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4-03-03赵永刚王晶相秉志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

赵永刚++王晶++相秉志

【摘 要】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主张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转变教师教风,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学风建设 影响因素 对策

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及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学风,是一种积极面对、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它能使身处其中的师生既感到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产生紧迫感,又能悄然化作一种动力,使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并制约不良学习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学风是大学校园精神的核心内容,实质上就是高校办学理念、学术风格、治学态度等各个方面的集中体现,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成才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而言,学风建设应渗透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认真刻苦的作风,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学风建设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主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校园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高专院校的多数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但在部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理想缺失、心情浮躁。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校园外五彩缤纷的世界,部分大学生心情浮躁,学习精力分散;眼高手低,不愿从小事做起,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不少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学习毫无主动性,完全机械应付考试。

3. 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影响学业成绩。多数大学生勤于思考、渴望成功,但部分同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力较脆弱,进入大学后面临竞争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甚至经济压力时,导致心理负担过重,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

4. 专业思想不稳定,功利色彩浓重。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急功近利的思想明显,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动力不强。

5. 贪图享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闲的关系,沉湎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聊天、看电影等现象,严重影响学风,破坏了校风。

二、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以学兴校,大力弘扬传统的优良学风,正视学风建设中的问题,不断开拓学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真正使高职高专院校成为神圣的培养技能人才的殿堂。

1. 以机制创新为关键,构建学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高职高专院校的规章制度是一个高校治校的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风建设。构建规范有序、运作有力的学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是学风建设的治本之举。在高校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须是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是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必须根据目前的学生形势不断进行改进和补充。高校在管理制度上必须要结合实际,是非分明,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反之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形成优良学风的载体。学风建设有赖于校园文化的浸润、熏陶,而校园文化建设离开学风建设的支撑,也就失去应有的品位和风格。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音乐、体育、书法、美术、学生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甚至包括勤工助学活动。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3. 以教师为主导,全面加强高校教风建设。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高校教师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严谨规范的教风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严谨笃学、言传身教,就会带出勤奋刻苦求是踏实的学生;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就会沉稳内敛安下心来学习;教师如果能够认真负责律己律人,学生就不敢调皮捣蛋不受管束;教师敬业博学求真创新,学生的良好学习风格就会蔚然成风,认真抓好教师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以教风促学风。

4. 坚持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以人为本。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拥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因此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高校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展示自我,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同时根据教育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加强学风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也是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综合竞争力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樊建文.浅议辅导员与班级学风之间的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

[2]何甜.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

[3]夏艳霞.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黑河学刊,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
体育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