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2014-03-03高玖平
高玖平
(新疆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富蕴 836107)
安全标准化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高玖平
(新疆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富蕴 836107)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安全管理模式。但很多企业对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还不理解,认为是花钱给自己套枷索、找麻烦,本文针对企业在创建安全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简单阐述和论述。
安全标准化 问题 对策 建议
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作业条件,拥有采、选、冶多个系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面临更多的安全和职业健康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地实施安全管理,提高社会声誉和生产经营绩效,进而在各种经营活动和地方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
近年来,矿业公司把矿山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确保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内容予以强化。在矿山系统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基础工作,规范管理,改善职工作业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伤亡事故,取得了矿山二级安全标准化和尾矿库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资质。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安全管理模式。但很多企业对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还不理解,认为是花钱给自己套枷索、找麻烦,本文针对企业在创建安全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简单阐述和论述。
1 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标准化基础创建认识问题
⑴管理者或相关负责人未能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积极性,迫于政府安监部门政策和压力,被动、勉强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仅把取得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作为企业今后生存唯一目的,而忽视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⑵把安全标准化咨询等同于安全评价模式,不重视安全标准化宣贯培训和实施运行。认为政府安监部门组织的标准化宣贯已参加多次,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只要看现场、找隐患,编制并提供全套的规章制度和台帐(等同于提供安全评价报告),对安全标准化建立主体责任认识不清。
⑶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认为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造成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出现职能分工难落实,仅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单打独斗”的现象,未体现全员参与原则。
⑷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要素内涵理解不够,对咨询机构提供的法规、标准和制度、台帐类参考资料未认真学习和理解。
⑸认为安全标准化“三标”认证体系中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需再开展安全标准化,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也不是十分认同。
1.2 对安全标准化规范理解不足,作业现场安全标准化重视不够
⑴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只注重制度、台账资料等软件的制定,忽视作业现场规范化硬件管理,只是按《规范》要求做了软件资料的简单堆积,不重视作业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导致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控制、生产装置维护保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等方面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实施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难度大。
⑵缺乏必要的检测检验设备和手段。对“作业安全”重视程度和管理措施尚显不足。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起重、临时用电等作业时不实行作业证管理审批手续,不进行检测分析,作业票证形同虚设。其次,缺乏对承包商与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未建立承包商档案,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不对其进行资格预审、表现评价、续用管理,不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
⑶没有真正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开展工作时紧时松,难以按照安全标准化推进计划完成阶段性工作,单位负责人的思想上,或多或少的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工作理念。
1.3 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实施标准化投入不足
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装置简陋,工艺技术落后,安全管理混乱,短期行为严重,作业人员资格不符等现象存在。
⑵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牧业在企业大量使用,其本身文化水平与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不相适应。其次,企业内专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缺乏,多数应届毕业生自我价值定位较高,与企业的供求关系不相协调。
⑶安全标准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可以开展,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隐患整改,有观望、得过且过的心理。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只是名义上的机构,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实际兼职居多,多不具备安全能力。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安全标准化工作难于推行,甚至工作无法开展。
1.4 咨询机构人员与企业沟通交流难
鉴于前述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管理人员水平问题,咨询人员在提供安全标准化咨询辅导时,沟通交流和指导难度较大,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配合推进安全标准化积极性不高。
2 对策措施和建议
针对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咨询难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2.1 加大对安全标准化工作宣传培训力度
⑴从宣传、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安全标准化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增强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⑵企业要把贯彻《规范》作为重点,把已有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与《规范》的内容进行有益的结合,让《规范》中的内容在安全管理标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⑶可借鉴一些大型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成功案例,通过参观取经、现场会议等多种有效形式,积极总结,推广经验,带动企业安全标准化的推进,提高管理者积极性。
⑷咨询机构应配合企业做好中、基层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培训活动,使职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使每名职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运行方式,将标准化文件上的“教条主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通过长期的培训教育,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转变成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为,落实到每一次的具体操作中。
2.2 注重软件建设,狠抓现场管理
⑴企业应立足生产特点,针对安全状况,突出抓住制约本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矛盾,集中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符合实际的安全方针和目标。
⑵对咨询机构提供的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应认真学习和理解,参考咨询机构提供的制度、台帐参考资料并结合企业实际,完善企业基础管理资料。
⑶企业应认真参考咨询机构的建议,合理投入、完善软件、改善硬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把安全标准化的实质内涵延伸到作业现场,加大对生产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强化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和监督,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2.3 注重全员参与
⑴在标准化目标的确立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征求每个员工的意见,确保正确意见能够在方案中得以有效的体现;
⑵建立管理者与员工合理沟通的有效渠道,确保上下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⑶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上下互动,使员工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使标准化方案的每项内容在员工的工作行为中得到切实的落实。
2.4 保障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⑴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完善和重塑,无论是管理现状的评估、方案的制定,还是对风险的辨识、风险的控制,都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⑵落实推进开展安全标准化的人、财、物投入保障,真正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 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一定安全管理技能),将安全费用真正运用到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去,切实改善安全条件,合理配置内部的其他资源,保证开展标准化建设对人员、技术等各方面资源的需求。
2.5 咨询机构应根据企业需求,改善服务意识、提高咨询质量
⑴咨询人员应改善服务意识,加强沟通与联系,做好事前预约联系,定期上门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职能分配,制定或完善个性化进度计划。
⑵每周咨询项目负责人至少与委托单位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企业安标推进情况并提供帮助、及时解答疑问。
⑶明确咨询人员每次咨询辅导内容、方法、要求、期限。
⑷咨询机构负责人定期联系(或走访)委托单位,充分掌握企业需求和意见,及时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满意度。
⑸咨询机构负责人定期向辖区安监部门汇报工作进展。
通过以上措施,建立长效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定一套覆盖到生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和制度规范。然后对照《规范》经常性的开展复查,建立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改进的动态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标准中不适宜和不充分的地方,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
收稿:201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