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O机器人:减少拆除工程安全事故
2014-03-03编译李忠东
□编译 / 李忠东
野蛮拆除留隐患
拆大楼是一个兴师动众的大规模杀伤性工程,整个过程相当费劲,建筑部门无不为之感到头痛。首先要精心准备,炸药和挖掘机等用于拆除的各种重型机械必须安全到位。当一栋大楼爆破之后,大楼制造的灰尘可以蔓延数百米,给周边居民构成极大健康威胁,必须要不断浇水才能缓解灰尘危害,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大楼倒下之后会留下混凝土、钢筋和其它建筑废物,需要用铲土机将其装车转移到城外靠人工分离的废物回收站。经过几个阶段粉碎的混凝土,最终留下的可重复使用材料非常有限。要想把这些建筑废物分开,使部分资源回收并不简单,更别提涉及的电能和人力。
值得指出的是,在拆除工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拆除队伍多数是东拼西凑的,认为施工者有力气能够硬打硬敲就没有问题。管理工作管理混乱,不设置信号,周围无设置围栏,夜间没有红灯示警。二是盲目拆除,对拆除工程各部位结构布局不甚了解,对暗敷线路没有详细准确的了解。缺乏安全措施,在高处进行拆除时没有设置溜放槽,较大或沉重材料有时随意抛掷,无疑加大了拆除的危险性。三是盲目追求拆除速度,不考虑人的精力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迫使施工者日夜拆除,违章作业,冒险作业。拆除时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施工者不戴好防尘帽盔和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极有可能诱发矽肺病的发生。最终不仅制约了拆除速度,而且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智能拆析解难题
作为建筑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旧建筑拆除方法,将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而日臻完善,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提高效率、回收资源和无公害。来自瑞典于默奥大学设计学院工程系的学生奥马尔·哈西奥默罗格卢富有创新精神,设计开发出一款ERO混凝土回收机器人,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变废为宝。他把拆除大楼这种泰塔尼克级的工程变成了小打小闹的简单活,而且整个过程变得更加环保。
对于奥马尔来说,研发ERO机器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在拆析混凝土建造物的同时,如何在现场将材料及时分离出来。由于混凝土都是用钢筋编织的框架加固的,因此传统的方法无一例外都是使用强力把混凝土粉碎,最终留下小山高的废料混合堆。“为了避免事后费时费工的分离工序,拆析和分离两项工作必须同时在现场进行。”奥马尔指出,“从野蛮粉碎过渡到智能拆析是建筑行业的一大进步,更是严峻的挑战。”
奥马尔精心设计,将几个ERO机器人组成一个自治团队,放置于即将拆除的混凝土建造物内部。为了确保多个ERO机器人之间的协调工作,使用一套由大板大学研制的全方位跟踪系统。对于单个ERO机器人来说,它会先扫描周围环境和整个墙面,算出科学的解构路线。一旦开始工作,便会逐段进行,无一遗漏。ERO机器人形象颇为滑稽有趣,配备了一个长长的象鼻子一样的结构,末端有个大大的吸盘。使用的时候,它会将吸盘贴紧混凝土,喷射高压水流,将混凝土表面粉碎,整个过程看起来像是把混凝土逐层擦掉一样。接着将钢筋和其他碎片当场分开,进行除锈除尘处理。然后把切割好的干净材料输送至包装单元并贴上标签,发送到混凝土预制站。它们将重新使用,建造新大楼。所有工作都在现场完成,无需异地处理。
与此同时,ERO机器人的机械头安装有强大的吸力回收装置,能够在击穿墙面的同时把废水废料吸到体内。随后这些废水废料被机器里面的离心系统进行分类,水泥废料会被包装起来,并且送到附近的水泥厂处理,而废水则循环再用。
奥马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供了一种能卓有成效地拆析混凝土建造物的方法,解破决了建筑行业一个老大难的问题。ERO混凝土回收机器人在施工时,动静小,无粉尘,环保,能省电,回收更合理。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