于其中的各个分支系统包括本文研究的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青年大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个体习惯的培养、长期人格的完善和校园文化的培育、发展、完善同样是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因此,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作效率、拓展工作空间、提升工作效果、优化工作流程的角度,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与之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平衡的自组织形态。

(一)必要性

1、新形势的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上升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问题,以此形成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办学产生了较大冲击;从办学主体角度说,我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带来了积极后果的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造成相当一部分高校软硬件方面无法与之配套,录取学生标准也在下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个人行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校学生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随之下移【5】。在此外在背景下,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庸俗化、功利化、空泛化等不良倾向,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学习适应不良、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等学风问题也向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新的办学环境下,通过校园文化内涵精神和文化活动的引领,将大学精神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能力,使他们在人格和个性上健全发展,在教育目标上与学校形成共同的心理契约,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校园文化的品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崭新而关键的课题。

2、“90后”一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引领

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是正处于心理断乳后期且在网络时代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青年,他们自小浸淫成长于结构变革迅速、网络高度普及、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功利意识和实用主义意识的泛化的环境对他们的日常言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因特网的普及与3G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西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等一些错误认识和思潮可能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平台进入校园生活,影响处于人格不稳定期的青年学生的成长,使得这批学生在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上趋于追求自身实际利益,容易出现集体主义思想淡化的负面行为,更易于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核心价值观缺失、自我心理意识模糊、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淡漠、传统观念淡薄等。对于这一代青年学生如果使用传统式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得到恰如其反的教育效果,因此应从重视其心理特征入手端正其“三观”,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要采用文化教育的视角,既重视教育的策略和环节,又注重学生具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实际在学生中开展融创新性与时代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的力量帮助90后一代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思想观念,推动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基于此背景,以青年心理健康视角实现校园文化协同,形成二者的协同效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包含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系统,各系统之间都产生了有机的关系,为二者协同提供了依据。

第一,两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二者的育人角度不完全相同,但宏观来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统一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这一崇高目标。

第二,两者教育方式的类似性。近年来,“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两大主流理念,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指导理念【6】。此两种理念使得两者在开展工作中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实实在在地分析工作所处的具体情境,分析教育对象的性格、意识、个体经历、实际思想状况与特殊感受,从而构建因材施教,在发展共性的同时注重个性的教育培养方式。

第三,两者教育内容的互补性。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属文化和心理两个范畴,前者属于宏观性工作,后者属于专业性工作,正如上文中分析,文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在不断融合、冲击与提炼中形成,而外在文化又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在育人工作中,校园文化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平台性来开展工作。

三、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协同心理健康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环境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心灵成长营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有形的、可见的表现形式,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环境基础,学校的物质因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形成,具体来讲包括校区的物理位置、地理环境、校园建筑(包括校舍、教师、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道路)的风格,校园绿化、宿舍、办公室的布置与管理等等。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要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将显性的、外在的、硬性化的校园环境与隐性的、内在的、软性的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一致起来,与高校办学特色、育人风格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景文化和特色的地理标志,使得整个校园环境具备时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得青年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等心理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放松。

(二)制度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心理习惯和心理行为规范化提供保障

高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中具备约束性和强制性的关键一环,内容涵盖教学、科研、校园环境、宿舍、社团及礼仪等具体管理制度,事关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有序进行,也对大学生行为举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高校各组织机构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建立并遵守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并规范校园各项法规条例并加以严格贯彻执行。健全的机构、科学的方法、完善的奖惩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内化外在制度对自我心理行为的制约和约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科学性和效率性,让民主、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在学生心灵中得以树立,形成良好宽松的制度环境【7】。

(三)实践文化协同: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搭建平台

认识论和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当代青年认清形势、认准目标、认知责任、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实践为在校大学生与现实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平台,青年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过程中将书本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人、事、物中,磨练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事务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代青年人心理多元化趋势的深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机制,充分利用寒假和暑假两个假期,通过志愿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普及关爱、平等、互助意识,让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在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四)精神文化协同: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心理发展

