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工效学与职业健康安全

2014-03-03彭仁和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年9期
关键词:工效疾患劳动者

□文 / 彭仁和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研究报告指出,世界正在变得充满紧张。职业紧张无处不在,几乎涉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各个环节。过度紧张可使劳动者产生许多心理疾病和(或)身体损伤。在职业活动中,导致劳动者身体紧张甚至引起职业性损伤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劳动者与工作场所、设备、机器或工具存在不相配的情况。人类工效学对于减少工作场所生产安全事故和工作相关疾病、改善工作条件、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具有独特作用,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何谓人类工效学

人类工效学,又称人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或简称工效学,是在运用工艺学设计劳动场所、生产设备、机器、工具和工作任务与工序时,要与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力学原理和心理学的知觉与行为特点相一致;它着重解决人-机-环境系统中三个基本过程,即信息接收、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其目的在于创造安全、舒适的劳动条件,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幸福,提高劳动生产率。

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的生产设备或工具,有利于创造安全、舒适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类工效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称为“人适机”阶段,其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探讨人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机器;20世纪中至20世纪末,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因素是人机系统中的核心因素,适应于人的机器才是最有效率的机器,强调机器对人的适应,称之为“机适人”阶段;20世纪末以来,随着对环境因素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人、机器和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且在这一系统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类工效学进入“人-机-环境整体优化”时代。

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几个人类工效学问题

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至关重要。人机之间信息是通过人和机器之间的界面传递的,机器的信息通过显示器向人传递,人的信息(包括指令)通过控制器向机器传递。人机传递界面设置不当或传递信息被阻断,都会影响生产安全,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科学、合理的生产工具和正确使用。长期使用设计不良的工具和设备或不当使用,会给作业人员带来各种疾患、损伤,降低工作效率。

舒适、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必不可少。工作环境中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概括为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分工、劳动报酬、职位升迁和人际关系等。自然因素主要包括物理性因素(如气温、照明、噪声、颜色等)和化学性因素(如粉尘、毒物等)。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除或控制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提高工作效率是人类工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劳动组织是否按生产过程或工艺流程安排和使用劳动力。合理的劳动组织应该充分考虑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和改善劳动组织形式,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发挥劳动者的技能与积极性,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成果和先进经验,减轻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健康。

人类工效学相关疾患和事故伤害

人类工效学相关疾患和事故伤害是指这些疾病或事故伤害的产生与人类工效学因素密切联系或是直接原因。

1、强制体位及负荷过重可以造成身体某些特定部位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疾患,其中最常见的是肌肉骨骼疾患。下背痛是患病率最高的一种肌肉骨骼疾患,一般表现为腰部间歇性疼痛,严重发作时可丧失劳动能力。颈、肩、腕损伤主要见于坐姿工作,表现为疼痛、肌张力减弱、感觉过敏或麻木,活动受限,电脑操作者的“鼠标手”就是腕管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此外,长期站立或行走作业可致下肢静脉曲张,足部长期负重可致扁平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可致腹疝。

2、个别器官长期高度紧张和过度使用,可造成这些器官损伤。如数据录入、文字校对等精细工作,视觉器官处于长期紧张调节状态,可致眼干、眼痛、流泪、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炎和视网膜剥离。歌唱家、教师等发音器官长期紧张和过度使用可致发音功能障碍和声带结节。

3、局部长期受到压迫和摩擦引起滑囊炎,如煤矿工人滑囊炎。长期使用手控制器可致掌挛缩病,手掌及指掌面形成线状瘢痕,皮肤变厚,活动受限,甚至丧失,以右手常见。

4、事故伤害的原因很多,与人类工效学有关的因素主要有:

(1)机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不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不适合于人体解剖和生理结构特点。

(2)各种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作业人员的正确分析判断,造成误操作。

(3)劳动组织和劳动安排不合理,如长期加班、轮班,劳动定额不当,未经培训等都可致职业紧张,引发事故伤害。

如何预防人类工效学相关疾患和事故伤害

职业卫生医师和安技人员应经常巡视作业场所,运用人类工效学的原理和知识来评价工作程序、设备和劳动条件。具体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预防不良工作场所或设备设计所致的身体紧张。要正确运用我国人体测量数据和资料,设计适合我国劳动者使用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通过改善劳动与工作场所设计,限制劳动者腰部的过大和频繁活动;尽量避免静态体姿和静力状态,安排工间休息或工间操。改善设备设计和布局,正确设计显示器和控制器,在布局上应使控制器和显示器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结合为一体。

2、预防使用手工工具所致的蓄积性损伤。应正确设计工具手柄,避免对手的局部产生过大压力;避免致肢体局部紧张和强制性体位的各种因素;经常使用手工工具操作人员,如电脑操作员、流水线作业人员等应有工间休息和手部活动。

3、预防不良坐位所致的健康损害。设计不良的座椅久坐后常致下肢循环不畅,臀肌疼痛,上、下背痛。正确的座椅设计应易于调节,使其适合坐着的腘高和背部的自然弯曲,且座椅的种类要根据工作需要。

4、预防个别器官紧张引起的不良作用。为防止视疲劳和视觉器官受损,应保证工作台面照明,消除或减弱眩光。对精细作业和显微镜作业人员应经常眨眼和远眺,工作1-2小时休息5-10分钟,做工间操或眼保健操。

5、预防提举推拉重物所致的损伤。为防止提举重物所致损伤应按以下原则进行:一般提举重量限量男25公斤、女15公斤;提举重物时应尽量限制扭转躯体;物体应尽量靠近身体,避免弯腰;物体应用提手,避免高举重物过肩;避免在湿滑和狭小空间操作。为防止推拉重物引起的损伤应遵循:推比拉好,最好采用推的方式;应在平坦地面上推或拉,否则应有刹车系统;地面与鞋的摩擦系数应大于0.8,避免滑倒;启动时用背力推动;推或拉的把手置于髋高处。

6、合理组织劳动和安排劳动定额,加强人员选择和培训,制定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周洋

猜你喜欢

工效疾患劳动者
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常见肺系疾患举隅
劳动者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复杂系统人因与工效学分会成立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2019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会议通知
春季过敏性疾患高发防治有办法
浅谈煤炭企业工效挂勾考核办法的深化与完善
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疾患中的临床研究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