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细节,拾就深刻
2014-03-03陈静
陈静
问题与思考:一次新教师开学调研
学期初,教研员为了解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情况,组织了一批教研骨干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式的调研。在二年级的一节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教学课中,教师在课进行到最后10分钟时出示了一道练习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题目:给出25、37、18、49这四个数,能组合成哪几组加法算式?(我们的思考:老师本意是通过这道的设置,使笔算加法的练习显得开放、有深度一些,并且与排列组合这块知识进行整合。)
现实情况:他花了六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讨论排列组合的方法,得出六道加法算式题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回顾小结,布置课后作业了。(我们的思考:教师的任意拓展,敷衍了事,忽视了计算教学的本体训练,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一名新教师,教学刚刚入门重在模仿,通过几年的学习钻研,同行专家点拨,不断反思实践,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追求教学艺术,积累更多的教学智慧,也就是这一个个“智慧”的教学细节,搭起了名师的成长之路。
我对教学智慧的特征有这样的看法:一是基于教学规律的“规定性”;二是基于教学目标期待的“谋略性”;三是基于教学随机过程的“机智性”。
一、基于教学规律的“规定性”
1. 培养学生数学意识,能从数学视角观察周围的世界
建立学生的数学意识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运用数的实际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体会数的意义、数学方法的便捷、数学规律的巧妙……正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2012年绍兴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的其中一个课题是“亿以内数的认识”,观摩了四堂同课异构的演绎后,深深感受到: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定要基于教学规律的“规定性”,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这一过程。而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做支撑。
2. 促进学生数学交流,爱听、说、读、写数学
说起“听说读写”,很多人都认为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几步。其实,小学数学教学中,这几步也是不容忽视的细节问题。听,会倾听:听讲课、听发言。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回答中了解别人学习、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再经过老师的点评,更容易激发思考的火花,理清思路,学会总结和反思,使学习更上一层楼。说,会表达:说算理、说体会。在不知不觉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在做题时思路清晰、思考严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读,勤阅读:读教材、读资料。调查表明,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障碍之一。从低年级开始,无论是学习课本上的例题还是平时做练习,就应该鼓励孩子按照语文课的要求,从语气、语调、快慢、节奏、情感等多个方面入手,认真读题、细细体味,对于题目中的重点词要认真理解其中的含义,真正把握题目的语句结构、正确理解题意。写,勤动笔:记重点、记想法。每次做题前都要给学生提要求:规范、整齐、干净、漂亮!提醒孩子哪些是重点要记录,有什么疑惑和想法也要及时记录,适当的时候再来解决。
二、基于教学目标期待的“谋略性”
《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能“动”起来,使其个性化的思考中实现思维的“爬坡”,我们以题目的追问为契机,努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思维活动创造条件:一方面,精心设计好题目的思维“坡度”,以较低的起点切入,逐步提升思维难度。另一方面,恰当把握核心问题的开放度,拓宽探索的空间,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解决问题内容的教学,都要在提倡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更要强调方法的掌握、方法的探究、重视“循理入法,以理驭法”。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方方和圆圆比赛打字,方方3分钟打字350个,圆圆5分钟打字583个。谁打字的速度已快?为什么?出示这样的题目,很多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比较350÷3和583÷5的大小,有些孩子是比较3÷350和5÷583的大小,还有个别比较350×5和583×3的大小。这个时候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孩子想想这样做是为什么,让隐性的东西显性化,让所学的算理得到进一步的梳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而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肯定有创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三、基于教学随机过程的“机智性”
1. “和谐动态生成”——渐入佳境,别有洞天
“和谐动态生成”也就是与课堂教学进程一致,与教师教学思路相吻合的动态生成。这些“和谐动态生成”的资源,往往是课堂上的亮点。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我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探索平形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我在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了两个直角梯形,把这两个直角梯形拼起来,就成了一个长方形,同样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顺着学生的思路,我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各自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探索其他不同的剪拼方法。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刚才受到的启发,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结果,不仅顺利地推导出了面积公式,而且在举一反三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 “歧路动态生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课堂上,有时学生并不顺着教师预设的思路走,甚至与教师的预设背道而驰。面对这些“歧路动态生成”的资源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拉呢,还是因势利导、巧妙利用?
在教学《圆柱》时我果断地放弃了预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学生们在对比中发现:虽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但它们的展开图却不一样,前者是长方形而后者并不是三角形而是扇形;圆柱的纵截面是长方形而圆锥的纵截面是三角形;圆柱的横截面是大小相等的圆而圆锥的横截面是大小不相等的圆,所以圆锥的上底面可以看成半径为零的圆;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平面围成的而圆柱圆锥是由平面与曲面围成的,这是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圆锥的最大区别;当有人提出“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但圆柱的高都相等而圆锥的‘高却不相等”时,立刻有人提出应该将最长的一条——“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确定为高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这些“对比”中的“发现”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动,也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反思这一意外的收获,正是因为教师及时放弃了“只研究圆柱特征”的预设方案而生成了“将圆柱圆锥放在一起研究特征”的实施方案,从而顺利地将学完圆柱圆锥后教师要求下的“被动对比”提前纳入新知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才使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使意义的建构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或者说,正因为学生找到了从“整体”入手这个“支点”,学生探究的兴趣才更加浓厚,探究的过程才更加深入,探究的发现才更加精彩。虽然课前设计的练习因时间关系未能进行,但我坚信,这样的“放弃”比“保留”价值更高。能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3. “偶发动态生成”——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很多教师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为课堂的“最大干扰”。如果换一种视角,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则能绝处逢生。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至此,所述的这些教学细节只是沧海一粟,让我们都来做个勤劳的小蜜蜂,一路圈圈点点,拾起这些智慧的教学瞬间,为自己也为广大的新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