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岩 媒体 商业化

2014-03-04易思婷

户外探险 2014年2期
关键词:攀登者过分攀岩

易思婷

优胜美地是美国以及世界攀岩界的胜地也是圣地,在美国才开始学习攀岩的我,早就心向往之,也买了一本优胜美地的历史书《第四营地:一个优胜美地攀岩者的回忆》。开始的时候还有一搭没一搭的看,逐渐地被里头的故事吸引得欲罢不能。有意思的是,历史果然一直在重演,50年前攀岩者争辩的事情,到现在还是没有退热潮。

1958年11月12日,Warren Harding 成为经由 Nose 路线登上 El Cap 的第一人,这历史性的一刻和这条重要路线的首攀故事,出现在很多大众媒体和杂志上,有趣的是,重量级的攀登刊物反而对这故事相当冷感,只字未题。可以过分简化地说,这个事件让大众认识攀岩这项新运动,更多人涌进“第四营地”(Camp 4)想要攀出一份大事业,之后向全世界宣告。但很多之前就是攀岩者的人却对这“商业化趋势”嗤之以鼻。

时机凑巧,才读完这个故事,Peter Beal 就在他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卖、卖、卖,有别的选择吗?”基本上在说攀岩媒体传播给大众的讯息,都是建立在让产品赚更多钱的基础上,反而真正该讨论的议题、攀岩的基本精神等都被置之脑后。美国攀岩杂志《冰与岩》(Ice And Rock)很快作出回应,主编 Jeff Jackson 写了“攀岩媒体真的只有商业吗?”他在文中辛辣地写道,可能 Beal 不常看攀岩杂志,就像他不常看攀岩博客,所以对攀岩媒体有误解。

“厂商提出来的赞助的确像毛驴鼻子前面吊着的胡萝卜一样,吸引了很多有攀岩潜能的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因为攀岩本身的乐趣而投入这个运动。而大部分攀岩杂志的读者还是这些寻求启发的常态攀岩者。”

说实在话,我也相当爱看攀岩影片,爱读攀岩杂志。虽然正像 Beal所说,很多有名的攀岩者做的旅行,大概我这辈子都不会有钱去实现;我也同意很多攀岩影片有过分的夸张,或者是非常明显的置入性营销。可是看那些漂亮的高山和岩壁,以及优秀攀岩者流畅的动作和高明的技巧,也是维持我梦想的火焰持续燃烧的能量。平心而论,《冰与岩》刊载的文章不是每篇都让我有兴趣,可是我的确看了很多颇有深度的文章,还曾经被感动落泪过。

还记得当初决定去中国骑摩托车,来个“万里长驰”,很努力地拉赞助。很多骑友对我们此举不以为然,认为要赞助就等于与商业挂勾,与真正摩旅人的自由冒险本质背道而驰。我摊了摊手,说,要批评就让他们去批评吧,我要赞助的理由很简单:人太穷。

去年底,《纽约时报》也因为 Tommy Caldwell 在岩壁上使用Facebook更新他自由攀登的进度,而刊载了一篇文章“在平台上,也在网络平台上:一个孤独的运动变成社交活动”,我一看标题就想,什么时候攀岩变成孤独的运动了?除非是极端的Free soloist,否则攀岩一定会有绳伴,它也从来不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当然知道这样的标题才耸动,可是如果攀岩这么个人化,Caldwell 要在攀登过程中更新facebook,又关其他人什么事呢?

ell此举也不是第一次,前几个世代开始,早就有远征的登山队伍,携带通讯装备,每个晚上回到营地的时候,就写一个简短的报告,用卫星寄回报社。只是那时候的通讯装备极大又笨重,不像愈做愈轻便的通讯软件。只是随着通讯方式的便利,近两年常看到许多攀登者过分更新社交群组的动态,有人每20分钟就更新一次,这很容易丧失攀岩活动中“连续性”带给攀岩者内心的冲击,最可怕的还是如果因为社交软件而分心,可能让攀登者陷入不必要的风险。

我不喜欢别人说攀登是不负责任、愚蠢的冒险,也不希冀大家把攀登过分神圣化。为什么不能以平常心看待呢?所以我认为 Camp4 作者 Steve Roper 对 Harding 事件做了很好的结论:

“实际上,这个事件只是攀登运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哪一个运动可以长久地保持不变呢?所以攀岩也会改变。每一个好的或是不好的宣传,带来的总是关注度的提高、攀岩人口的增加,当然有人会抱怨‘赶时髦或是对‘过去单纯好时光的怀念,但是喧嚣沉淀后,该项运动的质量一定会被提升”。

猜你喜欢

攀登者过分攀岩
The blind climber 盲人攀登者
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张志
波比攀岩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你是“过分幻想儿童”吗?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
提醒有时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