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时间形成的观念、信仰和习惯的集中反映,它以价值观的形式内化于心,以校风、学风的形式外化于行,不仅对校园中整体的氛围有着深刻影响,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核心作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高校要营造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导地位,以爱国主义为主导,塑造改革创新意识,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从认知上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二是要发挥共青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引领作用,举办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文化性活动,使青年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与外在文化的要求自觉统一,在参与中实现内外兼修,形成良好学习、生活和工作风气;此外还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注重3G网络、通信技术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利用QQ、电邮、博客、飞信、微博等沟通渠道向学生宣传、教育主流校园文化要素,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时时接收到正确观念的引导【8】。

(五)师风文化协同: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导航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群体近年来因其在青年心理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在高校中不断被重视,其角色来源可以是辅导员、班主任,也可以是业务教师、课外辅导师甚至是学校管理或服务人员等。在校园中,他们能够直接地与学生开展咨询式的交流沟通,并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达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是对学生心理成长影响最大的群体。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所体现出的学识、品德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教学和指导工作,要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吸收有条件、有热情、有能力的师资加入这个队伍,形成高素质、专家化的队伍机制;同时变传统的上下级式的师生关系为和谐师生关系,变管理关系为咨询关系,形成一种“共情”的效果,使得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致的情感与理性,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宽松、相容的咨询情境【9】,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指导、教诲和善意的批评能够较容易地被学生所接纳、内化。

(六)共生文化协同:显—隐教育手段结合保证育人效果

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传统的灌输性的心理健康显性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如缺乏显性的强制力和约束性等,因此,要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成效,就有赖于显性和隐性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从面上来说,必须坚持“学生工作部门统领、各二级学院分头开展”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心理咨询、心理课、心理讲座等程序化工作形式,全员育人,从教学、管理、服务多个角度形成良好的显性工作机制;从点上来说,要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营造一种好的氛围,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渗透于校园环境、文化、网络及教师队伍的言行举止之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必须将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在加强“第一课堂”建设,活跃“第二课堂”氛围的同时,全方位调动高校内部的各种教育资源,发挥“第三课堂”校园文化的作用,唯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和效果。

四、保障机制

(一)突出导向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使命,因此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工作的导向和根本出发点,实现校园文化的宏观引领和心理健康的微观调控功能上的契合,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崇尚知识和真理,产生对经典理论和时代特色理论的正确认识,悦纳社会、学校、教师对自身言行的教育和指导,从而为青年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心理特征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环境。

(二)健全协调机制

校园文化与心理健康分属高校管理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为促使二者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方面从整体上把与二者职能相关联的高校各管理部门整合起来,有机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系统;另一方面,也应将青年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如家庭、朋友圈、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纳入工作范畴,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体系【8】。

(三)完善学习机制

要加强高校内各部门对于大学生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作为基层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全体一线教职员工的示范作用,促使其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以课题化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专题记录并跟踪研究,鼓励教师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有机融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凝练学院文化、专业文化和教师个人的师范文化,切实将协同工作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四)建立长效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长久性、复杂性,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则更是要经过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和酝酿,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因此,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以点带面、务实解决校园文化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与心理健康工作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二者协同发挥最大的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少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8.

[3]高鸣,邢江飞.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44-46.

[4]张中飞.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精神教育[J].东疆学刊,2013(4):107-110.

[5]肖柯.隐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新性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81-183.

[6]罗鸣春.黄希庭.苏丹.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9):1481-1486.

[7]王文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116-119.

[8]马化祥.霍晓丹.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北京大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109-111.

[9]王建峰.师生互动理论及其现实有效性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6):75-77.

Culture Synergy :Analysis of Path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Perspective of

Campus Culture

Xiao Ke

(Shan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tains a wide rang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unct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material, institution, behavior, and spirit. Under new situation,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exposed to various limitations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actu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ts function, require efforts in environmental culture synergy, institutional culture synergy, practical culture synergy, spiritual culture synergy, normal culture synergy, symbiotic culture synergy, to buil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appropriat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of youth.

Keywords:Culture Syner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责任编辑 朴莲顺】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