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视域下“中国梦”的塑造和传播
2014-03-03■曹勇陈曦
■ 曹 勇 陈 曦
(作者曹勇系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陈曦系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办公室干部)
2012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他详细地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论述指明了实现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美好蓝图。“中国梦”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而如何提高这一理论在全社会的传播和认同正成为当前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大众传媒作为人们获得信息和价值认同的最重要的途径,应该在“中国梦”的传播和认同中发挥积极作用。笔者拟从大众传媒的两重性和如何主动规避大众传媒在传播“中国梦”中的负面清单进行初步探讨。
一、大众传媒在塑造和传播“中国梦”中的使命与功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对于大众传媒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大众媒介非常普及,除了工作和睡觉以外,人们在大众媒介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了任何其他日常活动的时间。”①大众传媒往往通过传播特定的内容,使人们的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在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下影响下逐渐形成,这种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中国梦的传播和认同过程就是在大众传媒领域中,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使全体社会成员对中国梦的认识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从而自觉践行中国梦。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认为,大众传媒所具有的舆论导向、价值引领和社会整合功能决定了它在推进中国梦的传播和认同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发展大众传媒是提高“中国梦”辐射力的迫切要求。大众传媒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方式传播特定的内容来影响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这种影响大多是潜移默化的。大众传媒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和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传递着社会文化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促使大众文化向人们社会心理的广度和深度传播,对中国梦的传播和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由大众传媒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中国梦要成为全民价值共识,必须依靠大众传媒的全方位宣传,只有充分发挥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才能进而实现传播功能的叠加效应,增强传播的实效性,最终实现中国梦内化为人们的行动指南。我国大众传媒应主动自觉构筑起全面和系统宣传舆论阵地,积极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消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所带来的风险。
第二,大众传媒在塑造和传播“中国梦”的过程中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社会整合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之一,由于中国梦内涵的丰富性,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有“二元说”(中国梦是国梦和家梦的结合)、“三元说”(中国梦是富民梦、强国梦和复兴梦的结合)和“多维说”等,其他诸如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也有不同的认识差异。同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的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进而必然带来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理想信念的多样化,因而,在如此多元化的社会之中,如何有效传播这一本身就具有差异性理解的概念,就需要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自从对大众传媒产生依赖,一直是不同社会成员表达不同观点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思想分歧和利益矛盾,在交流对话中达成价值共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理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消解不同社会成员思想错位给中国梦的实施可能造成的阻碍。
第三,大众传媒在塑造和传播中国梦过程中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舆论是公共意见,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大众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网络舆情问题引导越来越突出。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加强对社会公众积极介入中国梦的传播议程,规避不良现象和思潮对传播中国梦的影响。大众传媒“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也许在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样想 (What to think)这点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 (What to think about)上十分有效。”②近几年央视的街头采访“什么是幸福”和“家风是什么”的议程设置,对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
二、大众传媒在塑造和传播“中国梦”中的消蚀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众传媒也不例外。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指出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工具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加以规范的管理,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我们在看到它们在塑造和传播中国梦中起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们的消极影响。
第一,大众传媒的海量信息冲击了“中国梦”的影响力。大众传媒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并且其复杂性、隐蔽性和快捷性等特点使得许多消极、负面的信息得以叠加传播,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西方的文化渗透,使得国内一部分人接受西方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并偏执地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同时,通过隐含在外来文化中的西方价值观的传输,动摇人们传统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进而淡化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第二,大众传媒的功利化和娱乐化趋势影响了“中国梦”的传递。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领域的功利化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大多数大众传媒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经济角色的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作为盈利化的传媒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以盈利作为其工作的核心任务,其娱乐、商业和服务功能都以盈利为目的,过于注重文化产品的经济功能,忽视了其社会功能,尤其是削弱了其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功能。影视作品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人们价值观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以“票房”和“收视率”为标准来衡量影视作品的好坏肯定是不正确的。
第三,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单一化影响了“中国梦”的吸引力。中国梦要实现大众化,必然需要借助大众传媒,而传播是需要讲究传播策略的。同时,传媒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传播策略的好坏。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传播领域中由于缺乏积极学习心态和相关倒逼机制,很多传媒工作者仍然沿用传统传播策略,这种策略使传播内容缺乏应用吸引力和感召力,也满足不了大众传媒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差异化的文化需求,因而,必然导致大众传媒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不理想,不但激发不了人民群体对于理论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必然影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有些传媒从业者本身对于理论的认知就存在着片面性和肤浅认识,难以形成对中国梦的系统性认识,进而难以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认同。
三、大众传媒对塑造和传播“中国梦”的改进和创新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的技术逻辑和力量,无情地塑造着大众的文化习性,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③大众传媒是传播中国梦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是教育和引导人们认同中国梦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大众传媒的两面性;主动规避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给中国梦的传播带来的问题,积极探索大众传媒在传播中国梦中的有效对策。
1.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传播中国梦的作用,增强意识形态“守土”意识。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与舆论宣传工具,在传播中国梦的过程中,大众媒体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抵制不良信息。大众媒体要客观、公正、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满足人们的知情权,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价值,挖掘和宣传各行业中践行中国梦的模范人物,以榜样的力量引领中国梦的传播,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梦,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认同中国梦。
2.加强对大众媒体监管,削弱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扩散。大众传媒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任何社会都利用大众传播为自己的政治统治服务,对其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以把大众传媒在传播领域中的负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政治统治的稳定。对各级媒体中出现的关于中国梦的导向性错误问题,实行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斗争阵地,尤其是不真实报道和片面报道破坏了事件的真实性,我们的主流媒体对于这些信息要及时回应,澄清真相。同时,我们的监管部门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来审查和筛选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过滤和剔除有害的信息,严防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文化渗透,努力为全社会营造出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大众传媒环境来传播中国梦。
3.加强传媒工作者和受众媒介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主体对主流价值的自觉。传媒工作者是理论传播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中国梦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他们的媒介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传播好坏,所以,加强传媒工作者队伍素质建设尤为重要,要以“政治家办报办台”为标准选拔人才,通过中长期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大众传媒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传媒工作者作为主体是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所以作为信息传播“把关人”的传媒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能够做到把党的最新路线和政策及时和正确的传播,科学解读中国梦的内涵、特征等问题,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虽然受众是处于信息传播链的末端,但是,他们的素质高低也对舆论环境有重要影响,从信息接受角度来看,受众信息辨别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助受众提升对不同信息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并结合主客观条件审慎地思考,合理解构大众媒体的多样信息,必然促进中国梦的顺利传播。
总而言之,在中国梦的传播实践中,通过大众传媒策略的有效构建,大众传媒的功效必然得到更大的发挥。
注释:
①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②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③ 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