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招裁出好照片

2014-03-04徐晓刚

大众摄影 2014年2期
关键词:三分法水平线原图

徐晓刚

横平竖直

摄影创作中,横平竖直是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说,不要把水平线或者垂直线拍歪,因为那样会带来不稳定的感觉。如果实在要歪着拍,那么一定要歪得有道理,歪得更有利于表现主题。有些特殊的仰视、俯视视角中,也要至少保证一条水平线或垂直线是正的。在有些照片中,看不出水平线和垂直线,此时要找一个相对的物体做参照物,如《秋收》原图中的农机,就是一个相对的参照物。通过剪裁后,让观者的感觉更加平稳,左侧的烟尘和右侧的土豆也更加突出,更有利于表现主题。

“通气”构图

所谓构图的通气,就是一幅画面整个感觉的通畅、贯通,而不是沉闷、迫塞。有时景物会被拍摄得面面俱到,画面无疏密、聚散的变化,缺少留白、留气。一幅摄影作品的“气”从哪里入,又从哪里出,应当用心体会。有“气”才能产生“韵”。开阔的大场景要能收拢住“气”,使画面在通透的同时具有凝聚力,精致的小景要能“透气”,使画面在方寸之间让人联想到到画外的天地。《夕照》原图中“气”的部分是流动的水,而水到下方恰恰受阻,此外,画面右侧山峦显得沉闷厚重。剪裁后,成为标准方片,给流入和流出的水各留一个口,以便画面构图更加“通气”。

留出眼前的空间

无论是拍摄人物或者动物,在眼睛前面留有更大的空间,会给观者带来通畅的感觉,观者会随着视线的方向观赏画面,使画面有更清晰的脉络感。《田间》原图构图松散,还有很多无用的元素,经过剪裁,更加突出了几丛草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为鸟的眼前制造出更大的空间感,欣赏起来更加舒适。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构图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使眼前的空间极其狭小,故意让观者感觉不舒适,那恰恰是为了表现更为特殊的感受,大家千万不要教条,应灵活掌握。

归入三分法

三分法是一个普遍的构图规律,是指将一个矩形画面横着三等分,竖着三等分。这样有四条线,这四条线称为“三分之一线”,四条线的四个交焦点可以近似地视为“黄金分割点”,把主体放在三分之一线或黄金分割点上,有助于吸引观者的注意,成为视觉中心。在常规的构图中,我们完全可以遵循三分法。原图标题《天眼》,确实很像一只细长的眼睛。尽管看不出水平线,但横向的光给人歪的感觉,剪裁矫正并把太阳放在上“三分之一线”的正中央,形成视觉中心。剪裁后画面更加平稳,富有凝聚力。《清晨》原图主体是小屋,几乎放在画面正中央,有些呆板。剪裁后放在黄金分割点上,并与前景形成对角之势,更加醒目。

提炼呼应关系

主体和陪体应该是一种相互呼应、有机联系、相互衬托的关系。构图其实最关键的是找对主体与陪体的关系,找对关系了,其实构图就成功了一大半。许多失败的作品,就是拍摄时思路比较混乱,没有把握好这个关系。比如《遐思》原图,拍摄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模特的造型、动作上,没有考虑好人物和环境如何呼应。以致拍完之后,觉得照片不痛不痒,价值不大。直到有一天重新找出,经过剪裁,提炼出了人物与远去线条的关系,才觉得这是一幅作品了。

以部分代全局

以点代面,以小见大,以部分代全局,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巧妙含蓄地构图,不和盘托出,不使画面过于直白,增加想象的空间。《流浪的梦》原图就是拍摄得太全面了,整条船、岸边的石头、湖面、远方全部纳入,不留一点悬念。剪裁后保留一部分船身和堤岸即可,其余留给读者去想象。剪裁后,也形成了一个更为明显的对角线构图。增强画面的形式感。剪裁也去除了远景中多余的树,减少了上部天空,使水平线稍稍上移,这样水平线上下形成了更加鲜明的面积对比,而不是呆板地一分为二。

简洁画面

简洁就是尽量使用更少、更单纯的视觉语言来表现好画面主题,一幅简洁的好作品甚至可以做到没有一点多余的元素。绝大多数的好作品都有一个主体,画面中其他的部分都应该是陪体,用来烘托主体。反过来说,如果画面其他部分不能烘托主体,那就应该果断地想办法将其排除。当陪体已经足够用时,还可以进一步地精简陪体,使画面进一步集中、凝练。比如《坝上》原图中,人与羊群是主体,树、草原、眩光、天空是陪体,已经比较简洁。如果想要进一步精简,就可以改为方构图,减少陪体的数量,但仍能保留其神韵,从而进一步突出主体。

这些剪裁的规律中,最重要的是主体和陪体关系的提炼。很多时候,我们摄影创作就是发现一个主体,接着再为它找到一个合适的陪体,到此,构图已经完成一半,然后再利用种种构图规律巧妙地表现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希望文中的例子能启发您掌握裁剪的思路、技巧和经验,使您通过裁剪挽救拍摄中的败笔,品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三分法水平线原图
基于水平线的图像处理
摄影小技巧,教你拍出不一样的大片
大家来找茬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试析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优先度的改进最低水平线排样算法
出版原图数据库迁移与备份恢复
勘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